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用药分析
2015-07-30许志林
许志林
【摘要】目的 调查扬中市某社区老年(≥60岁)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分管社区医师的直接入户随访,调查八桥镇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3465例,按年龄分组,分别对治疗率、达标率和选用的抗高血压药进行分析。结果 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治疗率较高达74.52%,达标率为66.10%;选用的抗高血压药前5位依次为钙通道阻滞剂、复方利血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结论 使用价格低廉、长效的降压药能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治疗率和达标率。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人;治疗率;达标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发展,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均寿命延长,高血压发病率逐渐提高,据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报道,我国≥60岁高血压患者占36.1%~63.8%[1]。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但需要长期治疗。本问旨在通过对八桥镇社区的346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的相关因素,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治疗率、控制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4年6月~11月对扬中市八桥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进行调查分析,共调查3465例,年龄60~97岁,平均年龄(69.5±11.6)岁,
其中男1598例,女1867例,达到或超过75岁者944例。
1.2 方法
采用分管片区医师直接入户随访调查的方法,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症状、血压值、服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情况及血压控制满意度。高血压诊断根据2009年基层版高中国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即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2]。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率
在调查的3465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未治疗者883例(25.48%);服药的人数为2582例(74.52%),其中规律服药的2459例(70.97%),不规则服药的123例(3.55%)。服用单种降压药的人数为2177例(62.83%),服用2种及以上降压药的人数为405例(11.69%),总治疗率为74.52%,较国内报道的28.8%高[3]。
2.2 高血压治疗达标率
单药治疗的达标率为66.10%(1439/2177),联合用药治疗的达标率为71.85%(291/405),总的达标率为67.00%(1730/2582)。单药治疗达标率有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见表1。
2.3 用药种类
本调查患者用药以价格相对低廉、长效的药物为主,尤其是每日只需服用一次的药物,使用量占前5位的降压药分别是钙通道阻滞剂(22.50%)、复方利血平类(22.0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16.37%)、利尿剂(15.57%)、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11.25%)。见表2。
3 讨 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通知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的疾病,是导致心脑血管病、肾脏病、致残、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老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其带来的心、脑血管、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当前,我国高血压防治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2]。通过多年来公共卫生工作的推进,高血压病的知晓率较前已有了提高。但由于高血压病需要长期服药,对低收入、无收入、无医保、农村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另由于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服药依从性较差,也带来长期治疗的不规范。因此,提高老年人的高血压治疗率、控制率是我们基层工作者的职责。本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本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治疗率较高,达74.52%,比全国治疗率的平均水平(28.8%)高;达标率达67.00%。分析除了公共卫生工作的作用,另可能与本社区老年人选用的降压药有关。从表2可见,八桥社区单用前5位的降压药分别是吲达帕胺、非洛地平、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卡托普利、厄贝沙坦;以上药物均具有长效、价格较低廉、每日只需服1~2次的特点,治疗的依从性较好,且符合老年人高血压用药的原则[3],值得做进一步的探讨。
本调查虽表明高血压的治疗率、控制率较高,但仍存在着有25.48%的老年人未治疗,遵医行为差;短效制剂用量仍大;联合用药率低,血压控制不满意,值得社区医师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督导。
参考文献
[1] 王 薇,赵 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5,24(4):246.
[2] 刘力生,王 文,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11.
[3] 徐敏皋,孙国祥,周正元,等.江苏省常熟市农村居民高血压危险度评估及治疗现状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