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胃药,时间把握刚刚好
2021-03-09刘小伟
刘小伟
胃药主要是指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的口服药物,包括促胃动力药、抑酸药、制酸药。由于不同胃药的药理作用和起效时间不同,因此,在特定时间服药,药物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药效。不少病人也常追问医生在何时服药效果更佳。确实,吃胃药,时间要把握得刚刚好。
促胃动力药:饭前服用最佳
促胃动力药主要包括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伊沙必利、莫沙必利、西沙比利。它们可引起食管至小肠平滑肌的运动,加速胃的正向排空,协调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改善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胀等由胃蠕动功能失调引起的消化不良相关症状。这类药物服用后1小时~2小时可达血药浓度峰值,建议饭前半小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在进食后达到高峰,实现最佳疗效。
抑酸药:不同机理药物服药时间不同
临床常用的抑酸药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以及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等。两者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胃酸分泌,以此缓解胃痛、反酸、烧心等胃酸分泌过多相关症状。但因两类药物的药理机制不同,服药时间又有所区别。
H2受体拮抗剂(替丁类)主要用于拮抗组胺引起的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同时对胃泌素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H2受体拮抗剂最好跟着饭点服用,建议在早餐、晚餐后立即服用。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基礎胃酸在夜间分泌周期最长,因此,在睡前服用H2受体拮抗剂,也有很好的抑酸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离子交换泵,在胃酸合成和分泌的最后一步抑制酸分泌,从而发挥强大而持久的抑酸效果。该类药物服药后1小时内可起效,0.5小时~3.5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饭前空腹服用,可使其药物浓度在壁细胞分泌小管中达到最高峰,实现最佳疗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其抑酸效果强大而持久,相对于晚上服用,早上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更高,可以有24小时的抑酸效果。若因需强大抑酸作用或根除幽门螺杆菌需要服用较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建议早餐、晚餐前服用。
抗酸药:饭后服用最佳
抗酸药又称胃酸中和药,包括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等,是一类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内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解除胃酸对胃黏膜及溃疡面的侵蚀和刺激,用于治疗胃痛、反酸、烧心等胃酸分泌过多相关症状。抗酸药在胃内时效的长短与胃排空的快慢有关,因此不建议与促胃动力药同服。应在餐后1小时~2小时服用,其效果可能延长到3小时左右,此时胃酸分泌量达到高峰,可发挥药物最大中和能力。
胃黏膜保护剂:不同机理药物服药时间不同
胃黏膜保护剂是指通过各种不同机理达到预防和治疗胃黏膜损伤,保护胃黏膜, 促进组织修复和溃疡愈合的药物。包括:铝碳酸镁片、硫糖铝混悬液、瑞巴派特、枸橼酸铋钾等药物。常用于胃痛等黏膜受损相关症状。根据作用机理不同,每种药物服药时间各不相同。
铝碳酸镁片: 既是黏膜保护剂又是抗酸剂,作用温和而持久,由于可结合胆汁酸,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良好。建议餐后1小时及睡前嚼服,胃部不适时也可按需嚼服。
硫糖铝混悬剂:形成溃疡面上的保护性屏障;吸附胆盐和胆汁酸,阻止胃酸、胃蛋白酶侵蚀;与胃蛋白酶络合,使胃蛋白酶失活。可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建议餐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瑞巴派特片: 通过增加胃黏膜中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胃黏液量和胃血流量,抑制阿司匹林、乙醇等对胃黏膜的损伤,从而保护胃肠黏膜。该药餐后吸收缓慢,建议早餐、晚餐前及睡前口服。
枸橼酸铋钾: 可在胃的酸性环境中形成弥散性的保护层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降低胃蛋白酶活性,促进黏膜释放前列腺素的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杀灭作用,因而可促进胃炎的愈合。建议:一日4次,前3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四粒于晚餐后两小时服用。
消食片:根据服药目的调整服药时间
消食片是中成药名,具有健胃消食之功效。代表药物包括健胃消食片,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缺乏、进食后饱胀感等症状。建议根据服药目的调整服药时间。如果服药目的是“开胃”,则饭前服用为佳;如果服药目的是“消食”,则饭后服用最好。
抗生素:餐后半小时服用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抗生素常与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组成“铋剂四联疗法”,用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四联疗法中含两种抗生素,建议进食结束半小时后服用,以降低对胃的刺激。“铋剂四联疗法”须按时足量完成14天疗程,不可漏服、乱用,以免根除失败,发生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