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LHLS项目2018年横断面数据的高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2021-03-10樊春笋施亚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治疗率患病率高龄

黄 毓, 樊春笋, 施亚男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启东医院, 1.中医科, 2.科研科, 3.内分泌科, 江苏 启东, 226200)

根据国家统计局[1]公布的2019年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1.76亿,占总人口数的12.6%。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预计到2050年,中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9000万,高龄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群体最常见的慢性病,中国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和疾病负担研究[3]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8.3%、19.4%。根据中国疾控中心[4]的最新报道, 高血压是导致中国人死亡和影响伤残调整年的首要原因。明确老龄人群的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是精准实施健康老龄化策略的基础。尽管中国已经开展了多个高龄人群的队列研究[5-6], 但针对高龄群体的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特征的研究仍有待加强。本研究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最近的横断面调查数据,对中国高龄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CLHLS简称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针对中国老年人群的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中国23个省、市及自治区,随机抽取大约一半县市,调查对象为65岁以上老年人及其35~64岁成年子女。CLHLS项目在1998年进行首次基线调查后,共进行了7次追踪调查。本研究在“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下载CLHLS项目2018年追踪调查数据集,该数据集共15 874条记录, 10 716例在2018年被调查,其余2 380例和2 778例分别于2017年末和2019年初参加调查,均归入2018年批次的调查数据集。所有15 874例调查对象中, 12 411例为首次接受调查,其余3 463例则接受过既往批次的调查。本研究使用的CLHLS项目2018年数据集在删除个人隐私信息后向社会和学术界免费开放,本研究已向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申请伦理豁免并经讨论后通过。

1.2 数据清理及定义

根据研究目的选取CLHLS项目2018年数据集中的相关变量进行清理和分析。调查对象的性别信息来自针对存活老人调查问卷A部分(基本状况)中的性别问题答案, 1为男性, 2为女性; 年龄来自调查员根据调查结果确认的被访老人确切年龄; 省份信息来自A部分(基本状况)的A4-1填空,省份代码以2位数字表示,与个人身份证号码的前2位相同; 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和服药情况信息来自针对存活老人调查问卷G14(您现在是否患有下列慢性疾病?)部分的01高血压和02糖尿病,问题1(是否有病?)答案中, 1为有, 2为没有, 8为不知道,问题2(是否服药?)答案中, 1为是, 2为否。本研究中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均属于自报患病率。

调查对象年龄根据数据分布特点分为5组,即≤70岁组、>70~80岁组、>80~90岁组、>90~100岁组、>100岁组。各省份大体以秦岭—淮河为界分成南方和北方。高血压患病、服药以及糖尿病患病、服药中赋值为8、9或缺失值的对象,患病或服药状态统一设置为2,代表缺失或未知状态; 赋值0代表未患病或未服药,赋值1代表患病或服药。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过程均在SAS 9.4(SAS/STAT 13.2)完成,符合或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的数值变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以频数(n)和构成比(%)表示。基于二项分布运用PROC FREQ计算构成比(%)的95%置信区间(CI), 同时运用PROC PREQ进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观察率(构成比)的趋势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运用PROC LOGISTIC进行三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趋势或关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按性别分层后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及药物治疗情况

参加CLHLS项目2018年调查的研究对象共15 874例,男6 925例(43.62%), 女8 949例(56.38%); 高血压总体患病率为42.93%(95%CI为42.13%~43.74%), 男性为41.22%(95%CI为40.01%~42.42%), 女性为44.28%(95%CI为43.20%~45.36%), 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0.14%(95%CI为9.64%~10.64%), 男性为9.64%(95%CI为8.90%~10.37%), 女性为10.54%(95%CI为9.86%~11.2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药物治疗率为53.76%(95%CI为52.78%~54.74%), 男性为52.21%(95%CI为50.72%~53.70%), 女性为54.93%(95%CI为53.64%~56.22%), 男、女高血压药物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药物治疗率为17.91%(95%CI为17.01%~18.81%), 男性为17.70%(95%CI为16.34%~19.07%), 女性为18.06%(95%CI为16.86%~19.2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性别分层后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药物治疗率情况

2.2 按年龄分层后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情况

15 874例调查对象中,年龄变量无缺失的2018年15 866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85.46±11.70)岁,分组后的结果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00岁组中,高血压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最低,分别为25.91%(95%CI为23.88%~27.93%)和2.14%(95%CI为1.45%~2.82%); 高血压药物治疗率和糖尿病药物治疗率随年龄增长亦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计算高血压药物治疗率和糖尿病药物治疗率的变量缺失值较多,分别超过30.00%和50.00%; 而计算高血压患病率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变量缺失值较少,在各年龄组均低于15.00%。见表2-1、2-2。

表2-1 年龄分层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药物治疗率情况

表2-2 年龄分层后的糖尿病患病率及药物治疗率情况

2.3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

15 874例调查对象中,剔除高血压或糖尿病患病数据有缺失的1 983例,在数据未缺失的13 891例中,共1 040例合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率为7.49%(95%CI为7.05%~7.92%), 4 929例(35.48%)患高血压或患糖尿病, 7 922例(57.03%)未患高血压及糖尿病。

有序三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女性,男性是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的保护因素(OR=0.774, 95%CI=0.723~0.829,P<0.05); 相对于≤70岁组, >90~100岁组和>100岁组是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的保护因素(OR=0.559、0.287, 95%CI=0.498~0.627、0.248~0.332,P<0.05); 相对于南方地区,北方地区是高血压糖尿病共患的保护因素(OR=0.906, 95%CI=0.843~0.974,P<0.05)。见表3。

表3 老年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病与性别、年龄及地域的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13 891)

3 讨 论

本研究基于CLHLS项目2018年横断面数据,共纳入15 874例平均年龄为(85.46±11.70)岁的高龄老人,结果显示高龄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2.93%, 糖尿病患病率为10.14%, 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率为7.49%。刘淼等[7]分析CLHLS项目2014年横断面数据显示,在4 587例80岁及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为56.50%, 高于本研究。分析原因为: 高血压患病率差异与2个研究采用不同的高血压定义相关,本研究计算的是通过问卷信息得出的自报患病率,而刘淼等采用的是既往有高血压史或体检时测出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定义。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诊断定义的改变会导致患病率的差异,在进行不同研究间结论比较或评估人群疾病负担时,应引起注意[8]。

靳荣荣等[9]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居民的糖尿病管理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发现在纳入分析的3 213例年龄35岁及以上的居民中,糖尿病自报患病率为11.50%, 标化后的患病率为8.70%, 糖尿病自报患病粗率略高于本研究中的10.14%。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显示>90~100岁组和>100岁组糖尿病自报患病粗率分别为5.96%、2.14%, 提示在9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中糖尿病呈低患病率的特征,可结合其他指标分析确认高龄健康亚组糖尿病患病率低的遗传、基因、环境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关联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高龄人群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率为7.49%, 相对于女性、≤70岁和南方地区的人群,男性、>90岁和北方地区的人群更少出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共患状态,尤其是在百岁以上老人中,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的OR仅为0.287, 属于较强的保护因素。谢霏等[10]报道了重庆市南岸区24 792例平均年龄为(60.50±12.60)岁人群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病情况,确认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 547例,总体患病率为6.24%, 低于本研究的结果。与本研究相比,谢霏等研究未说明调查开展的时间,也未对是否采用了多结局Logistic回归进行说明。对于高血压与糖尿病共患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引入因变量为多值有序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更为恰当[11]。本研究由于高血压服药信息缺失率较高,均大于30%, 糖尿病服药信息的缺失率更高,均大于50%, 故未在结果中报告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自报治疗率,也提示CLHLS项目未来的横断面调查需降低问卷变量的信息缺失率。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高龄群体中高血压、糖尿病的分布存在性别差异,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性别、年龄及地域均有关联,可利用CLHLS纵向数据或联合其他队列数据进一步深入研究[12-14]。

(致谢:感谢北京大学CLHLS项目组提供研究数据!)

猜你喜欢

治疗率患病率高龄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河南省35~74岁居民糖尿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析
我国高血压人群的一般规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