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对策研究

2021-03-11刘雨高美茹

天府数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對策初中生思维能力

刘雨 高美茹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社会的发展与人才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而人才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其中教学方法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数学作为教育基础性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已经深入到生活的不同方面。当前,我国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对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的视角,分析初中生数学思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對策

数学主要是以命题以及概念构成的演绎体系,不管是概念的划分还是定理的证明,其中都需要应用逻辑推理,从中可以看出,数学的学习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关键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总结可以看出,数学学习成绩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相辅相成,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关键目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将全面分析思维能力的相关基础性内容,以期能够协助教师有效的将数学教学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融合,满足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需求,提升整体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1数学思维

1.1数学思维的概念

数学思维是以数学为基础,在人脑以及数学对象相互影响的环节,基于数学语言,对事物进行概括以及抽象,全面解读其中存在的规律,挺尸可以应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呈现。数学思维从其本质可以看出,属于一种形式化思维,将客观的内容通过符号化的语言,采取数量形式进行反映,构建对应的标准。

数学思维是人类思维非常关键的构成,存在思维的基础性特点,而且,由于受到学科以及研究方法的影响,与普通的思维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活动主要是基于具体的规律实施的,存在数学的特征以及操作形式。数学思维基于具体的数学思想,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应用学习到的相关数学知识,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存在相互的指导价值。

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的目标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中,同样对数学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是数学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教师在这个环节,需要基于数学思维具体的特征,重视数学思维的提升以及发展,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

1.2初中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以及特殊的环节,心理以及生理都不成熟,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够完善,需要持续性的强化,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直观性向形象思维迈进,再到抽象逻辑思维。数学思维活动涉及的内容较多,难度相对比较大,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相辅相成,对数学学习以及教学具有明显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环节必须要重点关注数学思维的影响力,掌握数学思维与教学之间的联系,针对学生对应的特征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2初中数学思维教学现状分析

2.1学生思维差异重视度不足,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

在初中生这个环节,主要是形式运算发展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摆脱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实现逻辑性的假设,明确事物的本质以及其中存在的内部关系。这个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会经历认知环节,但是,针对不同的主体,对这一环节的适应能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这就会导致相同班级的学生在思维活动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对于初中老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由于对学生思维差异的重视程度不足,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统一性,对于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可以及时高效的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形成比较良好的思维能力,对于认知水平比较低的学生而言,参与教学任务的积极性以及能力都相对比较低,在形式计算方面难度比较大。比如在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比较高的学生可以通过对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总结以及归纳,获得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但是,对于思维能力比较低的学生而言,需要老师按照相应的标准以及要求,按照步骤进行讲解。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与初中生个性化特征的结合度不足,也缺乏对初中生身心等方面的重视,没有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进行传授。所以,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足,缺乏具体问题具体看待,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比较差,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初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培养。

2.2混淆数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之间的差异

从目前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初中数学依然存在中考升学指标,教师整体压力都比较大,因此,教师通常认为解题才是最关键的,从而使得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环节,背诵了较多的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答案,解题速度提升,准确率也比较高。但是,对知识以及公式并不是非常理解,如果在后续出现了类似的问题,或者是题项有了一定的变化,或者是将多种知识进行了柔和,一般都无法获得正确的答案,遇到相应问题时候也无法正确的处理。数学思维能力与解题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将两者混淆,自然会影响整体教学成果。

2.3思维定势产生负面影响

在学习环节,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基于自身习惯的方式方法进行分析以及解决为题,从中反映了思维趋向性,思维定势属于一把双刃剑,不仅存在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存在一定积极效应,如果这种习惯性思路与具体问题相互一致,可以产生正向的影响,相反,如果两者之间不一致,自然会形成负面效应。对于负面效应而言,一般学生无法有效应对,在分析问题时,如果觉得类似,就会进行套用,缺乏自主探索的能力,导致结果与实际不相符,或者是在处理问题时候坚决认可自己的想法以及做法,选择错误的方法进行处理,导致思维陷入误区,从而影响思维的提升。

2.4教学缺乏创新

数学学习属于认知的一个环节,基于相应的内容进行课堂设计,当前,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特征的认识,与学生的年龄以及记忆规律等存在违背的情况,最终自然会影响整体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随意性非常明显,基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以及特征,对学生的重视程度不足,同样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数学教学设计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教学形式、学生管理、氛围等,学习也是双方之间的合理互动,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同时需要两者构建稳定的关系,缺少任意主体都无法高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学生的特征以及认知,在老师不断努力以及引导的前提下,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定义以及假设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选择直接提供数学表达式,对于其中的意义以及位置关系等缺乏深入的说明,学生也不会进行总结以及梳理,对知识的认识自然会非常浅显,对提升思维能力的影响非常小。

3提升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多对策

3.1重视思维差异,充分应用开放式教学

学生之间由于受到多方面要素的影响会存在明显的思维差异,教师在教学环节必须要重视这种差异性,因材施教,提供针对性的方法,从而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新课程改革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学理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在教学环节必须要重视创新、交流以及理解,学习不仅仅是将知识简单的灌入到自记忆中,需要重视问题的本质以及具体的思考、分析以及总结能力的培养,才可以灵活的应用知识,并且在未来可以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将开放式教学纳入到课堂中,转变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实现充分的沟通,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科的开放主要涉及的有教学内容、活动以及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影响等。具体而言,学生在其中扮演着主导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其中,从而有效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3.2采取对比教学,强化对概念的掌握

很多概念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学生容易混淆,无法明确定义的真正意义。在教学环节,采取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彼此之间的不同以及关联。同时可以在比较中明确各自的特征以及实质性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以及时间,从概念的本质以及外延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使得学生掌握具体内容、存在的差异、互通性以及外延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对比清楚之后,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对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提升思维能力。

3.3教学环节渗透数学建模意识

数学建模主要是应用数学语言,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的过程,可以使得学生基于对具体问题的掌握以及分析,获得感性的内容;然后將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总结,提出具体的假设,获得关键数量关系或者是空间形式的相同特点,同时可以应用模型以及概念等对这一特点进行分析以及阐述,这个环节就属于建模的过程。数学建模是将概念与实际问题进行有效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学习以及应用数学非常关键的情境。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由于目标以及时间的约束,通常无法完成一个系统化的建模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环节可以渗透数学建模的意识,将过程进行划分,从而产生几个简单的过程,让学生进行梳理总结、思考、假设、规律掌握等活动,提升对数学内容以及思维的认知程度,这个过程对于思维的深刻性等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

3.4引入新型教学方法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发生明显的转变,老师依然应用以前的方式,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成效,学生也容易出现厌学的情况。初中的数学教材存在自身的特征,在教学环节需要基于对应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基于实际状况进行合理的协调。基于学生具体问题以及情境,合理的将实践活动纳入到其中,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任务中。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提升数学思维非常关键的因素,在教学环节,可以充分应用情境教学方法,从而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思考,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最终获得问题的结果。在具体的情境中,如果出现了不清楚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形式,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对知识的掌握。设计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室外等形式,将抽象的概念进行转变,使得知识更加的直观,同时也可以被学生很好的吸收,对知识的掌握也将会更加的稳定。

4总结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初中是思维能力形成以及提升非常重要的阶段,教师必须要掌握特征,重视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学习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忽视了培养自然也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题海战术主要是基于记忆的基础上开展的,对于能力的提升并没有很大的积极效应,相反还会给思维能力的提升产生负面影响,这也符合当前课改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9):63-64.

[2]单兰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9):173-174.

[3]尤利琼.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20.

[4]喻娟. 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张鹏. 平面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研究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612500783303

猜你喜欢

對策初中生思维能力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下有对策
现代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高中体育分层教学策略探究
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