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探索与实践

2021-03-10谢艳园侯国凤

科技创新导报 2021年25期
关键词:质量评价实践教学高职

谢艳园 侯国凤

摘要:社会工作的基本属性是实践,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职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某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为例,依据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专业本身的特殊性质,对该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进行探索,试图构建包括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3个维度13个二级指标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使人才培养更能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及社会需求。

关键词:高职 实践教学 质量评价 社会工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Abstract: Practice is the basic attribute of social work. Practic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work teaching,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social work training. Taking the Social Work major of 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majo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of the major and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major itself,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nstruct a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ing three dimensions, namely, condition quality, process quality and result quality, and 13 secondary index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actical teaching and mak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re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ocial Work major

1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较完善,具体体现在:基于对社会工作实务学习规律的分析,建立了系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1];与机构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社团服务;与行业机构签订协议,紧密合作办学;在师资方面,推行实务青年社工成长向导计划,有效发挥学校教师与行业指导教师的优势;在实习内涵建设方面,始终贯穿服务学习理念,建立一系列实习制度。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发展,行业对社工专业人才队伍职业化发展需求增强,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已被多方关注,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模式与方法亟须改革[2]。通过调查可知,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在质量评价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如下。

1.1 以定性评价为主

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较多采用定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较少开展定量评价方式,使得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呈现较大随意性、非标准性和非客观性,较难监测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水平,也使得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缓慢。

1.2 缺少行业深度参与

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较注重行业机构参与,这些参与主要体现在:与行业机构签订订单班培养协议,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实践课程兼职教师等;在实习结束后,行业机构一般也会根据学校要求出具实习证明、实习鉴定等证明材料。但行业机构的评价对最终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不存在直接关联,也就是说,行业机构在整个社会工作專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严重缺少话语权。

1.3 评价指标粗糙

该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根据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巧的掌握程度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级设定,较好地回应了学生的需求。不过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面,没有根据实践课程层次的不同进行分类,即缺乏分类评价,所有的实践类课程都采用较单一的方式来开展评价。同时,评价指标选择较宽泛,针对性差。

1.4 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单薄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为了改进专业实践教学中的不足,切实提高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因此,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渠道就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3]。在实际操作中,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对统计结果较少分析,且在相关主体(学生、教师、学校与行业机构)间缺乏有效循环,特别缺少与行业机构间的反馈,这非常不利于相关主体及时改正缺点与不足。

1.5 实践教学资源系统性不强

在现有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有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手册、教学标准、实习质量测评表、实习鉴定表等,这些实践教学资源都比较零散,暂未形成系统的实践教学资源,较难对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2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思路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保证和贯彻实践教学内容的体系,是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4]。主要目的是对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全面考察,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规范专业实践教学,以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契合行业需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及实用性强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建设思路如下。

2.1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紧密围绕实践教学目标,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同时,质量评价的每个步骤和类型都需要与目标紧密结合,并且这些目标要以学生行为、教师专业表现及学校组织实施为主进行设定。

2.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一个好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同时涵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方法。一方面,定量评价方法是保证质量评价数据及结果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的途径;另一方面,基于社会工作专业的特性,其专业实践是以人为本的实践,专业服务技能发挥有效性的时限较长且存在较难测量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定性评价方法来检测学生服务技能的运用情况。具体的方法可以包括学生问卷调查及访谈、行业机构综合评价及访谈、教师自评及总结、院部复查等。

2.3 建立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建设应以实践教学体系为蓝本,建立包括专业基础实训、专业深度社会实践、专业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在内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制定者应是学校教务处、质量监控处、校企合作办等组织,同时也需要反映学生、专业教师及行业机构心声。评价的重点应为实践教学条件准备情况,学生在专业素养、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专项技能方面的提升情况,教师对实习的指导管理及实践能力、校行合作结果产生、学校对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管理等。

2.4 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教师、学校和行业机构,从而实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全方位评价。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要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作用。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合社工行业机构的人才,社会工作專业实践教学质量如何,最终是由行业机构来检验和评判[5]。因而,行业机构应是非常重要的质量评价主体。同时,学校需要在组织实施方面发挥评价作用。

2.5 必须有考核监测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考核监测需由学校质量监控处或社会工作大数据中心提供支持,以现代信息管理平台为支撑,以实时监测专业实践教学情况,并及时将监测结果发送给相关评价主体,以使相关主体实时调整实践教学过程中偏离预定目标的状况[6]。

3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建设思路,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尝试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条件质量、过程质量、结果质量3个维度,共计13质量控制点,试图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方面评价(见表1)。

第一个维度,条件质量。内容包括基础设施条件、专业团队水平、实践教学标准、教学资源等4个指标。主要从这4个指标的完备性和专业性方面开展评价,即校内外实习实训设施的完备性、专业团队实践能力强、实践教学标准要素齐全、教学资源系统性强等。本部分质量评价主要围绕实践教学条件进行,重点关注实践教学标准的完整性,以使社会工作实践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第二个维度,过程质量。内容包括实施准备、教学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素质、教学指导、教学检查等6个指标。此部分指标注重评价教师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素养的能力,同时做到了较好的过程监控管理。

第三个维度,结果质量。内容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校企合作成果、教师教学成果等指标。主要从学生教学成果的多重体现,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教师教学满意度及质量的测评。此部分指标高度回应了新形势下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等要求。

4 结语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设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需要随着社会、行业需求发展而进行及时调整的工作。本文所构建的以条件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3个维度13个质量控制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只是一个初步探索与实践,还存在诸多待完善的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试用来逐步完善本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唐雷,叶晓斌,黎辉.创业驱动模式下高职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10):93-94.

[2]韦银幕,黄红玉,农建诚.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系统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5):47-49.

[3]胡新岗,刘俊栋,陈则东,等.高职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调研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7):82-87.

[4]袁霁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诊改机制与体系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13):137-139.

[5]刘满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19):144-146.

[6] 杨彬,徐文韬.基于学校和专业群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36):5-7.

3012500338245

猜你喜欢

质量评价实践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BP神经网络在软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AHP的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中职+应用本科”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