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策略研究
——以徐州市为例

2021-03-10王译苑潘家坪

中国林业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徐州市造林林业

王译苑,潘家坪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南京 210037)

近年来,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林业碳汇作为缓解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我国林业碳汇市场起步晚,林业碳汇项目仅在少数试点省、市开展,林业碳汇的供给量远小于未来市场的需求量,面对我国其他省市较好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优势,促进其开展林业碳汇项目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国内林业碳汇项目主要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CGCF)林业碳汇项目、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项目、福建林业核证自愿减排量(FFCER)项目和广东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项目[1]。CGCF 林业碳汇项目中在甘肃、内蒙古开展的“碳中和”项目首创国内零碳会议[2]、以公益形式较好的带动了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临安市农户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现了生态价值补偿、增加了林农收入[3]。CCER 林业碳汇项目中临安市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实现了毛竹林科学合理化经营,改善了当地竹林生态效益[3];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备案碳减排量5 208t,成交额104 160 元[4],增加了当地农户收入、增强了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江西丰林碳汇造林项目,实现荒山碳汇造林11 134.47hm²,实现了森林多种效益[5];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和黑龙江翠峦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实施后每年每公顷林地增值400 元,经济效益显著[6];房山区石楼镇碳汇造林项目推进了首都园林绿化生态效益价值化,以及对园林绿化可持续融资的探索[7];FFCER 林业碳汇项目截止至2017 年8 月底,生成的7个林业碳汇项目实现成交额525万元。PHCER林业碳汇项目2017 年广东韶关市5 个试点项目产生的碳汇交易金额高达300万元[5],经济效益显著。

林业碳汇项目取得良好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发现,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推进存在项目签发交易成本高[1]、第三方机构不健全、政策变化[8]、相关技术薄弱、人才缺乏[9]、项目类型单一、项目交易机制不完善[10]、法制建设不完善[11]等问题,想要进一步开发各省市林业碳汇项目,必然要想办法解决上述问题。以徐州市为例,近几十年的资源积累、技术发展,使其具备一定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势条件,但同时存在着一系列不足阻碍该项目的开发进程,如何参考国内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对徐州市现存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策略,使其更加适合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徐州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情况

徐州市作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国家和省重点关注对象,几十年来致力于提高徐州市森林的固碳能力,从林业角度减少CO2排放发展低碳社会[12]。20 世纪50—60 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荒山造林活动。2009 年徐州市森林植被碳储量高达6.451 5Tg,且增速较快,但存在树种比例不合理,中、幼龄林占森林植被比重大等问题[13,14],森林总体质量不高。近年来,随着树木的不断生长、植被抚育力度加强、风险管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徐州市森林固碳功能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使徐州市在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方面具有如下优势。

1.1 资源优势

1.1.1 森林资源丰富

徐州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新造林面积不断扩大。据林业局统计,2019 年年底,徐州市森林覆盖率增至28.26%,森林覆盖面积为3 406.58百hm²,位居全省第一,当年共新造成片林58百hm²,居全省第二位[15]。一方面,森林覆盖率的增加,提高了森林的固碳能力,为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以及宝贵的经营管理经验;另一方面,根据《京都议定书》中造林、再造林项目对土地的合格性要求,徐州市近几十年来造林活动符合标准。

1.1.2 森林碳汇发展较好

由于活立木总蓄积量是计入碳汇效益主要指标,反应森林的固碳能力,而徐州市近年来森林蓄积量占活立木总蓄积量比重约99%,因此,可以选取森林蓄积量来计算森林碳储量大小。根据蓄积量扩展法,计算得到徐州市2015-2018年森林碳储量分别为 5 651.762 万 t、5 707.757 万 t、5 763.752 万 t、5 819.747 万 t。计算公式:森林碳储量=林木碳汇量+林下植被碳储量+林地碳汇量=森林蓄积量×扩大系数×容积系数×含碳率+森林蓄积量×林下植物固碳量换算系数+森林蓄积量×林地固碳量换算系数。其中:扩大系数一般取1.90;容积系数一般取0.45~0.50,本文取0.45;含碳率一般取0.5;林下植物固碳量换算系数一般取0.195;林地固碳量换算系数一般取1.244[16]。2015-2018年徐州市森林碳储量、活立木总蓄积量每年增长率都约为1%,整体趋于稳步增长,体现出徐州市森林碳汇发展已较为成熟,结合近年来徐州市对于造林、再造林以及提高森林质量等活动的日益重视,可以预见未来徐州市森林碳储量会有更进一步增长。

表1 2019年底江苏省林业覆盖率排名

表2 2015-2018年徐州市森林资源情况

1.2 人才及经验优势

林业碳汇涉及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近50 年里,徐州市不断推进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从不足1%发展到如今的28.26%,积累了丰富的森林管理、植树造林等实战经验,为日后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提供一定的种植技术、管理经验等。此外,徐州市定期开展林业碳汇计量培训班,通过理论结合实践,进一步提高技术骨干的能力。如今,徐州市林业技术负责人已能独立操作GIS软件勾绘斑块,知道如何区划验证与板块调查,有利于日后林业碳汇监测、计量工作的开展。

1.3 较完备的风险管控措施

因为经营林业碳汇项目有较长的周期,所以其风险会比一般项目大,如受火灾、干旱、暴风雨、病虫等破坏。徐州市已根据发展现状制定出了合理的风险管控措施,如对于森林防火工作,已做细致部署,确保责任落实、人员配备、消防设施、组织演练“四个到位”,实行24小时轮班监管,因地制宜地进行森林防火工作部署。

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森林质量问题

通过对徐州市林场资源的调查,发现存在结构单一、树种单一等问题,2017 年徐州市林场林地总面积为1 494.14 百hm²,其中,柏树纯林面积为1 049.14 百hm²,占林场林地总面积的70.22%,而乔木纯林占乔木林面积的96.84%;乔木混交林仅有3.16%[17]。树种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林场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使徐州市森林质量受影响。

2.2 融资问题

林业碳汇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大众对其缺乏全面的认知,其内在价值被很多人低估。开展林业碳汇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徐州市首次筹备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没有相关开发经验,相对于其他省市二次或多次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徐州市碳汇林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不确定性。另外,由于碳汇造林周期长,民众对企业缺乏信任,不愿参与造林项目甚至中途退出,打击了企业投资碳汇林业的积极性[18]。因此,开发林业碳汇项目存在投资者较少、项目融资困难问题。

2.3 相关法律缺失

徐州市涉及林业的法律条文过于老旧,许多条款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监管要求,部分违法、纠纷问题无合适的法律条文参照,林业执法队伍中尚有非专业性执法人员,导致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效率低[19]。虽然国家在2019 年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高森林质量,但此法并不能完美解决徐州市所有林业问题。

2.4 区域性支持政策较少

近年来,虽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提出造林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我国政府也发布了许多政策坚持通过强化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植树造林等增加林业碳汇,但徐州市发布的有关林业支持政策较少,对国有林场的财政扶持未曾全面落实,虽然提出了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但补偿力度较小,并没有调动各大林场、农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3 改进策略

3.1 提高计量、监测水平

进一步加大相关林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适量引进发展所需的专业性人才。通过技术进步,更精确地计量徐州市森林碳储量,掌握其森林固碳能力的大小以及未来发展潜力情况,对项目未来固碳量、收益情况、风险损失可能性等进行评估,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展示该项目的内在价值,使投资者更加清楚投资该项目的未来收益情况,吸引更多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解决融资问题。另外,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更精准、高效地确定适合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地区,加快推进项目进程。

3.2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人们对林业碳汇的了解程度。可以邀请林业碳汇领域的知名学者和资深专家进行在线宣讲,对林业碳汇含义、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实践具体内容等做细致讲解,使该市涉林技术、管理人员充分了解林业碳汇,并不断提高其专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发展要求,让有条件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的企业、个人有效地参与进去。林业碳汇不同于森林碳汇,其强调人的参与,随着对林业碳汇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使开发林业碳汇项目的地区对技术、管理人员、林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这带动了我国林学行业的发展,同时又对提高森林质量、管理水平等有着反向推动作用。

3.3 张增加区域性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对国有林场相关人员的补偿力度,支持鼓励林场、农林参与,调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不断加强技能的积极性,为提高森林质量“服务”。改进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根据地理位置、树种、质量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等,设定不同的补偿标准[20]。

3.4 完善相关法律条款

制定符合徐州市发展的风险管控措施,降低自然和人为灾害造成的影响。对徐州市涉及林业的法律条文定期进行更新,使其适应新时代的监管要求,建立一支专业执法队伍,加强对徐州市内林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盗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造林、非法占用天然林地等行为[21]。

4 总结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存在的问题,发现徐州市主要在森林质量、融资、法律、政策等方面存在不足,提出要提高计量、监测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区域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四项建议,以解决当前徐州市在开发林业碳汇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不仅为徐州市加快开发林业碳汇项目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对其他省市同样有部分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徐州市造林林业
徐州市奋力推动全行业百日攻坚行动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融合·互动——徐州市商聚路小学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