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2021-03-11李斌
李斌
摘 要:众所周知在高中时期,数学可以说是一门尤为重要的课程,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对于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点的整合吸纳与吸收理解能力,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中“导学案”便是一种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综合数学应用能力和形成科学数学思维的良好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学案;课堂教学;实践
引言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逐渐进入深入发展期,因而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加入积极挖掘和推广贴合课改新形势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增强课程教学效果。“导学案”作为一种应运而生的全新教学思想,提倡“先学后教”的主要理念,强调了学生自学、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探讨的主动性探究学习的地位,对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积极意义
数学作为高中学科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知识构成较为繁杂抽象的特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甚至使部分学生对高中数学产生畏难情绪。追根究底,除了学生之间存在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之外,还与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关。尤其是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而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则加剧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局限,既无法适应新课改形势下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无法增强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导学案”是一种本质上贯彻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的全新模式,能够强调学生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助于在课堂教学中留置更多的课时用以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或合作探究,如此一来可以保证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并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学案的应用策略
1.合理利用“导学案”把握课前导学环节
预习可以说是高中数学学科中十分关键的组成环节,对于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发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若是直接运用阅读式的课前预习方法,则会影响学生的预习效果。为此,教师可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预习,提前将导学案印发出来发给学生,让其在完成作业复习后,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有针对性地认真理解知识点并查阅相关资料,保证通过预习活动能够切实建立对待学数学知识的初步印象和理解,并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譬如,教师在讲授“对数函数”这部分内容前,可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初步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以及相应的函数图像等内容。此时,学生便能够明确自己的预习方向,并将学习难点记录下来,如很多学生搞不清楚对数函数定义的相关推导方法。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侧重讲授对数函数的性质的推导以及具体应用。另外,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在开展课前导学活动的过程中,提前汇总整理学生的自主预习成果,这样一来,既能更加准确地掌握课程讲授的重点与难点,从而构建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还能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2.利用“导学案”紧紧把握课中导学环节
由于课堂教学课时紧张,因而高中数学教师往往不能将教材中涉及到的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一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特别是那些较为浅显表面的数学知识,如果全部放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详细讲解,课时会严重不够。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导学案,针对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制定课堂教学的方向。如果学生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属于个性问题,教师可在开课前为其提供单独讲解;如果是共性问题,那么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集中重点讲授。如此,不仅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能各个击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譬如,当教师在讲授“集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对描述法与列举法的集合表达方式产生疑惑。针对此情况,教师应该将其作为教学难点深入剖析:列举法主要针对各个列举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并且需要书写在“{}”之中,我们熟知的四大洋实际上就可以借助这一集合表示方法进行列举,具体呈现为:{印度洋,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教师以形象生动的事例融入重点讲解式的导学案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不同集合表达的区分方式。针对“描述法”的集合剖析,教师也可使用具体鲜活的事例,从而真正有针对性地把握了课中的重难点导学环节,做到真正地有的放矢。
3.利用导学案,做好课后复习环节
课后导学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对于整个教学过程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环节,发挥了复习巩固的知识内化作用。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紧抓课后导学,指导学生真正吸收和消化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可以发现,普通人的遗忘情况时遵循着先快后慢的基本规律进行的,因而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对于保证数学学习质量而言尤为关键。譬如,当教师在布置“集合”这部分内容的课后作业时,可以牢牢抓住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共性问题,设计课后导学复习题。如,针对列举法集合表示方法,可创设以下复习导学题目:①小于9的正偶数;②x2-9=0这一方程解的集合;③可以被3整除,且大于5小于19的自然数;④B={x2-7x+12=0}。教师抓好课后的复习时间,创设针对性的导学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學生对于数学重难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且提升学生复习内化所学内容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学案”是一种契合高中数学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师在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时,应从课前预习、课中导学以及课后导学三个环节出发,科学设计和编制导学课件内容,力求最大程度地发挥导学案的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雯.刍议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9.
[2]邵贵明,胡典顺,潘莹莹,等.深度教学理念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00(001):45-49.
[3]孙志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12):P.1-1.
[4]刘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分层教学[C].2019:95.
3558500338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