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与立:宗教改革背景下瑞士教堂建筑研究与价值借鉴
2021-03-10韦风华
王 玲,韦风华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
1 瑞士宗教与教堂建筑的发展概况
瑞士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的母体中孕育、成熟,最终独立出来的国家。中世纪时,瑞士就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会制度,教堂建筑、圣餐桌、祭坛、圣者遗物、赎罪券、朝圣之行等在瑞士境内十分盛行[1]。瑞士目前大部分知名教堂均始建于这一时期,建筑风格最初以当时德意志地区流行的罗马式为主,12 世纪后哥特式风格逐渐盛行起来。
16 世纪初,瑞士也爆发了宗教改革。改革初期,瑞士便形成了新教州与天主教州的激烈对立局面,并掀起了一场长达几个世纪的宗教对峙。天主教州严禁任何新教传教行为,并发起了天主教复兴运动。而新教州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反对偶像崇拜和圣物崇拜,禁止工匠制作宗教物品,如十字架和圣餐杯等,七项圣事只保留洗礼和圣餐,圣像、弥撒和教士独身规定被废止[2]。这使很多瑞士早期的天主教堂在这一时期被破坏、改建,两个教派的新建教堂也带有浓烈的对抗色彩。
宗教改革及文艺复兴以后,天主教的神学、组织、礼仪、宗教关系等方面均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教宗开始进行内部自上而下的反省和改革[3]。同时,伴随着时代的推进,在自由主义思潮和世俗化社会生活浪潮的冲击中,瑞士两大派对立得到缓解,甚至开启了相互对话,两个派别的教堂建筑风格与形式也有了相互靠近的趋势。另一方面,二战后,在瑞士教堂的重建浪潮,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也起到显著的影响。
2 宗教改革中的两大教堂阵营对比与分析
2.1 宗教改革中的两大阵营教堂建设
2.1.1 新教阵地——宗教改革的见证
在宗教改革中,改革派以新教州的主要教堂为重要据点,大量早期的天主教堂被改为新教教堂,因此这些教堂也成为瑞士宗教改革的历史见证。
激进派苏黎世大教堂脱胎于中世纪,在宗教改革的反圣像运动高潮中,所有圣像、祭器、饰物和象征符号被去除,管风琴被移走,只保留建筑外形、结构,以及内部基本的功能性设施。极端派日内瓦圣·皮埃尔大教堂,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甚至到18 世纪,新教教派为了表明他们和旧教的不同,将教堂的大门进行了改造,加建教堂正立面的希腊罗马式山形墙、圆柱以及类似罗马万神殿的穹顶。
温和派代表伯尔尼大教堂,在1528年伯尔尼选择新教后也经历了清除运动,但正门口上精细繁复、色彩明丽的雕饰(以“最后的审判”为主题的234 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正义女神左边是极乐世界和天堂之门,右边是悲惨世界和地狱)和彩绘玻璃、雕刻精美的唱诗班座席被保留下来。另一代表巴塞尔大教堂也保留了代表性彩色瓦片屋顶和外部精致的雕塑。
2.1.2 宗教改革中天主教堂的坚守与对抗
宗教改革中,天主教向新教发起挑战与反抗,大修天主教堂,以彰显天主教至高无上的荣耀[4]。教堂建设不仅刻意模仿古罗马建筑式样,更是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夸张而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也有些具有文艺复兴特征和混合式风格。特色突出表现规模大、雕刻繁复精美、绘画鲜艳华丽、装饰奢华,重视视觉展示效果,极具美学观赏价值。
卢塞恩圣莱奥德伽尔堂是瑞士文艺复兴时期规模最大、美术史丰富的教堂之一[5]。外墙的玛利亚圣坛是1500年前的浮雕画。教堂有两扇厚重的大木门,雕刻繁复,上面呈现了两个人物,左侧门上是个主教,右侧门是个士兵,体现当时宗教与世俗关系已变得密切。教堂内部庄严肃穆、精美细腻,礼拜席上有文艺复兴后期样式的生动细腻的雕刻图案,座椅也是从17 世纪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教堂内有7 个制作精美、金碧辉煌的圣坛,极具观赏价值。还有一台1640年制的有4950 只铜管的管风琴,仍会不定期进行音乐会演出。
表1 宗教改革下两大阵营教堂建筑风格对比
卢塞恩耶稣会教堂是瑞士第一座大型的巴洛克式教堂建筑。教堂能容纳将近1000 人,内部白底色配红色大理石祭坛,显得既奢华又神圣。木色长椅和金色镶边点缀,典雅肃穆。两侧独立的祭坛空间,拱门和窗框都有精美的雕花装饰。祭坛上方镶嵌的油画都是圣母玛利亚和婴儿耶稣的故事。虽然没有西欧天主教教堂那么豪华,但在一贯低调简朴的瑞士,耶稣会内部装饰已十分华丽。
2.2 宗教改革下的教堂建筑风格
瑞士教堂建筑风格尤其是建筑外观风格整体遵循欧洲建筑风格发展主线:5—12 世纪以罗马式为主;12 世纪逐渐出现哥特式风潮;14 世纪文艺复兴特征开始流行;17 世纪巴洛克风格逐渐盛行,但两大教派之间也呈现不同的主风格,如表1 所示。
图1 苏黎世大教堂外部
图2 苏黎世大教堂内部
图3 圣·皮埃尔大教堂正门
图4 圣·皮埃尔大教堂尖顶塔
2.3 宗教改革后教堂的发展与回归
教堂建筑是历史变迁的见证。宗教改革后,各教派对教会和宗教实践的规定都有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认识和追求的变化,教堂建筑得以回归,新教堂的建设出现两大教派大致趋同的现象。在新教建筑中发现某种“天主教化”的装饰和空间。同时,受现代建筑的多样发展影响,教堂建设不再是创造伟大作品的活动,谦虚质朴主义逐渐流行[6]。一种“新教化”的简朴感出现在两个教派的教堂中,日益简朴的装饰风格使教堂空间呈现纯净的形式[7]。
图5 巴塞尔教堂尖塔
图6 巴塞尔教堂外部细节
图7 耶稣会教堂内部装饰
图8 圣莱奥德伽尔堂外部
图9 圣莱奥德伽尔堂内部
2.3.1 新教教堂的回归
1853年,苏黎世大教堂在大堂左前方添置了一座半悬空布道台,由一座小扶梯与地面连接,使布道者所处位置高与众人。1933年,教堂东端原先供奉台的山墙上窗户被重新配上了彩绘玻璃,玻璃上绘制的鲜艳精美圣母圣婴彩图和其他人物图案,均是出自著名瑞士艺术家加柯美蒂之手。在教堂北面主入口青铜大门,上有德国艺术家芒赫创作于1950年的作品——四十二方画面,铸着圣经人物故事和圣经语录,一反当初反圣像运动的宗旨[8]。1960年,教堂重新装上了管风琴,把音乐带回了圣殿。
20 世纪后,苏黎世圣母大教堂也陆续新增了犹太裔俄罗斯籍当代超现实主义大师马克夏加尔创作的诗班席后方彩绘琉璃窗与南面袖廊玫瑰窗,色彩大胆丰沛,营造诗意般流动的意象。而日内瓦圣·皮埃尔大教堂也在1878年开始重修装饰中新增穹顶壁画、苦像等,图案也非常精美华丽。
2.3.2 天主教堂的“世俗化”
(1)天主教堂从庄严的宗教场所发展为城市文化生活中心。在大多数人信奉天主教的瑞士,为满足城市市民的现代世俗生活需要和审美情趣,教堂建筑在修缮和翻新中,常使用新材料或者将内部整修一新,为教堂带来一种新鲜生气、引人欢欣的风格。在保护外表陈旧的建筑同时,其内部却具有非常现代化的装修和设备,古旧与现代在瑞士人们的生活中完美共存着。
(2)教堂的精神高地角色逐渐弱化。教堂建设不再讲求创造伟大作品、建造城市核心。在瑞士各地的工业园、高山、谷地、休闲观光地、海边均建有教堂建筑以供人敬奉、祷告。规模与体量也不再是天主教教堂的重要追求标准,有些教堂甚至只能容纳十余人。
(3)“新教化”的简朴感成为天主教教堂建设的趋势。在新教堂建设中,厚重庄严的建筑、繁复的装饰逐渐弱化,现代简朴风格变得流行。如20 世纪90年代由博塔设计的莫格诺圣约翰教堂。教堂建筑外观是其代表性的椭圆形的倾斜屋顶,采用当地特有的大理石和花岗岩相间而成,独具一格。内部和外部均为西洋棋盘式黑白相间的纹样,令人眼花缭乱(如图10 所示)。教堂内部仅能坐15 人,没有窗户,采光仅靠玻璃屋顶透进来的阳光。
图10 莫格诺圣约翰教堂内部
4 瑞士教堂发展与价值借鉴
4.1 在保护中坚守人文精神
在瑞士这个以信奉基督教为主的国家里,教堂总是最主要的建筑,尤其是那些中世纪留存下来的教堂更是被保护的重点。100 余年来,全瑞士的古教堂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维修,这已成为瑞士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9]。卢塞恩城主教堂的两个尖塔已经破旧,塔顶脱落的覆瓦已经过修整。首都伯尔尼主教堂原墙面全部以灰绿色石料砌造,受风雨侵蚀,不少墙面的石料已经风化残破,也已用新的石料进行修补。这种修整不仅在教堂的外面,在教堂内部的讲坛、雕刻、壁饰住往也修新,这在伯尔尼主教堂、圣加仑老城的教堂内部都可以看到[10]。瑞士建筑师十分善于把旧教堂建筑加以整修翻新,既保留古教堂的历史风貌与文化价值,又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从宗教改革对峙到后期交融与保护,瑞士教堂建筑的发展实现了宗教形式体现与宗教精神表达、装饰艺术性与现代功能主义的完美均衡,深刻体现了教堂建筑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建筑本身,而是以人文为中心的文化价值、情感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融合。合理利用是最好的保护手段,“绝对保护”而不作任何适应性改造,则难以达到更新利用的目的,不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一种僵化的思想[11]。在这一原则上瑞士有自己的深刻思考和经验总结,这也为我国历史宗教建筑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天主教教堂建筑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建筑形式,在各个地区均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各具特色的教堂建筑留存。其中大部分仍主要被用作宗教活动场所,并兼具展示功能,部分因年久失修而被闲置。如何对历史教堂建筑进行保护、改造和再利用,使历史教堂建筑呈现更加开放、亲民和多样化的趋势,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是急待我们解决的重要课题。
4.2 在创新中展现民族特性
建造田园城市、拒绝水泥森林,是几百年来瑞士国民反复磨合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12]。瑞士现代的新建教堂建筑多以尖顶、坡顶为主;室内常见原木制成的梁、檩、椽等建筑构件。所用材质、色彩皆可兼容,而且比重拿捏得当;工艺上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设计风格(如新使徒教堂,见图11、12)。这是瑞士人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13],也是瑞士崇尚自然简约、追求精致卓越的城市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体现,为我国建筑突出民族的特性、展现人文精神的内涵带来深刻思考。
图11 新使徒教堂外部
图12 新使徒教堂内部
4.3 在碰撞中促进文化融合
瑞士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经历了从激进碰撞到互相融合的历史进程。在现代社会的世俗化趋势下,瑞士两大教派的教堂建筑出现趋同的现象,天主教与新教教堂都开始变得简朴、纯净。可见,在时代的浪潮中,异质文化之间的矛盾是阶段性的,宽容、多元的交流方式才是发展主线。
历史上,天主教与新教先后传入中国内地,在传入初期也爆发了激烈的文化冲突。但通过后期的调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涵化现象,留下了大量“中西合璧”的经典教堂建筑。新教教堂更是以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实现了独特的本土化风格,许多教堂甚至设立在民居的底层,这在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面对西方外来文化时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在现代新建的教堂建筑中,也涌现了很多“中国化”“在地化”的教堂建筑。如2019年落成的福建闽东教区主教座堂,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基础上,利用现代建筑艺术中的表意功能,巧妙地揉合了天主教的教会形象与当地渔民文化[14]。这些新建的教堂建筑,既颇具现代视觉冲击力,又满足教堂的传统要求,既是对宗教传统的丰富,也是对中国文化、中国风格的发扬。随着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教堂建筑中国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必将进一步深化。我国教堂建筑将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集合载体,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魄力。
5 结语
瑞士天主教与新教之间从宗教改革中的激进对峙到近现代相互融合、同向发展的转变,展现瑞士教堂建筑发展中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功能的完美均衡,实现瑞士人文精神与民族特性的内涵呈现。通过借鉴瑞士教堂建筑在活化历史建筑、体现民族精神、包容异质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经验,在我国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堂建筑作为外来宗教的载体,同样需要将其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融合,并与我国土壤相和谐,与我国的本土文化、现代社会相适应,展示和传播出我国教堂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