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才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1-03-10郭成
郭成
摘 要:通过对新加坡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保障措施三方面的总结分析,结合我国目前在人才建设中的不足提出三点启示:在人才引进方面,根据人才类型,制定详细的海外人才引进项目;在人才培养方面,继续深化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配合多样化的实习和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人才建设的保障措施方面,适当调整教育分流制度,高校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化质量。以此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新加坡;人才建设;启示
根据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球141个国家中位列74名,而同为亚洲国家的新加坡,排名第1。[1]作为亚洲资源贫乏的城市岛国,新加坡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一直以来对人才建设的重视密不可分。近日,中共中央进一步提出,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全面塑造我国发展新优势。[2]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总结新加坡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国建设提供可参考经验。
新加坡人才建设的具体措施
1.人才引进:吸引优秀人才,建设人才高地。人才引进作为新加坡人才建设的核心,其战略规划由来已久。1999年,《人力21》(Manpower 21)战略规划出台,提出要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人才首都”。[3]在具体实施中,新加坡针对五类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项目。
针对世界顶尖人才,新加坡政府实施了“A*STAR世界顶尖科学家”战略。新加坡依托“A*STAR研究局”(Agency for Science,Technology and Research),作为新加坡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等高新技术人才建设的专门机构,[4]成功吸引了大批世界顶尖科学家,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和原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副校长等。
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新加坡政府推行“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计划(Profession,technical personnel and skilled workers scheme,PTS)”,为获得P或Q级就业准证(Employment pass,EP)且有稳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永久居留权。[5]
针对博士后研究人员、青年科学家,新加坡政府通过“A*STAR研究局”,推行包括“A*STAR Investigatorship计划”“A*STAR 国际奖学金”和“A*STAR 博士后奖学金”等项目,[6]吸引具有研究潜力的青年人才作为新加坡的储备人才。
针对留学人员回归、海外华裔专家,新加坡政府推行“重建新加坡(Remaking Singapore)”和“联系新加坡(Contact Singapore)”项目。一方面,培育海外移民与新加坡的情感联系[7];另一方面,为海外新加坡人提供一站式回归服务[8],旨在为新加坡创造一个更加民主多元、国际化的社会。
针对外国留学生,新加坡政府提出“全球校园计划”和“新人才战略计划”。前者通过留学生资助、合作办学、人才签证“绿色通道”等措施[9],而后者通过海外宣讲,扩大招生,提供便利等措施[10],共同为新加坡建立教育服务枢纽,增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而努力。
2.人才培养:重视本国教育,全力塑造精英。新加坡的高等教育,主要分为预科大学、综合性大学和专科学校,[11]其中综合性大学是为新加坡国家发展和建设输送人才的重要力量,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该校自2006年正式实践“5C”人才计划。“5C”是指品格(Character)、创新(Creativity)、能力(Competence)、交流(Communication)、公民意识(Civil-mindedness),培养了大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使得该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得到全世界的效仿[12]。在质量保障方面,新加坡高等教育主要以年终大考为主,并在2004年专门成立了“考试与评价委员会”负责开发和指导全国考试工作,运用最先进的评价手段把控人才质量[13]。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主要模仿德国“双轨制”,并由刚开始注重多样化的技能培训的外延式发展向注重研发和创新的内涵式发展转变。[14]同时,政府通过对跨国企业提供政策红利,吸引企业办学,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在质量保证方面,新加坡教育部于2014年成立了“理工学院及工艺教育学院应用学习教育检讨委员会”(简称“ASPIRE委员会”)专门研究应用教学问题,推广专业技能精準掌握的重要性。[15]
此外,为了本国人才更好地应对海外市场,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实施了“全球人才准备项目(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包括本地和海外实习项目以及管理和助理项目。[16]该项目资助具有新加坡大学文凭的年轻人获得国内和海外工作机会,向提供实习的企业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加深年轻人的市场知识,提高就业综合实力。
3.保障措施: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舒适环境。针对外来人才,新加坡政府建立了就业准许证制度,按照就业技能的多寡和月工资与学历的不同,划分五类就业准许,给予不同的居留期限,还针对全职卓越人才设立了个人化就业准许(PEP),享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性[17]。新加坡为了规范在新加坡的海外被雇佣者和雇主的权利和义务,于2007年审议通过了《外国人力雇佣法》,并在2009年和2012年进行了修订,加强了对外国被雇佣者的保护,增强了就业监察部门的执行力度,促进了新加坡的劳资关系和经济的稳定运行[18]。
针对本国人才,新加坡在职前教育阶段,依托“新加坡—剑桥普通水平教育证书考试(GCE)”,针对中学四年级普通课程学生、中学毕业生和预科学校毕业生分别进行GCE“N”水平测试、GCE“O”水平测试和GCE“A”水平测试,完成三次分流,决定学生就业与深造的资格,实现筛选精英的功能。[19]在职后阶段,实施“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WSQ)”证书认证体系,通过设立六个从低到高的等级以及通用技能和技术能力两个维度,用于劳动力技能和能力的培训、开发与评估,促进职业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有机组成,实现专业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合理配置。[20]
针对环境建设,新加坡在自然环境建设方面,联合国家发展部下属的三个机构进行体系化的管理,从严执法,共同打造和维护新加坡生态宜居的“花园城市”,吸引了大批海外移民[21];在社会环境建设方面,新加坡政府通过政策的拟定和执行,为海外人才留新就业审核提供制度层面的合法性;各大综合性大学也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与国际顶尖高校开展战略联盟,为人才吸引提供可靠的学术资源;各大企业也纷纷在政府主导下,吸引海外资源,带动海外优秀学生前往新加坡进行工作和进修,间接吸引外籍專业人才,同时为本地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为人才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22]
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在人才引进方面。国家应根据人才类型,制定详细的海外人才引进项目,尤其加强中国高学历留学人才引进的力度,为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方向指引。目前,我国在国家层面还未形成一套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人才引进的详细的指导性政策,不利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引进的实施。此外,海外留学的高水平人才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海外人才在文化和环境适应性、流动的稳定性等方面更具优势,然而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16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回国人员仅占引进海外人才的11.09%。[23]说明我国在高水平留学人才的引进方面仍然存在短板,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重点关注此类人群的实际需求,制定与国家需要相匹配的优惠政策。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应当继续深化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施,配合多样化的实习方式和评价手段,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目前我国普通和职业高等院校均已意识到学生综合素养对于人才建设的重要作用,开始尝试综合素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灵活性不够、学科交叉不足等问题。高校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培养方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均已建立了实习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效果不理想、满意度较低等问题。都昌满(2010年)对我国高校学生实习问题的分析,认为高校学生实习中存在实习效果差、实习活动混乱、实习单位难找等问题[24]。为此,高校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实习项目,加强跨区域实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和能力,与就业单位建立伙伴关系,互利互惠,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补助,为学生实习提供保障。
第三,在人才建设的保障措施方面。国家应当适当调整教育分流制度,高校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目前,我国教育的三级分流制度中存在普职分设、二元背离、通道单一问题,未照顾到学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25],不利于学生个人的成才,也容易造成国家人才建设中的损失。尽管新加坡奉行精英导向的教育分流模式,但在给予不同学生多向分流通道和多次分流机会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的。我国高校目前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然而我国高校国际化仍然处于被动地位,未能在质量上得到整体提升。文雯等(2020年)对我国百余所高校国际化水平进行调查发现:高校目前仍然存在自主性和多样性不足,轻视内涵式发展,缺乏综合的生态发展环境等问题。[26]因而,我国高校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与企业、其他世界顶级高校以及政府联合,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由数量向质量提升转变。
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年度学科综合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1223110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World Economic Forum.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9[EB/OL].(2019-10-09)[2020-11-04].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TheGlobalCompetitivenessReport2019.pdf.
[2] 教育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020-11-03)[2020-11-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2011/t20201104_498130.html.
[3] Ministry of Manpower. Manpower 21[M].Singapore: Ministry of Manpower Publication,1999:14.
[4]Agency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About A*STAR[EB/OL].(2020-02-04)[2020-11-05].https://www.a-star.edu.sg/About-A-STAR.
[5] BHASIN B B,PATRICK L K C. The Fight for global talent: new direction, new competitors—a case study on Singapore[J].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2002,7(2):109-114.
[6]A*STAR. POST DOCTORAL STUDIES-Overview[EB/OL].(2020-02-26)[2020-11-05].https://www.a-star.edu.sg/Scholarships/for-post-doctoral-studies.
[7]CHEW, P G-L. Remaking Singapore: Language,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a Globalized World [M]//Tsui, A. B. M., Tollefson, J. W. Language Policy,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Asian Contexts. New York: Routledge,2015:73-93.
[8] Singapore Economic Development Board. Contact Singapore[EB/OL].[2020-11-06].https://www.edb.gov.sg/.
[9] [10] [17] [22]汪懌.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118,119,129-130,66-86.
[11] Ministry of Education. Overview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Institutions[EB/OL].(2020-11-12)[2020-11-27].https://beta.moe.gov.sg/post-secondary/overview/.
[12] 龚成,邹放鸣.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5C”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8(10):61-63.
[13] [14] [19] 黄长.国外专业人才培养战略与实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45,147,139-140.
[15] 卿中全.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述评:探索、改革与经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95-200.
[16] Enterprise Singapore. Global ready talent program[EB/OL].[2020-11-06].https://www.beglobalready.gov.sg/default.htm.
[18] Ministry of Manpower. Employment of Foreign Manpower Act[EB/OL].(2012-09-11)[2020-11-06].https://sso.agc.gov.sg/Act/EFMA1990.
[20] Skills future Singapore-Workforce Singapore. The Singapore Workforce Skills Qualifications[EB/OL].(2020-10-10)[2020-11-06].https://www.ssg.gov.sg/wsq.html?_ga=2.105475009.392149920.1610421890-421160936.1610421890.
[21] 叶春民.新加坡的环保优先实践[J].环境保护,2010(10):72-73.
[23]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5.
[24] 都昌满.高校学生实习:问题分析与解决途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144-149.
[25] 王晓燕.迈向“有差异的优异”—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分流模式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9,40(9):71-86.
[26] 文雯,崔亚楠.新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认知、实施与评价[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7):21-35.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