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脸盲是心理作用吗?

2021-03-10

东方企业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多态性显性面孔

脸盲是心理作用吗?

记不住人的“脸盲症”,是记忆力差还是心理作用?对于患有脸盲症的人来说,似乎人人都是陌生人,所以脸盲还有个偏学术的名字:面孔失认症。

人脸识别能力在一般人群中显示出高度的遗传性,早期观察发现,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倾向于家族性,可能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即缺陷基因呈显性表达)。曾有一项对24名受试者的研究报告显示,催产素受体基因中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发展性面孔失认症有关。尽管获得性面孔失认症非常少見,但是发展性面孔失认症却非常普遍,但具体的患病率还存有争议。

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面孔失认症很难治愈。即便如此,患者依旧可以综合声音、衣着和走路姿势等因素识人,而且,见的人越多,识人就越准。看来,对于“脸盲症”患者来说,适当参与社交活动,努力锻炼大脑识别人脸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多态性显性面孔
本期面孔
APOE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基因多态性与老年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