APP下载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03-11彭汀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实践研究优化

彭汀

摘 要:高中数学是一门学习最为吃力的学科,所以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理解难度,教师引入了问题导学法来进行高中数学知识的教学。该教学方法的应用确实显著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导致该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教师应当积极去应用信息技术来优化创新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问题导学;实践研究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更加行之有效的优秀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进行教学,问题导学法便是其中之一。该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将所教学的知识转换为相应的教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以及合作研究等方式不断地去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既轻松又快速地完成高中數学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高中数学教师会出现所设置的教学问题不明确,或是设置的问题难度不符合高中生的适应范围,以及为了设置问题而设置问题等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学会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来优化现有的问题导学法课堂教学,进一步地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高中知识的难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以及各种数学能力。

一、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价值作用

而问题导学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该教学模式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独立自主性。基于教学问题而开展教学问题导学法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提出和解决问题。即由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之后,完成相关问题的解答。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会像以往一样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跟随着教师的思维来完成学习。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导学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不意味着该模式只是简单地存在于课堂教学环节,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环节,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方向、有目的性地完成高中数学知识的预习、学习以及复习,从而将整个高效的学习过程进行扩展,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其次,问题导学法的核心之处在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但是对于高中数学知识而言,即使是同一个数学知识点,教师围绕其所提出的数学问题的形式以及考察方式都会千变万化;相应地,学生在完成基础性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后,对于教师所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也会丰富多样,最终就导致这种教学模式的大致方法较为固定,但是具体在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就需要不断地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

二、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相关导学问题的提出

在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很多数学教师会选择结合教学情境来运用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将直白单调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具体的教学素材之间进行关联,从而为学生创设更加贴切、合适的教学情境。之后在此情景之中,向学生提出相关的导学问题,这样可以让这个“问题”在具有数学的“味道”的同时,也能具有生活气息。而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往往都是由简单的语言对这个教学情境进行简单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去结合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来自我完善这个教学情境。这样的教学情境会导致其失去生动性以及真实性,让学生无法与之产生共鸣。因而此时教师就需要运用信息技术来对教学情境进行优化,进而让问题导学模式中的导学问题可以更具有数学气息以及生活气息。例如在教学“指数函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在完成知识函数的基础知识教学时,让学生去思考“将一张无限大的纸不断地进行对折,经过多少次对折之后可以让这张纸的高度与人同高”?这是很多数学教师都喜欢向学生进行提问的数学问题,其所具有的好处一方面在于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这种问题是一种将数学问题情境化的典型。但是这个问题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实现,而一旦学生发现了这个问题,发现了该文体不再具有趣味性之后,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就会陡然下降。因而,此时教师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虽然这个问题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将后续难以实现的环节,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向学生进行展现,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指数函数中底数、变量等关键信息,并结合动画进行分析与总结,最终完成指数函数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学问题的解决

尽管相较于小学以及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而言,高中数学知识更加深奥、更加抽象,但是其所具有的最关键的特点依旧存在,那就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依然具有一定的联系,所以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时,往往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为他们创设导学问题。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对所提出的生活化导学问题进行一定程度地优化。例如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其的理解,教师会就近结合教室内的人、墙、天花板以及地板等内容,向学生提出诸如“教师手中的粉笔与黑板、地板、墙壁之间的关系”、“地板与墙壁之间的为这事关系”等等相关的导学问题,然后结合这些导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以及进行后续相关内容的教学。但是,这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恰好是大多数高中生较为欠缺的,因而学生难以及时准确地回答导学问题,最终导致问题导学法难以有效地开展。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简化解决问题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技术上,将所列举的事物事例等效为空间中的点、线、面,然后让学生将等效图以及实际内容相互联系,同时结合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去完成问题的解答,最终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三)運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导学环节

在运用问题导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提出相关导学问题之后,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收集相关参考资料,并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等方法,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最终的解题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但是也正是因为自主权过大,加之高中生的思维尚不成熟,所以他们在收集相关解决问题的资料时,会存在较为严重的无目的性以及无方向性,这就会导致他们在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环节效率十分低下。所以,教师就需要适当地为学生明确预习以及复习过程中的导学方法,让他们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完成学习。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硬件以及软件等信息技术的支持,让他们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找到相关学习资料。例如在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这部分的数学内容,向学生提出诸如“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运算规则以及坐标表示”等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去进行预习。而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告知学生其可以去新课程教学、全品高考网等网站搜寻相关学习资料,可以在希沃白板等APP上完成习题练习,从而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带着导学问题完成预习。在课后复习环节也是如此。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提出诸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的坐标的简化表示以及计算方法”等等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这些学习平台上,通过参考资料以及自己的实际解题经验,来思考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优化教学效率与质量。

三、总结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思路,可以显著地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但是受限于高中数学这门学科的诸多特点,传统的问题导学模式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针对这些不足,教师就需要从学生视角出发,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完善这些不足,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更加有效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徐海曼.应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问题导学教学的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2]罗成英.利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策略探讨.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7):83-84.

[3]黄荣幸.探究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3):22.

[4]王薇.浅谈问题导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8):33-34.

[5]李春香.高中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75):55-56.

2632501705327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实践研究优化
重卡车门关闭力优化及验证
由“形”启“数”优化运算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问题导学案”的有效实施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