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规制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分析

2021-03-10许莉杨赟

科技资讯 2021年35期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

许莉 杨赟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課题“环境规制对江苏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SYB-074);202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对江苏省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1SJA0219)。

作者简介:许莉(1982—),女,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杨赟(1979—),女,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摘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强国之梦的必经之路。大量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该文从技术创新、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生产要素流动、企业更迭的角度探索环境规制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制,并提出了建议,为制定相应国家政策,达到环境优化和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双赢”局面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环境规制  装备制造业  产业结构升级  理论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2(b)-0000-00

Abstract: To fulfil the dream of becoming a powerful and influencing economy,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be a way forward for China. Many studie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can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theoretical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ffecting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flow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enterprise chang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ritically important suggestions,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rmulating corresponding national policies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oretical mechanism

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其中环境规制是影响其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比如:吴敏洁发现环境规制抑制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Acar发现环境规制推动经济结构朝着更加清洁的方向转变;卫平运用系统GMM证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省级差异。2015 年 1 月开始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060”计划,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严厉的环境规制为什么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呢? 内在的理论机制如何? 厘清这些问题,有利于实现环境保护与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双赢目标。

1 环境规制通过促进创新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外部性理论”决定了环境规制设立的必要性。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有三种观点:消极的“资源挤占”效应、积极的“创新补偿”效用和效果不确定性。

1.1促进现有产业创新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以Walley和Whitehead、Leonard和Knutsen等为首的研究者认为环境规制会造成企业额外的负担,会提高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利润,流动资金及企业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进程,从而阻碍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而“波特假说”理论认为企业为了应对环境规制的束缚,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成本,开展创新活动,而新技术的使用提升了产品品质和销路,会给企业带来的额外利润,促进产品结构升级,形成“创新补偿”[1],抵消企业因为污染治理而增加的负担,进而促进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共同进步[2]。

1.2 绿色技术创新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新的政府命令和奖励机制、监督机制下要求现有行业需要改变生产技术、生产工艺;使用新型材料、新能源;创新排污体系、排污技术、废水废气等有害物体净化和处理技术,从而诞生新型的绿色装备制造业企业。2021年“世界气候峰会”上,世界各主要国家均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无形中为现有企业的能源消耗和排污水平设置了阈值,为创新型企业开拓了更大的市场。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弯道超车,提升国际竞争力乃至国家经济地位的核心竞争力。

1.3新型管理体系创新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知识资源的整合可以带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基本都是作为世界产业链的一部分而存在,技术转移或溢出都在产业链上进行。环境规制的制定可以促进国内不同产业链之间知识的融合、碰撞,新的知识整合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例如:环境体系认证ISO14001等国际标准体系是自愿型环境规制的标准之一。为了出口欧盟等国,我国企业被动应对,不能发挥中国主动习性,大量使用发达国家指定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仪器,限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能够普遍运用、从民间推进环保技术投入、技术融合、使用和规模化的标准和制度,化被动为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国自身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2环境规制通过改变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生命周期理论、污染产业转移学说和比较优势理论下,严厉的环境规制会促进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深化[3]。

2.1国际标准应用帶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比较优势理论带来了国际贸易的繁荣。而国际标准则是国际贸易的生命线。为了扩大出口,企业必须按照跨国公司或国际消费者的生产、技术、环境标准来设计、制造、包装和运输相关产品。这对出口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国际贸易给出口企业提供了“规模化制造”的机会,从而提升了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推动了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2.2技术溢出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跨国公司通过绿地投资或与东道国公司合作,产生技术转移或人力资本技术溢出、产业关联效应技术溢出、市场竞争效应的技术溢出等效应。不管是直接技术转移还是间接技术溢出,都提高了技术研发的动力,推动了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促进了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升级。

2.3 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贸易强化了各国的比较优势,国际投资促进了社会分工,形成了全球产业链。每个国家都专注于某一个产品或某一个环节而进行更精细化、更高精尖端、更规模化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又通过国际销售完成研发的配合和技术的溢出,从而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但从东道国角度,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也存在技术、产业低端锁定,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中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4]。

2.4 “地球村”视野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全球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体系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人的共识,因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建立“碳交易”体系、ISO14001国际制度,在新的体制机制下,创新技术,进行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3 环境规制促进企业生产要素流动影响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为了满足环境规制的标准,企业必须采取一定的应对措施。其中“缺口”理论、“雁阵”理论、国际投资阶段发展论都解释了国际投资中生产要素流动的方向及作用。

3.1碳配额和碳交易中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碳配额、碳交易制度下,企业可以通过“污染转移”或购买满足碳排放标准。资本要素、劳动要素、土地要素和企业家精神要素都会聚集,进一步促进新技术的研发和利用,最终带来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3.2 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首先,环境规制促进生产要素跨国流动。一方面,新技术往往是新的利润点,而新技术的研发和使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就会从投资回报率低的产业流向投资回报率高的新兴产业[5]。另一方面,通过双向跨国投资,国际融资、人力要素汇聚在发达国家,进行高科技研发,汇聚到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发达国家释放土地要素,进行结构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家闲置或利用率、利润率偏低的土地要素得以更加有效地利用,通过高效率的配置促进全球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其次,环境规制更加剧了生产要素禀赋。资本和技术禀赋带来高利润,而土地、资源、劳动力禀赋也并入价值链,获得经济的发展。不同禀赋承担了不同的角色,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发达国家知识集聚、融资体制完善、技术领先,承担大部分的研发、制度制定和销售;发展中国家根据资源禀赋的不同,各自承担制造、软件、能源输出等价值链不同分工,也形成规模,在各自领域产生强大集聚效应, 从而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4 环境规制通过促进企业更迭促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规制加剧了“适者生存”的过程。边际产业转移理论解释了投资国通过转移即将被淘汰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而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平均可变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出局的临界点。

4.1新兴企业的诞生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4.1.1环保装备制造业的诞生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在当前严峻环境形势下兴起的新兴产业[6],应环境规制的诞生而产生,以环境保护为目的,为其他企业满足环境规制的要求,提供装备基础和技术保障的新兴高科技行业。我国由于历史因素导致装备制造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但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新兴行业,我国尚有进行弯道超车的可能性。另外,环保装备制造业作为其他装备制造业的服务行业,可以从环保这个层次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业内产业结构升级。

4.1.2其他新型装备制造业诞生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的到来,新技术、新发明的运用势必会带来新的企业革新。严厉的环境规制下,不仅会有装备制造业产业内的转型升级,还会有新材料、新业态、新产品、社会新需求的产生,从而产生全新的装备制造业生产材料、生产方式、生产体系,从而推动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4.2现有企业更迭带来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

企业的更迭在所难免,环境规制加速了低利润、高能耗产业的消亡。释放的生产要素重新流动到利润率更高的产业或行业。装备制造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投资成本高的特点。“可变成本投资理论”决定了企业很难有动力针对现有企业进行颠覆性的投资。为了保证产业长期的竞争力和利润,企业的每一次再投资都是新技术、新标准实施的过程,企业的每一次产业转移都是一个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

5  利用环境规制推进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为了能够保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目前低效率、高排放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很难改变。因此,我国应该从推进绿色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加强装备制造业的过程管理、建立适合于装备制造业的环境规制、加强材料学、能源学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适合我国装备制造业绿色环保标准、正确引导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几方面入手,从而从环境保护与制造业结构优化中间寻找平衡点,实现经济的绿色转型,达到环境保护与装备制造业结构优化“双赢”,最终提升国家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敏洁,徐常萍,唐磊.环境规制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理及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9 (1):135-139.

[2]马骏,王改芹.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水利经济,2019(2):26-30,35,86.

[3]徐晓慧,廖涵.环境规制、FDI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湖北社会科学,2021(7):68-74.

[4]董轲萌.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5]谢波,李冬梅.环境规制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要素流动配置的中介效应研究[J].生态经济,2020 (11):132-136,142.

[6]杨志安,刘益彤.我国政府环境规制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J].生态经济,2017 (5):128-132,149.

3776500338267

猜你喜欢

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环境规制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企业的环保投入与企业效益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江苏加快装备制造业走出去的探析
环境规制下外资引进对环境治理的利弊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