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准目标,放缩“有度”

2021-03-11杨超拔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杨超拔

摘 要:本文从一道数列不等式的难点,探究试题的三种不同解法出发,分析每种解法的难点所在,以及如何突破难点,后面通过两道典型例题来拓展放缩法思维,让学生找到最贴近自己思维层次的理解方式,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数列不等式的思维体系。

关键词:数列不等式;裂项放缩;等比放缩

题目:已知数列满足求证:

难点剖析:此题是笔者出在高三理科数学周练试卷上的一道试题的节选,改卷时,笔者发现所任教的班级同学仅少数同学能够完整的解答出(糖水不等式法)这道题,笔者与各层次的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学生认为麻烦的是明知这是用放缩法来解决,但首先不清楚是先求和再放缩,还是放缩后再求和,其次困惑的是如何把握放缩的“度”,使得放缩“恰到好处”,这个“度”如何把握,学生一下没了头绪,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容易想到一些固有知道的放缩技巧,但又不会根据证明目标实现恰当地放缩,导致这成了最大的难点。这“恰当”两字,包含著种种的技巧和策略。

下面是这道数列不等式的学生答卷中三种证法的提炼。

证法1:(利用糖水不等式放缩)

点评:上述解法思路相对比较直接,在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5第87页例1出现了糖水不等式并且做了严谨证明,所以同学并不陌生。糖水不等式不仅有着丰富的现实生活背景,而且在比较大小、放缩证明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证法2:(利用等比放缩)

点评:考试中有些同学这样处理:

,这已经是为等比放缩做准备,但由于没有目标意识,证明无法进行。其实,所证不等式右边是常数,所以对的分母必须含有3,则有的处理手法,不但进一步进行放大,而且转化为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当然由于,必须保留不放大.

等比放缩的原理是:构造等比数列,其首项为p,公比为q,则其前n项和公式,当,数列收敛.对于类型(c为常数)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只需构造合适的等比数列进行放缩,即,当然等比放缩的局限在于:只适合带n次方的数列.

证法3:(利用列项放缩)

点评:将通项cn两次放大及裂项以及保留c1不放大,看上去不就“乘上一点”、“仍掉一点”,看似简单,其实这种技巧不是随心所欲得来的,而是摸清裂项伴随着放缩这一重要的特征才作出恰如其分的过程.

常见的数列通项的放缩技巧有以下几种:

对的裂项放大:

; ;

对的裂项放缩:

;

对的等比放缩:

;

熟悉了常规方法,然后再去追求方法的的新奇,所有新奇思路的获得,必植根于扎实的基础之中。

例题1:若(),求证:

证法一:

证法二:

证法三:,令,,

注:法一与法二是等比放缩的手法,法三是等比压缩的手法,这样的“放缩链”是考察了“伪等比数列”的结构特点之后的一种恰如其分的构造。

例题:2已知数列中,,证明:(1);

(2);(3)

分析:(1)先由数学归纳法证明,当不等式成立,假设成立,则当成立,所以,所以。

,所以依次递推可得:

令,,,故在单调递减,于是,

从而,累乘得: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注:函数的构造,与其说是认真观察题设条件得来的,不如说是一种创造性的突破,这样的构造反映了解题时清晰的目的性,这种解题的灵感是长期积聚后的豁然开朗。

放缩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不等变形,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一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许多时候,就那么轻轻地一放、一缩,本质问题解决了。当然放到什么程度,缩到怎样的范围,必须事先在心中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必须时刻注意放缩的跨度,放不能过头,缩不能不及。

通过本文的两三道题目无法道尽放缩法的林林种种,教师平时教学应当引导学生通过题目开拓解题思维,从多角度观察观察一个对象,对一道题目进行一题多解,密切注意放缩法的特点,发现放缩法的规律,从中找出放缩的技巧与角度,有些技巧十分巧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掌握的,它需要不断积累,细心品味,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郝保国.多角度破解数列压轴题,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2]张嘉瑾.不等式的方法、技巧、优美解,长春出版社,2014

[3]陈德前 凸显复习课特点,构建高效课堂[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1(7).

3094500338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