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门蓝
——龙门农民画独特的色彩语言

2021-03-10张一凡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农民画龙门惠州

李 帆 张一凡

(惠州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惠州516007)

一、前言

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名片来展示自己的地域文化。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龙门农民画,不仅仅是惠州龙门的地方文化名片,同时也是广东省的地方文化名片,它以自己独特的视觉传达着岭南的民俗风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绘画艺术的殿堂早已不再仅仅属于“文人雅士”,农民画早已登堂入室,成为了绘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龙门农民画造型夸张,赋有想象力,具有民间审美情趣,它们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真切的反应了农民自己的生活,展示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反应了本地的民俗,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不仅构图大胆,色彩主观热烈,而且积淀着古老的民族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千年来做出的贡献……龙门农民画将这些优点汇聚一体,成为了一颗具有美学和民俗价值的岭南文化中的明珠。而在这之中,最令人沉醉其中的无疑要数那一抹出现在很多农民画中却又无法用语言描述的蓝色——“龙门蓝”。

二、“龙门蓝”——龙门农民画独特的色彩语言

蓝色是冷色调中最冷的色彩。蓝色非常纯净,通常让人联想到海洋、天空、湖水、宇宙。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梦幻、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而“龙门蓝”是龙门农民画独特的色彩语言,更呈现出了龙门县乃至整个惠州市的自然色彩、地域色彩、民族色彩。

(一)自然色彩

说起“龙门蓝”就不得不提及“惠州蓝”。惠州是一座美丽的“四宜”城市,同时也集全国文明城市、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多个“国字号”荣誉于一身。惠州是一座蓝天常伴,白云悠悠的城市,长达281公里的海岸线,岛屿星罗棋布,半岛与海湾相间,“天之蓝”和“水之蓝”共同组成了享誉全国的“惠州蓝”。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排名全国前十,2020年一季度,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中排名第5,其中2月份在全省排名第1,在全国排名第3。如今“惠州蓝”已经成为城市常态,成为了惠州最亮眼的名片,它给予所有走进这座城的人共同的幸福感。而以“龙门蓝”为特色的龙门更是“惠州蓝”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县城,蓝色最为透彻,最为纯净。

位于“惠州蓝”中的龙门县,地处九连、罗浮两大山脉之间,九连山系伸入县境,向东和东南分出分支与罗浮山山脉连接。境内山峦起伏,群山重叠纵横交错,构成“群山之地”。东江三大支流之一的增江,贯通龙门县全境南北。山清水秀的龙门县水到渠成的成为了“惠州蓝”中一抹最惊艳的蓝色——“龙门蓝”。

龙门农民画家梁彩欢创作的《茶香浓情》(如图1所示)色彩艳丽又不失层次,远处层峦叠嶂的群山从远到近、由蓝变青,变化十分精妙,仿佛让我们置身现场,感受到清晨时分,太阳还未升起之时,那份微微还带有凉意的山间田园风光。“一条罗帕五尺长/出门撞着打歌郎/有好歌来唱几只/同你对到日头黄。”梁彩欢老师的一首客家山歌,一幅龙门农民画,将在茶园里,对唱山歌、表达爱慕之意的年轻男女表现的活灵活现,同时也将秀美的山间自然风景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图1 《茶香浓情》

而龙门农民画家钟永廉创作的《荷香稻穗》(如图2所示)则展现了另外一番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几乎被特有的蓝色布满全局,蓝色的天,蓝色的山,蓝色的湖自上而下层层递进逐步加深,前景本应绿色的荷叶也被主观改为了蓝色,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的统一和谐,与远处金黄色的稻穗形成了强烈的颜色互补,同时前景中几条黄金双色的鱼让本来平淡的前景增添了不少的活力,让前景的蓝色闪耀出了宝石般璀璨的光芒。好山好水好天色,一幅动人的《荷香稻穗》、一种璀璨夺目的“龙门蓝”完美呈现了惠州龙门无比优美的自然风景,也将以龙门“绿水青山”为代表的新农村风貌展示了出来,彰显了新农村建设的伟大成果。

图2 《荷香稻穗》

(二)地域色彩

龙门地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客家文化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最早的源头起源于河南洛阳偃师,他们通过迁徙来到了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这些人的到来为缺乏文化底蕴的南方带来了繁荣浓厚的中原文化,使得客家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促使了客家文化最终的形成。因此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青蓝黑白色的服装属于平民,客家先民虽不少是中原官宦大户、衣冠士族,但他们却自愿穿上蓝色的“布衣”归隐山林。客家人对蓝色服饰的崇尚,源于客家族群长期漂泊、渴望宁静生活的心理需求及思恋故土的忧伤情结,同时,也是为适应异地环境、祈求子息繁荣的精神寄存。[1]

在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代表之一就是“客家蓝衫”。蓝衫又名长衫或者大襟衫,多为客家妇女穿着,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客家千年文化历史之中非常典型的符合和图腾象征。由于广东地区的气候非常适合麻、葛、蓝绽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勤劳、节俭和淳朴的客家人就地取材,用麻布、葛布、棉布和少量的丝绸缝制而成,颜色基本呈蓝色和黑色。每一件蓝衫都是一针一线、手工制作出来的,精细的做工、古朴的质感无一不在体现着客家人亲近自然、勤俭持家、朴实无华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蓝衫的代表服饰是“大襟衫”,虽然历经千年可未有大的变化。客家蓝衫与中原汉服一脉相传,又称为“长衫”“大襟衫”。“长衫”,是指其衣长及膝;“大襟衫”,则是就其开大襟的形式而言。蓝衫素雅、简约,制作工艺精湛,在衣身、领子、袖子、阑干、纽扣等的制作上,不但实用,且极富寓意。[2]蓝衫的每一处设计都体现了实用性,然而,这种蓝衫除了一些山区的老人之外,已经却越来越少人穿了,并且由于现代化学染料的出现致使已经无法跟上现代速度的传统植物染色工艺逐渐失传甚至遗忘。而这一传承了千年客家文化的“蓝”被龙门农民画家牢牢地记在心中,通过自己的画笔,精准的在画布上再现了这一跨越了千年之久的,凝聚着客家人亲近自然、吃苦耐劳、勤俭持家、朴实无华精神的,纯净无比的蓝。

龙门农民画家黄伟平的作品《花季之约》(如图3所示)以身着“客家蓝衫”的人物为创作主题,细腻的神情描绘将少女羞涩的表情描绘的惟妙惟肖。整幅画面用色非常大胆除了面部和手部的肉色和少许黑色之外,其余皆由蓝色构成,整幅画的色调极其统一却又不显得单调。整幅画的精彩之处就是对传统服饰“客家蓝衫”的精彩刻画,无论是衣服的造型还是其上传统的花纹无一不刻画的精准且细腻,准确的展示出了这一即将消失的传统服饰的特点,让我们有机会去自己领略和感受这一历史悠久的可以称得上是文物的民族服饰。不久前,作者黄伟平更是将这幅以爱情为创作主题的龙门农民画与客家山歌文化结合起来,“杨梅酸来李子甜/何必托媒讨妹嫌/不如两人当面讲/石板搭桥万万年”,用朴实赤诚的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表达爱、歌颂爱,形成了极具岭南特色的艺术风格。

图3 《花季之约》

而另一位龙门农民画家钟永廉创作的《牵牛花开》(如图4所示)也展示了类似的情景。整幅画面同样在表现一对少男少女见面时的情景,同样的除去面部和四肢少有的橙色,其余的部分也都由蓝色构成,而对于蓝衫的刻画也同样精彩。两幅画无论是从内容还是色调来看都极其相似,更为有意思的是,作者钟永廉同样的也为这幅龙门农民画配上了一首动听的客家山歌:“郎爱妹来妹爱郎/胜过伯虎点秋香/胜过牛郎配织女/胜过陈三与五娘”。同样的赤诚,同样的朴实,同样的歌颂爱情,但两人在表现手法上却大相径庭,而这巨大的区别体现出了龙门农民画表现手法的丰富性和包容性。黄伟平的作品精致细腻,钟永廉的作品质朴古拙,两者同样将龙门特有的地域色彩——“龙门蓝”表现的淋漓尽致。客家蓝衫的蓝渗透到新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服装,同时也代表了传承的审美观。

图4 《牵牛花开》

(三)民族色彩

龙门县内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客家文化,同时也居住着汉族和瑶族两个民族,因此龙门也融合了独特的瑶族文化。蓝色也是瑶族的民族色彩,与迁徙自中原的客家人类似,瑶族也由于祖先几度飘洋过海,对蓝色尤其喜爱。瑶族多居住于山林之中,蓝色染料极易获得,同时瑶族人也认为蓝色可以更好的在树林中隐匿自己,从而免受毒蛇猛兽的侵害,因此将蓝色视为自己的保护色。久而久之,瑶族人民产生了对蓝色的偏爱,蓝色也成为了瑶族别具风格的民族色彩。

蓝田瑶族乡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被称作过山瑶,以“舞火狗”为代表的蓝田瑶族传统的特有文化,在农民画中经常出现。“舞火狗”不仅仅是他们的民俗习惯,同时也是瑶族少女的成人礼,他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将图腾崇拜、组件祭祀与成人礼结合起来,成为了蓝田瑶族特有的宗教仪式。

在近四百年的历史中,“舞火狗”从来没有间断过,据蓝田瑶族乡杨屋村老人谭有妹(1927年生,曾多次参加舞火狗)说,“舞火狗”曾有一个美丽的传说。[3]在很久很久以前,战争连绵不断,皇帝多次出兵抗击外敌入侵皆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只得张贴出皇榜,宣布只要是可以率军成功击退外敌的人,都可以在三位公主之中任选一人娶为妻子。此榜一出,无人想以身犯险,就在这时,一只长相英武的狗跑来将皇榜揭了下来。皇帝虽心存疑虑,但苦于无退兵之法也值得让这只狗率军前去迎战。这只气度不凡的狗不负众望,一举击溃敌军,凯旋而归,皇帝大喜过望,直接封它为神犬将军,但对婚事却支支吾吾,并搪塞说神犬不是人类,所以不能将公主嫁给它。神犬大失所望,便向皇帝申请,静修七日,不得有人前来打扰,皇帝虽然疑惑但也答应了下来。皇帝的小女儿三公主本性善良,对父亲出尔反尔的决定心存不满,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嫁给这位神犬将军,可是每次到它的府上都被皇上派来的士兵拦住,终于在过了四五日之后再也无法忍受,便闯进了神犬将军的屋子。两人惊呆的四目对视,神犬惊吓于竟有人硬闯府邸,而公主则惊吓于此时的神犬竟然拥有了人头。原来神犬对皇帝食言大为失望,下定决心衍化为人,前提就是静修七日不得有人打扰,但刚衍化出人头,便被闯入的公主打断,只得以失败告终。本意面露遗憾之色的神犬万万没想到,小公主却并无嫌弃之色,并坚持要皇帝将自己嫁给神犬,皇帝不得以只得在八月十五的晚上,举办了隆重的婚礼,将公主嫁给了神犬。从此蓝田瑶族将神犬视为先祖——蓝田瑶族“谭仙公”,代代供奉并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举行盛大的“舞火狗”活动用以祭祀。

龙门农民画家黄伟平的《蓝田瑶家舞火狗》(如图5所示)便生动形象的展现了这一场景。在画面的中央一团烈火熊熊燃烧,几个身姿优美的瑶族少女正在欢快的舞蹈,身后时几名瑶族男子激情澎拜的奏乐。他们身穿蓝田瑶族的传统服饰,质地粗糙,式样古朴,以蓝色黑色为主。在女装的领口、袖口都镶有花边,显示出了瑶族女子善于刺绣的优秀本领。在腰部绑着绿色的黄姜叶,头戴插着鲜花的竹帽,别具一番民族特色。熊熊烈火和热情舞蹈奏乐的瑶族少男少女形成了强烈的呼应,同时也和周围那惊艳的蓝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画面四周身着传统服饰的瑶族人,有举旗的,有插秧的,有沐浴的等都通过巧妙的色彩,融入到了那一片惊艳的“龙门蓝”中。

龙门农民画家陈少元创作的《瑶家女》(如图6所示)展现了一位美丽的瑶家女挑着担,将鸭赶进村中的场面,画面构图极其夸张,形态各异的鸭几乎布满了除去瑶家女之外的所有地方。右上角概括的寥寥数笔便将村庄展示了出来。画面以绿色调为主,和通常的鲜艳亮丽的农民画不同,整幅画面看上去较灰,但较为鲜艳的鸭翅膀的蓝色和双脚的橙黄色提高了画面的对比度,更重要的是瑶家女身上两种不同的蓝色却成为了整幅画面最为璀璨的点睛之色。两种蓝色都极其纯净,加之以红色为点缀,使得观众无论何时都会直接被画面中央的瑶家女吸引住双眼。

图5 《蓝田瑶家舞火狗》

图6 《瑶家女》

三、结语

“从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历程看,大众文化不仅是一个明确、完整、连续的美术史现象,而且是与救国图存的现实和改造社会的理想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一句话,它把大众(群众)视为具有自我拯救、教育和唤起能力的主人。”[4]而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龙门农民画显然也是这种方案性“大众文艺”的产物,肩负了时代与传统的双重使命,却又在跌宕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始终顽强地维持着生命力。[5]

在近60年的发展中,色彩始终是龙门农民画的一大亮点,它不仅仅鲜艳亮丽、活泼生动,更是融合了自然色彩、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最终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之色”。在这些充满了自然、历史和人文气息的“文化之色”中,优美、秀丽、和天地合为一体的“龙门蓝”,质朴、古拙,融入到了客家和瑶族血脉之中的“龙门蓝”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最惊艳、最纯净的颜色。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项目”建设成果,惠州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培育项目“引地方文化资源育地方创新型设计人才”成果,编号:hzu201712;惠州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团队”(编号:TS2019005)、“视觉传达设计特色专业”(编号:TS2019003)成果。

猜你喜欢

农民画龙门惠州
奔跑惠州
龙门农民画的传承与创新
惠州一绝
龙门石篆联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龙门里的白居易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龙门这边(71)
“健康惠州”助力幸福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