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后高剂量少分次放疗对胰腺癌患者的影响

2021-03-10刘力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胰腺癌生存率疗程

刘力华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由于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导致临床诊断、治疗难度较大[1]。调查表明90%的胰腺癌患者起源于腺管上皮,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且患者5年生存率<1%,预后较差[2]。胰腺炎病因复杂,普遍认为与吸烟、饮酒、高蛋白饮食及过量应用咖啡等有关,且最新调查发现糖尿病、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具有病程短、病情发展快、恶化迅速等特点[3-4]。手术治疗是胰腺癌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可切除病灶组织,延长患者寿命,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患者远期生存率较低[5]。而术后化疗虽然能巩固手术治疗,但是静脉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治疗耐受性较差[6]。近年来,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立体定向体部放疗成为胰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方法,具有局部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能更好地保护周围危及器官,但是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研究较小[7-8]。因此,本研究以胰腺癌手术患者为对象,探讨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78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39例。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9]中胰腺癌诊断标准,均经病理组织检查确诊;(2)拟行手术治疗,且患者均可耐受;(3)术后常规行化疗方案治疗/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适应证,均能完成相应疗程。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其他恶性肿瘤或转移瘤者;(2)合并肝肾功能异常、严重心血管疾病或药物过敏者;(3)术前常规行放化疗、生物免疫治疗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麻醉前患者签署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行手术治疗。(1)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完善患者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及肿瘤标志物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第1、8、15天静脉滴注吉西他滨(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98, 规 格:0.2 g)1000 mg/m2, 每 4周重复1次;第1~28天口服替吉奥(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20)80 mg/m2,休息14 d(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10-11]。(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同步放化疗)。治疗前完成CT检查,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双肾下极水平部位,设置CT参数:层间距5 mm、层厚5 mm;口服造影剂,平静呼吸状态下完成增强CT扫描,必要时行PET/MRI检查,完成图像融合处理。在CT/融合图像上勾画靶区。GTV为影像上所见的肿瘤实际体积,CTV为GTV外扩5 mm;PTV为CTV前、后、左、右外扩5 mm,头尾侧外扩10 mm。辐射剂量如下:PTV 50Gy、CTV 60Gy、GTV 70Gy,每周连续完成5次治疗,共进行15次治疗;对于瘤体体积相对较大患者可适当增加化疗次数(病灶周围组织处方剂量:胃部最大辐射剂量<60 Gy,第1天≤55 Gy、第3天≤50 Gy、第5天≤45 Gy、第10天≤40 Gy;十二指肠最大辐射剂量<5 Gy,第1天≤50 Gy、第3天≤45 Gy、第5天≤40 Gy、第10天≤35 Gy)。两组均完成3个疗程治疗,疗程完毕后随访24个月。

1.3 观察指标 (1)近期疗效。参考RECIST标准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12]:分为四种类别: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2)生活质量。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QLQ-C30问卷从体重减轻、疲倦、疼痛、腹胀、腹泻及食欲下降方面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13];(3)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降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血小板降低及肝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14];(4)生存率。记录患者1年、2年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FS)及总生存时间(OS)。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有效率比较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体重减轻、疲倦、疼痛、腹胀、腹泻及食欲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降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血小板降低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4 两组生存率比较 两组均完成24个月随访,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PFS及OS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图1。

图1 两组生存曲线比较

表5 两组生存率比较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及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由于患者发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部分患者表现为腹水、腹痛、消瘦及黄疸等,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转移,侵犯到周边器官组织,增加手术治疗难度[15]。数据调查结果表明[16],未经治疗胰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小于6个月。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干预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在胰腺癌术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7]。本研究中,观察组3个疗程的有效率为66.67%,高于对照组的41.03%,说明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能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近期疗效,利于患者恢复。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应用特殊放射装置及立体定位技术将多野、多源、多线束高能射线聚集在体内某一靶区,并达到高精度定位、高剂量分割照射,能保证病灶部位获得高剂量照射,同时避免肠道、胃部、膀胱周围组织的辐射量[18]。临床研究表明[19]: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能缓解胰腺癌患者疼痛,但是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本研究中,两组治疗3个疗程后的质量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体重减轻、疲倦、疼痛、腹胀、腹泻及食欲下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能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临床研究表明[20]: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时采用特殊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系统,具有较高的治疗精度,剂量分布聚焦性良好,亦具有良好的适形性,能最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有助于提高病灶部位辐射剂量。同时,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临床使用时能最大限度减少瘤体负荷,缩小肿瘤容积,削弱细胞活性,能抑制相关客体产生的负性因子,且该治疗方法未增加不良反应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耐受性、依从性[21-22]。本研究中,两组治疗过程中白细胞降低、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皮炎、血小板降低及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胰腺癌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国外学者[23]以胰腺癌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拟行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治疗干预,结果表明:BED10≥60 Gy治疗后6个月肿瘤控制率相对较高,能延长患者寿命,获得良好的预后。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后均完成24个月随访,观察组1年、2年生存率、PFS及OS均长于对照组,说明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能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中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同时,为了进一步延长患者寿命,胰腺癌患者术后常配合化疗进行治疗,化疗药物包括吉西他滨、替吉奥等,能发挥化疗与放疗优势,发挥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促进患者恢复。但是,胰腺癌术后行化疗前应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完成靶区限定,结合患者耐受调整治疗参数。

综上所述,高剂量少分次放疗模式用于胰腺癌术后患者中能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胰腺癌生存率疗程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吸烟会让胰腺癌发病提前10年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治前列腺增生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