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季节性影响的邮轮产品设计与开发

2021-03-09张萍

旅游纵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设计开发航线

张萍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近年来,邮轮旅行进入群众的视野,旅游业经营者也充分认知到邮轮经济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行情针对邮轮产业开展大量的探索,但在产品设计与开发方面并未获得太大成效,其主要原因是邮轮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再加上我国邮轮产业起步较晚,缺乏相应的经验,未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航线,难以维持邮轮经济持续发展,本文从近海邮轮旅行的概念入手,结合当前近海邮轮旅行特点,为其提出去季节性影响的邮轮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思路,以期为我国邮轮旅行事业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去季节性;邮轮旅行;航线;设计开发

中图分类号:F552;F592 文献标识码:A

一、近海邮轮旅行概念

近海邮轮旅行是以沿海为航线,以轮船为交通工具,在轮船上享受住宿、娱乐等服务,并在挂靠城市进行旅游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增长,邮轮旅行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方式。

参加近海邮轮旅行的游客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国内游客,二是国外游客。一般来说,近海邮轮的产品多是单程线,其主要消费群体是国内游客,所以在对其进行市场预测时,主要考虑的是港口城市周边地区游客和国内到访游客。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人均每次旅行消费在3 000元以上的客户是近海邮轮的目标客户群体。2019年近海邮轮旅行数据显示,潜在的邮轮旅游消费群体的年人均旅游支出为4.23万,结合我国2019年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等级划分来看,其多属于中产家庭及富裕家庭,从这里可以初步得知,我国潜在近海邮轮旅行消费群体数量占城镇居民总人口的32.5%,因此近海邮轮产品市场潜力巨大。

二、近海邮轮旅行的特点

与国际邮轮相比,中国近海邮轮产品具有很大优势,首先是价格合理;其次是无须办理各类出入境手续,便捷性强;最后,该类航线大多是国内邮轮企业开发的产品,航程虽然不长,但沿海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且依托本土化优势,研发出的产品能更好地达到去季节性的效果,能切实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收入游客的需求[1]。关于近海邮轮旅行的特点,具体如下。

(一)海岸线长,旅游资源充足

我国海域辽阔,青岛、上海、宁波、广州、北海等城市已经是我国著名的邮轮港口城市,再加上旅游资源丰富,囊括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因为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不但吸引许多国际邮轮挂靠,同样也是夏季、冬季航线的重要母港,非常适合国内消费者开展海上短途旅行。

(二)我国各港口城市基础设施健全

随着邮轮旅行经济地位的提升,我国上海、天津、青岛等港口城市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比较出名的有天津港国际邮轮码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青岛国际邮轮码头等,随着这些邮轮码头的设施完善并健全,也给我国开发去季节性邮轮产品提供了便利。

(三)我国旅游市场巨大,发展潜力较高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邮轮旅游现已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新兴产品,每年都有大量旅游消费者购买邮轮产品,特别是青岛、大连、北海等港口城市居民,更是邮轮产品主要的购买群体,邮轮旅行跟其他旅行项目不同,因为其旅行主体就是享受邮轮的服务,很适合人们休闲度假,特别受到90后、00后年轻消费群体的追捧,中青年群体也是邮轮旅行的重要客户群体,另外,新婚蜜月旅行、公司团建等也将邮轮旅行作为首选。

三、近海邮轮旅行产品的规划内容

(一)规划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我国邮轮旅行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邮轮旅行已经成为邮轮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邮轮产品基于环境资源保护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近海邮轮旅行属于复合型旅游,既包含城市旅游、生态旅游又包含人造景观旅行等。同时,邮轮旅行本身存在局限性,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在规划近海旅行产品时应该首先考虑季节性问题,我国近海航线开辟缓慢,就是因为忽视了季节性[2]。

一条科学合理的航线,一定要尽量避免受季节性的影响。目前,邮轮旅行市场主要分为远洋型邮轮和近海型邮轮,所谓远洋型邮轮推出的都是国际航线或是环球航线,包含食宿游玩等一系列服务,由于产品多,航线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其占据了邮轮旅行市场的主要地位,但同时,所受到的季节性影响也最大,环球航线涉及的海域较多,每个海域随着季节的变化,对邮轮航线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以去季节性影响的邮轮产品设计与开发为研究主体,以近海邮轮为核心,设计和开发相应的产品和航线,近海邮轮作为复合型旅游产品,近年来在邮轮旅行市场也颇受游客关注,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开设的上海到温州、上海到普陀的近海航线,市场反响较好,在延伸产业链和服务范畴的同时,也加快了我国邮轮运输的发展速度[3]。

(二)规划要点

1.注重环境保护

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设计规划是立足于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基础上,首先,要制定相关的海资源保护措施,确保海资源环境不受影响;其次,针对近海邮轮的挂靠城市,也要做好城市环境资源保护,确保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2.规划产品应符合市场需求

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的规划需要符合细分市场的需求,进而设计出高性价比且能保证运营者获得较高收益的邮轮旅游产品,为此需明確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属性,邮轮旅行与其他旅游不同,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另外邮轮功效也是影响游客选择的重要元素之一,邮轮旅游产品的功效主要体现在轮船体验和挂靠港口城市的吸引力,去季节性影响的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的设计应该包括定价、航线与班期两部分。

本文基于离散选择理论构建消费者偏好模型,把邮轮旅游价格、挂靠港城市吸引力、发班时间、邮轮设施、邮轮服务和目的地游玩时长作为影响要素,计算消费者选择各种邮轮旅游产品的概率,再基于潜在消费者数量计算出实际的游客数量。

首先,利用挂靠港城市吸引力模型,可以得出每个可行的航线方案的挂靠港城市吸引力。挂靠港城市吸引力和邮轮旅游价格作为消费者选择各产品的概率的影响因素,可以影响产品的选择人数。其次,通过人数和价格得到不同航线方案的经营收益,减去必要的成本即为对应的运营利润。最后,把常规旅游产品作为对比项,以运营总利润最大为目标,通过测试消费者的选择得到最优的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4]。

(三)近海邮轮去季节性产品科学线路开发导向

笔者通过走访康辉、中青等各大旅行社得知,我国消费者对邮轮中途挂靠的港口数量多少并不很在意,关心的是所挂靠的港口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结合旅行社给出的数据,有85.6%的消费者选择挂靠到青岛港,有65.2%的消费者希望邮轮挂靠到北海港,也有42.3%的消费者愿意邮轮挂靠到上海港,从以上3个目的地可以看出,青海、北海、上海3个城市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从航程时间和旅游费用角度分析

数据显示,85.3%的消费者普遍认为近海邮轮产品价格较高,但也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而对于航程时间,52.1%的消费者认为要符合我国的节假日制度,航程最多不要超过7天,有75.2%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4~5天的近海邮轮旅游产品[5]。

2.从近海邮轮的设施和服务角度分析

邮轮旅行跟其他旅行最大区别在于,邮轮本身就是旅游地,船上有完善的娱乐设施,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餐饮、住宿、购物等一系列服务。根据旅行者反馈信息显示,单以近海邮轮的住宿、餐饮、娱乐设施来说,72.1%的消费者希望邮轮上有高档客房,49.6%的消费者希望邮轮上有高档中西餐厅,23.6%的消费者则表示短途航程中不需要西式餐厅;而在邮轮的设施上,洗浴中心、健身中心、酒吧、特色餐厅等最受消费者喜爱,而咖啡馆和高尔夫球场等则较少人关注。

3.從陆地活动的角度分析

邮轮旅行除了邮轮本身外,挂靠的港口城市也是消费者重要的活动区域,根据中青社反馈的数据显示,80%左右的消费者建议港口挂靠时间在8个小时左右,而15.6%的消费者则希望邮轮挂靠时间可以超过10小时,从这点可以看出,挂靠港口城市对消费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旅游资源越多的城市,消费者希望停靠的时间越长。其中,82.3%的消费者更喜欢在陆地城市自由活动,仅有10%左右的消费者愿意参加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活动等。

综上所述,本次去季节性影响的邮轮产品开发,可确定为秦皇岛、烟台、威海、青岛、上海等5个港口,笔者考虑到其中4个港口都位于北方,因此确定以青岛为本次去季节性近海邮轮航线的母港。

四、严格控制近海型邮轮产品的开发强度

(一)做好邮轮区域规划

控制好近海型邮轮产品的开发强度,是提高海洋、城市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及自我修复力的重要因素。近海型邮轮旅行以分区规划限制游憩空间,并实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和不同程度的利用,部分区域允许游客直接进入,少数区域限制游客进入数量。邮轮旅行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其大部分时间都在邮轮上度过,因此,在开发邮轮旅行产品时,也要采取不同的限制措施。例如,部分区域需要收费进入等,通过类似模式或手段减轻邮轮本身的压力,游憩区是首先出现在国家公园内的分区概念,而后运用在其他旅游地中,邮轮就规划有专门的游客游憩区,借此将环境变化的幅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6]。

(二)做好游客管理

要想控制好近海型邮轮旅行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需进一步做好游客管理。因此,首先要对近海型邮轮现有的资源和市场进行全面分析,笔者通过分析得出,邮轮本身的娱乐设施和良好服务,以及海资源、挂靠城市资源是吸引游客加入旅行的重要因素。参加近海型邮轮旅行的游客主要是依托邮轮上的良好服务,达到娱乐、休闲的目的,因此针对邮轮旅行的特性和游客的特征,制定相应的游客管理措施。游客管理措施一般分为直接管理措施和间接管理措施。直接管理措施分为7类,包括规章制度、团队人数的限制、停留时间的限制、对许可活动的限制、使用时间限制、使用地点限制和使用程度限制;间接管理措施主要通过游客自愿遵守法规而非强制性,常见的类型包括3种,场所的改变、信息传播和教育项目、费用或其他经济限制因素等。

(三)近海型邮轮产品规划要注重环境解说与自然教育

近海型邮轮旅行过程中,游轮管理者应该开展环境解说和自然教育的活动,不仅可以作为游客在邮轮内重要的游憩活动,同时可以帮助游客理解海洋资源、城市资源的重要性。首先,解说与教育规划者要对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结合邮轮产品的管理目标,明确解说主题与重点,确定解说对象并对解说内容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游客特征和需求,构建解说系统,创造高质量的游憩体验。

(四)近海型邮轮产品开发应重视游客游憩意见邮轮允许的游憩活动并不一定都是适宜的,通过对游憩活动进行适宜性评价,可确定为这项活动所提供的支持水平。在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旅游环境质量和旅游承载力3项内容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确定适宜度评价因子并进行增加权重赋值,计算出生态旅游适宜度指数。首先,选取游憩活动类型,明确各类活动对场地条件、设施、其他活动的配合程度及参与对象的要求,分析活动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确定游憩活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赋值。其次,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运算或者专家打分法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得出游憩活动的适宜度分级,让规划者更清楚规划区域最适宜开展的活动类型及其在空间上的匹配,最终形成梯度化的游憩形式和合理化的空间布局。

五、结语

去季节性影响的近海邮轮产品设计与开发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设计航线时一定要考虑到挂靠港旅游资源是否丰富,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其旅游市场是否具有较大潜力,在满足以上3个条件的同时,加强邮轮本身的设施建设,结合消费者需求,适当开发新的邮轮项目,这样会降低季节性对近海邮轮产品的影响。同时,我国邮轮公司应加大宣传力度,开发适应国内需求的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使消费者在较短时间内享受一次高性价比的邮轮旅游,消除人们对邮轮旅游的误解,促使中低阶层的消费群体体验邮轮旅游。为培育出有实力的邮轮企业,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完善邮轮码头的基础建设。邮轮企业应加强季节性数据的收集,做好数据与信息化系统的整合,根据航线的实际情况,实现降低季节性对近海邮轮旅行的影响,降低近海邮轮的季节性运营成本,进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推动我国邮轮事业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 鄢红叶.邮轮航线规划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17-19.

[2] 陈剑宇.厦门邮轮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及其产品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6-9.

[3] 马霄霏,吴明远.网络大数据视角下的邮轮旅游投射与感知形象偏移机理研[J].电子商务,2020(5):5-6,14.

[4] 张海,塔娜,饶小芳.黄浦江邮轮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度假旅游.2018(11): 77-80.

[5] 钱茜露.我国邮轮旅游经济发展建议[J].水运管理,2018(12):23-25.

[6] 高宁.邮轮旅游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3): 58-59.

猜你喜欢

设计开发航线
(21)新航线
鞍山市防雷业务管理平台研究与开发
家庭日常餐厨垃圾分类处理器的设计开发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太空新航线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微课应用探讨
小学数学微课程的应用与实践
新高考方案下高中英语选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