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2021-03-09金潇张芝琰王嘉慧
金潇 张芝琰 王嘉慧
摘 要:近两年“浙东唐诗之路”旅游路线的建设成果受到当地政府的关注和支持。本文以“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话题,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深度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发现浙东唐诗之路处于发展早期,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仍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词:智慧旅游;文化产品;文化传承;浙东唐诗之路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20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智慧旅游背景下的‘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项目编号:202012792026)。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01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推进大花园建设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的战略部署,征集全国各地学者专家的建议,研究科学、合理开发与保护的策略,转化唐诗之路的理论研究成果。
2010年7月,时任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全国旅游局长研讨班上明确提出将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以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智慧技术”为手段,使旅游变得更为人性化、科技化,可帮助游客实现更便捷、更舒适的旅游体验[1]。
借助文化形象的建构和传播,能够深入挖掘其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价值,使得大量优秀的唐诗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同时能够提升浙东地区旅游文化形象[2];旨在打造独树一帜的文化品牌,使浙东文化旅游焕发新的活力,推动“唐诗之路”一带地区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施全方位的营销战略,利用新颖的技术和产品,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迅速打开市场;推动浙东唐诗之路沿线地区的旅游朝着文化旅游、智慧旅游、个性化旅游、全域旅游集一体的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浙东唐诗之路介绍
“浙东唐诗之路”指的是贯穿于浙江东部,晋唐以来文人墨客往来频繁,对唐诗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一条山水文旅游线路。早在1991年的唐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学者竺岳兵就提出了“浙东唐诗之路”的概念。1993年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发文认定,这条山水人文之路被称为“浙东唐诗之路”。
“浙东唐诗之路”彰显了浙东地区厚重的历史底蕴和灿烂文化,借助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大量优秀的唐诗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在旅游产业中找到活化的价值。浙东唐诗之路将开辟出唐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中国学术史上的空白,使唐诗文化焕发新的活力[3]。
三、存在的问题
确定选题期间小组成员查找了大量背景资料,对浙东唐诗之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围绕此次研究主题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有效筛选,从中找出贴近主题的文献资料,为实地调研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实地考察,更直观地发现了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产品开发在初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对其进行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结合宏观环境分析模型(Politics-Economy-Society-Technology,PEST)分析、优劣势分析法(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SWOT)、文献内容,本文发现浙东唐诗之路文化产品开发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唐诗文化内涵尚未凸显。许多旅游点未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游客感受到的只是文化景观的具象部分。第二,主题旅游路线不够明确。浙东唐诗之路是一条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的黄金路线,但是目前浙东唐诗之路存在旅游地分散、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的问题。第三,文化产品没有特色。目前,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文化产品没有创新性,难以引起市场积极反响。第四,线上营销方式没有新颖性。针对具有独特旅游优势的唐诗之路,如何向游客不断展示“诗”的文化氛围一直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深度研究
(一)凸显“浙东唐诗之路”主题,设计个性化文化旅游线路
针对主题旅游路线不够明确,浙江提出以“浙东唐诗之路”为载体,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为消费者量身打造个性化的旅游產品和旅游服务,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本文设计了符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个性化旅游主题路线,如表1所示。
(二)足不出户,云游“浙东唐诗之路”
随着我国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旅游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从智慧旅游的视角研究浙东唐诗之路,整合优化浙东区域旅游资源,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的智慧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东唐诗之路的景点路线与唐诗文化、非遗文化等元素进行“云”组合,以增加产品类型和提高游客体验的多样化。游客可以通过360°全景拍摄图片移动拼接,模拟航拍镜头移动放大或缩小,逐一记录浙东唐诗之路。借助数字高清技术,游客可以放大欣赏沿路风景的细节,还原实地景色;可根据游客的偏好,提供线路。用户打开公众号、小程序即可观赏数字文物库,在360°展厅全景中虚拟漫游,全方位了解某个展览、展品的具体信息来感受展厅的真实氛围。
浙东唐诗之路的相关景区可结合“实景直播+科普讲座+现场卖货”等形式,对不同主题路线开启“云游”模式,吸引线上游客,带动“云订单”订购,为“浙东唐诗之路”各地带来切实的“囤旅游”的订单,尤其是为文创特产提供营销渠道,以带来可观的文创收入。
(三)VR虚拟旅游
借助现有的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将景点内容和高科技相结合,进一步凸显唐诗文化内涵,让游客有更好的观感体验。VR全景展示融合图片、视频、音频、3D、互动等展示方式,使景点以一种更有新意的方式展示其独特的旅游资源。
通过VR设备的引入,景区可建设VR历史文化公园、虚拟乐园,使模拟文化旅游地变成一个庞大的现实游戏场景,设置不同历史传奇的主题冒险娱乐活动,给参与的游客带来全方位的体验,甚至让游客参与现实中的买卖[4]。为了让游客有更加深刻的体验,景区可以建设古风手绘风格场景,重点展现街道的经济文化、山水风情等,如戏园子、茶楼、药铺等各种店面,安排古代人角色游走在街头巷角,与现实同步切换场景。同时,依据景点特色多开发一些游客可以参加的项目,通过VR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打造集名人名作、地方民俗、佛宗道源、特色美食于一体的各类人文精品主题路线[5],同时使得游客在了解景区时可以找到更适合的参观路线[5]。在参观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位置、目的地方向、距离目的地所需时间等信息。
(四)文创产品及周边
针对浙东唐诗之路目前存在的文创产品缺乏特色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在微博、抖音设计虚拟唐诗词人,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讲述游历浙东唐诗之路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与用户形成互动,增加浙东唐诗之路的人气。第二,建设“非遗”工坊,结合浙东唐诗之路上的“非遗文化”,创作更多传统工艺精品,开发与景点相联名的潮牌、竹编制品、陶制品。第三,建设线上唐诗之路文创馆,使游客感受千百年文化的魅力。要通过网络收集大众的设计图或与品牌周边联名,将浙东唐诗之路的故事、山水风景、诗人形象等文化元素融入文房四宝、帆布袋、玩偶、唐诗纸雕系列丛书等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定制诗词版本或山水版的玉瓷品茗杯和茶叶包装、唐诗风小酒,融合茶文化、酒文化,依托唐诗山水画、诗人形象等元素进行包装,同时将这条诗路上的地方特产、文化衍生物等旅游产品电商化。第四,文旅行业正在数字化升级转型,要借助数字创意打造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文创产品,丰富当地文旅创意形态,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浙东唐诗之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比如,设计作为宣传浙东唐诗之路的吉祥物,将吉祥物向表情包、漫画、游戏、文化活动等方面植入。此外,搭建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创意设计比赛,鼓励全民众创,通过自己动手制作(Do It Yourself,DIY),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创作品,活化唐诗之路,以创意设计、数字创新手段挖掘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之美。
(五)宣传与推广
针对“浙东唐诗之路”线上营销方式缺乏新颖性的问题,本文提出要打破传统的格局,走向“微宣传、微营销”。要搭建微博、微信等“微營销”平台,向游客传递各具特色的旅游营销信息。在旅游景区开通微博、微信,实时更新景区信息,充分发挥导航、导览、导游和导购功能;开展“扫一扫有惊喜”等微信活动,实行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微营销,取得花钱少影响大的营销效果。在众多短视频软件应运而生的环境下,“网络直播”这一随时随地可进行、低成本低投资的播出方式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其以自身快捷、便利、低成本等优点迅速传播到普罗大众中。浙东唐诗之路相关景区可开通官方账号,开启直播,通过人气主播在直播间展示浙东唐诗之路旅游目的地风景及沿线特产,让直播间的观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领略到旅游景区的美景,提高知名度。除此之外,在线下利用浙东唐诗之路自身优势发展跨界合作,设立创意展区,这一方式可以扩大知名度,宣传唐诗之路的文化内涵,推广其特色旅游线路,彰显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底蕴和民族间的情感认同。
五、结语
通过研究,本文对浙东唐诗之路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目前,浙东唐诗之路的旅游产品开发正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所以还存在一些不足。笔者找出了现有的文化产品开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意见,希望浙东唐诗之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浙江积极振兴“浙东唐诗之路”[J].文化交流,2018(7):2,3.
[2] 余梦寒.“智慧旅游”背景下甘肃洮州卫城旅游体系的转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268-269.
[3] 翟文茜,李玲洁.“浙东唐诗之路”旅游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J].今传媒,2020(4):99-100.
[4] 孙广秀,张之益.数字影像技术在中医药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8(6):6-8.
[5] 李雪静.山西平遥古城旅游开发中的数字VR应用[J].工业设计,2019(7):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