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内涵和教学策略

2021-03-11汪丽萍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内涵教学策略

汪丽萍

摘 要: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教育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它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知识逐渐向深层化发展,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新时代下的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各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应当及时从各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要让学生自身具备高水平的学习能力。因此,为了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新时代的教学要求,数学思维型课堂逐渐兴起,它将培养和提升中学阶段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作为具体目标,积极推进对学生的学科素养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数学思维。

关键词:中学数学;思维型课堂;内涵;教学策略

前言:

中学阶段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学习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在数学思维型课堂中,数学教师要以推动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性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从根本上发挥出数学思维型课堂的有效性作用。我国以往的数学知识型课堂中,数学教师大多都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没有及时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这并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很容易造成“数学教师推一步、学生走一步”的现象。数学思维型课堂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认知,学会自我督促从而推进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和思考数学问题。但现阶段在开展数学思维型课堂中,一些数学教师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識思维型课堂的含义,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比较过时,为了避免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创新,找到最适合的思维型课堂教学途径。

一、中学阶段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具体内涵

中学阶段的数学是一项思维性比较强的学科,这个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意识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数学思维型课堂和其他类型的课堂相比更加偏向于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来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思维型课堂是知识教学同思维能力教学的结合,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各种数学问题。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如果想最大限度地打造更加专业化的数学思维型课堂,就要全面明确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内涵特点,这是开展良好的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关键。

1.中学阶段的数学思维型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课堂

数学学习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和发现数学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角度来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上来,才能实现他们自己发掘数学问题的教育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比较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助于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育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科目的进一步认知,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了轻松学数学的愉悦之处。在思维型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习题解决方法来扩展学生的解题思维,为学生不断创新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数学思维型课堂是培养学生实践思维的课堂

数学教师要想充分发挥出思维型课堂教学的实际效用,就不能忽视课堂实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产生的重要影响。学生能够在数学活动实践中明确数学问题、理解数学问题,掌握数学问题。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各种假设、观察、实践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这样就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意义的数学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数学问题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和整理,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学经验。

3.数学思维型课堂是提高思维互动能力的课堂

在数学思维型课堂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的努力研究,在精神上和思维上都有所互动,从而打造出更加积极向上的思维性数学课堂氛围,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还能够达到最有效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在思维型课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培养数学思维的正确方向,为学生制定专业的数学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等。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将提升学生数学思维作为最终的教学成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索,在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让学生在思维交流中提升自己,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对自身数学思维的认知。

二、推动中学数学思维型课堂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

1.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初始点

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角度出发,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觉建立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基础和数学经验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教师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初始点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把握好学生的本身就具有的数学知识储备、数学学习经验、数学实践思维能力等,数学教师讲这些作为积极开展思维型课堂的基础,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打造一些学生更加能够接受和理解、能够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认知和思考的创新型数学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思考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和评价,适当地鼓励学生并且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逐步引导学生战胜困难,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苏科版的“有理数加减法”中,学生已经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了整数加减法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将“有理数加减法”这部分的内容教学同小学阶段性学生的学习内容连接在一起,为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做好知识铺垫。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之前学习的都是正数加减法,那么如果使正数变为负数呢?”,当问题一提出,学生就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完整地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

在数学思维型课堂中,数学教师如果只将教材中的数学内容教授给学生,那么学生接收到的一系列数学知识就只是经过整理和组合好的数学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思考,这对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性作用。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学生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获得数学知识的现象,要充分结合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情况确定好数学教学的具体内容,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针对自己发现的问题产生思考,最终找到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是学生产生数学思维并利用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概念对相应的数学问题进行思维梳理,从而达到学生数学思维深度培养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数学教师要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系统性的划分和整理,制定能够引导学生产生层次性思考的教學计划。在课堂开始前,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具体含义,然后通过互联网找到这部分的数学教案,找到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将其三个角标为A,B,C和A ’B ’C’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行观察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从而推出△ABC≌△A’B’C’。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层次性问题的设立能够使学生在思考中积累数学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思维。

3.开展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思维情况制定教学内容

中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充分结合自身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积极开展有效的分层次教学,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还能酌情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要加强对每一位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并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数学思维评价,针对思维素养比较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和整理一些极具代表性的数学习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度,以促进数学思维的进一步提升;对一些思维素养中等的学生,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不断学生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教学的深度;对思维素养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找到其中的原因,并且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多找一些提升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性习题,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后续的课堂中能够跟得上学习进度。

三、结束语

数学教师要以学生的思维认知为出发点打造思维型课堂,将中学阶段的数学教材作为教学基础,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思维型课堂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打造充满数学思维的课堂氛围,使其在发现中寻找运用数学思维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吴宏云.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探索[J].数学教学通讯,2021(17):46-47.

[2]王建峰,陈洁.谈“思维型”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05):41-45.

[3]曹红梅,任虎虎.促进科学思维发展的思维型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J].物理教师,2021,42(02):26-29.

[4]刘晓荣.中学数学思维型课堂的内涵和教学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2020(18):142-143+168.

3299500338239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内涵教学策略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