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再住院率的影响*

2021-03-10崔虹陈凌林丽霞赖敏华谢永标

现代临床护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出院住院心血管

崔虹,陈凌,林丽霞,赖敏华,谢永标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80)

《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1],我国冠心病总体患病率为10.2%,而60 岁以上人群冠心病患病率高达27.8%,出院后老年冠心病患者疾病控制不好,有可能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患者再住院。研究表明[2-3],冠心病患者风险感知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并且对疾病转归、结局和发展影响较大。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4],积极的心理可激发个体固有的某些实际存在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干预方法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并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涉及[5],而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尚少报道。为此,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旨为了解该干预策略对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方便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6];②心血管事件发生后至少半年以上的稳定型冠心病;③年龄≥60 岁;④听力及沟通能力正常,意识清楚;⑤具备基本识字及写字能力并能使用智能手机;⑥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②合并肺部并发症、糖尿病或慢性肾疾病;③认知障碍及其他精神疾病。样本量估算参照前期[7]研究实践经验所积累的常数作为样本量估算标准[8],确定每组各35 例。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次序进行分组,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 例设为对照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1 例,最终纳入42 例;2019年4月至7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43 例设为试验组,电话随访失去联系6 例,最终纳入3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资料两组间的比较(±s,n/%)

表1 患者一般资料两组间的比较(±s,n/%)

项目试验组(n=37)对照组(n=42)统计量P年龄(岁)性别62.5±8.8 61.2±9.5 t=0.639 0.527男女25(67.6)12(32.4)31(73.8)11(26.2)χ2=0.371 0.542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婚/丧偶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生活自理情况完全自理不完全自理四肢活动情况活动自如活动异常冠心病病程(年)<3≥3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医疗付费方式自费医疗保险及公费医疗33(89.2)4(10.8)41(97.6)1(2.4)χ2=5.571 0.134 1(2.7)32(86.5)4(10.8)1(2.4)27(64.3)14(33.3)χ2=5.686 0.058 36(97.3)1(0.7)41(97.6)1(2.3)χ2=2.016 0.365 36(97.3)1(2.7)40(95.2)2(4.8)χ2=0.228 0.633 20(54.0)17(45.9)9(24.3)1(2.7)22(59.5)8(21.6)31(73.8)11(26.2)5(11.9)2(4.8)17(40.5)11(26.2)χ2=3.358 χ2=2.081 χ2=0.228 χ2=2.836 χ2=0.225 0.187 0.149 0.633 0.092 0.635 8(21.6)39(78.4)7(16.7)35(83.3)χ2=0.918 0.63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入院后,主管护士对其疾病基本情况、生活方式及习惯、心理状态及相关疾病知识需求进行评估和分析,在做好常规护理基础上和不良事件预防外,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指导,并着重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疾病的发展、转归的影响。出院后1~3 个月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饮食、药物使用、心理、运动锻炼等情况及胸闷、气促、呼吸困的处理方法,并解答患者疑问或困惑。每个月1 次,每次电话随访时间约15~20min。

1.2.2 试验组

1.2.2.1 成立心理干预小组 干预小组包括护士长1 名,心理科主任医师1 名和护士2 名,心血管主任医师1 名和主管护师2 名。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护士长任组长,小组成员负责干预措施的制定及干预,采用“一对一”干预方案的实施和数据收集及录入。

1.2.2.2 积极心理干预 积极心理学认为[9],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积极的体验与品质是抵御疾病最好的武器。本研究实施积极心理干预措施遵循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主要措施包括幸福疗法、松弛疗法、感恩疗法等。①幸福疗法(住院第2d):实施访谈的方式,引导患者回想起快乐的往事,或者曾经获得的成就,让其重新感受这些往事中积极向上的感觉,并且请患者通过书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时间约20min。②松弛疗法(住院第3d 至出院前3d):通过冥想的方式,引导患者运用腹式呼吸运动和注意力逐步转移的方法进行渐进式的肌肉放松。每天1 次,每次30min。③感恩疗法(出院前2d):引导患者回想起值得感恩的往事,或可以回忆生命中某个人的一种善意的行为,让患者重新感受这些往事中温暖的感觉并且请患者通过书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时间约20min。④心理反馈(出院前1d):询问患者在幸福疗法、松弛疗法、感恩疗法中的感受和想法,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对出院后练习重点或内容是否有改变的必要。⑤延续训练(出院后):出院前,发放幸福疗法、松弛疗法、感恩疗法等相关训练材料。出院后1~3 个月,运用微信平台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前,建立微信群,在取得患者及其家人同意的情况下,根据其手机号码加为好友,研究小组人员利用微信上传幸福疗法、松弛疗法、感恩疗法等相关文字、图片资讯,同时利用微信获取患者实施积极心理干预的效果和感受;患者及其家属也可以通过微信咨询与冠心病相关疾病的疑问或困惑。对于在微信沟通欠佳的患者增加电话随访。

1.3 效果评价

了解和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后3 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再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再发性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诊断以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诊。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3.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计量资料(如年龄)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后3 个月,试验组患者无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对照组分别有4 例再发生心绞痛和3 例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比较见表2。从表2 可见,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再住院率比较n/%

3 讨论

3.1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住院率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虽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冠心病患者住院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6]。研究显示[7],在控制血压、胆固醇水平等因素下,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等心理因素仍然是构成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冠心病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下降的预测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疾病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不良心理情绪状态如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将会使患者生理功能减弱,导致其预后病情急性的加重。

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10-11],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响其疾病的预后,而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可降低其焦虑/抑郁情绪。HUFFMAN 等[12]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干预方法,结果显示,该干预方法不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且对疾病的预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的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其主要关注人的积极品质,从而使人达到最佳的功能和幸福[4]。幸福疗法是通过识别患者幸福片段、寻找阻碍幸福片段出现的因素、弄清幸福感受损的方面及其原因,进而采取措施促进患者幸福感的出现及维持的一种积极心理学治疗方法[9,13]。本研究通过给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感恩疗法,使患者在亲情、友情中体会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促进患者形成乐观性格,提高其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变患者的心态以及生活方式,提高疾病的预后;通过给患者进行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暗示疗法,使患者更多地去关注生活中积极向上的一面;通过实施松弛疗法,使患者在学习渐进式放松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优点和能力,从而唤起积极的感觉,对疾病控制充满信心,且相信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努力去改变个人行为(如戒烟、控制饮食、坚持运动等),能够延缓疾病的发展,从而降低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时,试验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果与袁晖等[14]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干预结果相似,结果提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

3.2 启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疾病造成的痛苦及空巢期等心理负担将使老年患者产生较多的负面情绪,主要包括失望、悲观、焦虑及抑郁等,当患者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或结局达不到期望效果时,同时患者也因为缺乏医护人员及社会的积极引导,忽视了对事情积极方面的探索,就更加重其消极情绪,从而使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本研究发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干预措施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结果提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是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补充部分,同时也可为医护人员带来一个促进患者心理和生理恢复健康的新思路,用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还发现,干预后3 个月,两组患者再发生心绞病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因可能是以上两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及本研究追踪只有3 个月时间有关。未来将延长干预时间,探讨该模式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长期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可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再住院率。由于本研究收集样本只局限于本院的患者,研究效果只追踪至患者出院后第3 个月,今后将进行多中心的合作,扩大样本量,延长跟踪时间6 个月或者1年,探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干预在改善冠心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提高患者预后的长期效果。

猜你喜欢

出院住院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