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法应用研究

2021-03-11张艺璇

天府数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堂应用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张艺璇

摘 要:高中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更强的概念性与抽象性;相对于初中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难度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所以,很多高中生都会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感到吃力。很多时候,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都是于高中阶段拉开的。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不能只顾及部分比较优秀的学生,还要推动学生的共同进步,此时合作学习法就成为一个有效的途径。本文从帮助学生明确意义,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和科学设计合作学习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课堂应用

经过教育领域的多年研究实践,教师普遍发现合作学习有着多重作用。首先,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共同进步;第三,合作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学习,教师只作为指导者,因此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也能够取得上述成果,关键在于教师要掌握正确高效的应用策略。

一、帮助学生明确意义

如果从青少年内心的实际需求出发,可以发现与人沟通的强烈意愿使得高中生愿意参与合作学习。但是,很多高中生对于合作学习并不习惯,对合作学习意义的认识也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在以往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较少参与合作学习,在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下也总是把同学作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时候就是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欢迎这种学习模式,另一方面又很难全面深入地参与进去。

因此,想要发挥出合作学习法的作用,教师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起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以“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为例,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涉及到了所谓“集体”的概念,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开始,很适合作为教师推动合作学习的切入点。教师可以将学生组成多个小组,给出班级即将举行集体活动的情境,让各个小组进行不同领域的集合分析,最后的成果作为确定集体活动形式和内容的参考。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二、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采用合作学习法,并不是将学生组成小组,然后让学生自行去处理合作中的各种事务就可以了。上文论述已经充分说明,不少高中生对于合作学习是不适应的,即使其认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也要一点点去掌握正确的合作学习方法,知道自己应该怎样采取行动。为此,教师应该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机制,要先对学生加以明确的指导,今后再逐步把主动权交回到学生手里,逐步提升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性。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应该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本次合作学习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到什么程度。随后,教师要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比如一个包含着问题的现实情境,每个小组都要去解决这个情境里的问题。还要协助学生进行组内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发光发热,又能通过观察学习其他同学得到更多的收获。这一切工作都完成后,再让学生去展开学习行动,保障学习的高效。

三、科学设计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活动形式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计。如上文提到的设置问题、明确目标任务、组内分工的模式,只是最基本的合作学习形式。如果长期只采用这种最基本的形式,很可能造成学生的“什么疲劳”,导致学生对合作学习的兴趣日益降低,效果越来越差。教师应该尝试将合作学习与更多新鲜有趣的元素结合起来,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合作学习机会。

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初步”的时候,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直接把课堂变成一个现实问题场景,需要学生运用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来对教室进行布置,向学生提供各种物料,每个小组负责教室的某一个部分。要求学生必须画出“设计图”,不能随意布置,否则可能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再各个小组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请各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说明本组是怎样思考的,运用了哪方面的立体几何知识,又是如何具体体现出来的。

总之,合作学习法的应用能够给高中数学课堂带来更多学生所欢迎和喜爱的变化。教师要积极进行应用,认真研究实践合适的具体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形成新型的师生配合关系,共同去追求更加全面深入的教学成果,推动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參考文献:

[1]田薇.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应用[J].读写算,2019(34):69.

1160501705255

猜你喜欢

课堂应用合作学习高中数学
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Scratch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应用生成性资源的实践探索
浅谈“口号”在课堂应用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