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源热泵垂直埋管换热器换热效率下降因素分析

2021-03-09

节能与环保 2021年1期
关键词:源热泵热泵温度场

目前,国内地源热泵项目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许多专业分包单位根据经验值进行埋地换热器的设计。虽然项目在土壤冷热平衡问题上采用了冷却水塔补充,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有些地源热泵项目已经不能在制冷工况下正常运行。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也导致项目投资的浪费。本文运用ANSYS 的稳态换热模块,对单U 管换热井换热性能下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

1 ANSYS分析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ANSYS 作为一种有限元分析软件在热分析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如果换热物体的物性不发生变化,分析结果基本接近事实。对于建筑面积较大的地源热泵项目,埋地换热井设计数量多达几千口。如果对整个项目换热井进行模拟,模型较大,模型网格划分较密,一般的计算机很难模拟其运行情况。ANSYS模拟换热温度场时,需要简化换热模型,通常截取几个管井的垂直断面,分析其在不同土壤导热系数及其它参数下对换热结果的影响。

2 Ansys模拟换热井温度场

ANSYS 的分析应用主要特点在其直观的图像表现,在热分析上同样的效果。以河北邢台某地源热泵项目勘测数据为例,其垂直U 型管埋地换热器的基本参数见表1。在表1 参数下,单U 井温度场如方案1 所示。单U 井6×6 间距4m 管井排列温度场如方案2 所示。

表1 U型井换热器初始参数

单个管井换热分析中,可以清晰的看出HDPE 管壁温度30℃,在恒热流为50W/m 的换热情况下,管道内水的平均温度tf为:

管井数量为6×6,间距4m 的换热分析中,运行结果,管井水平断面温度图像只能显示出井壁温度19.76℃,在热流量50W/m 的换热情况下,管道内水的平均温度tf为:

无限远处土壤温度为18℃,以《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B.0.1-7 公式,土壤的热扩散率a取0.23×10-6m2/s,8h后Rs热阻为0.064 (m·K)/W;计算埋管内平均水温tf为:

通过单U 井和多个U 型管井(6×6)的换热模拟分析,地源热泵在初始运行的过程中,地埋管出水温度在30℃(低于管内平均温度1.5℃),是一种良的好运行状态。

3 垂直埋地换热器在不同土壤、回填土导热系数下温度场分析

假定HDPE 和回填土导热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土壤导热系数系数参数,在恒热流50W/m 的换热情况下,进行ANSYS 换热模拟单U 井周围温度场分布见方案3~6 所示,通过模拟的井壁温度计算出埋地换热器的出水温度(见表2所示)。

3.1 不同土壤导热系数下换热管井截面的温度场(图1)

图1

由表2 可以看出,随着土壤导热系数的下降,地埋管出口温度在不断升高,方案3 计算埋地管进、出水温分别为34.5℃、31.4℃,在此温度下运行,热泵机组的效率略高于使用冷却水塔的情况;方案4 计算埋地管进出水温分别为35.7℃、32.6℃,可以近似在冷却水塔下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如果在地质勘探时,土壤导热系数小于1.2W/(m·K),则不建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或者说不能在夏季工况下使用地源热泵。方案6 的情况下,热泵机组运行一段时间会停机。

表2 不同温度下地埋管出水计算温度

3.2 不同回填土导热系数下换热管井截面的温度场(图2)

图2

表3 不同温度下地埋管出口温度

由表3 可以看出,随着回填土导热系数的下降,地埋管出口温度在不断升高,方案7 计算埋地管进、出水温分别为35.1℃、32.1℃,可以相当于在使用冷却水塔下热泵机组的运行效率;如果回填土导热系数小于0.6W/(m·K),热泵的实际效率就会小于额定工况下的效率。埋地换热器的回填作为地源热泵系统施工上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回填土选取或施工不当,会降低热泵的使用性能。Case10 的土壤导热系数和回填土导热系数是模拟各种变量变化过程中,地源热泵在制冷工况下运行的一组临界点数据。

4 换热井换热效率下降因素分析

4.1 埋管出水温度对热泵效率的影响

地源热泵机组在夏季运行工况下,在蒸发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其冷凝温度随着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特定的机组,其实际制冷量与冷却水进水温度(to)、冷凝温度(tc)的关系为:

对于额定制冷量以冷凝温度(tc)以30℃标定的机组,由公式1 可以看出,热泵机组实际制冷量随着埋地换热器出水温度(to)的升高而下降,如果埋地换热器出水温度升高到40℃以上,制冷机组就无法启动了。

4.2 土壤含水率对管井换热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表明,土壤导热系数与其密度、空隙比、饱和度等因素有关。当土壤主要是粘土时,土壤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如式(2):

对于沙层土壤,土壤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式如式(3):

式(3)中ω—水分所占质量分数(%);rsd—土壤干密度(kg/m3)。

从公式(2)可以看出,土壤的导热系数与含水量是正相关关系,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假设土壤干密度为1642kg/m3,土壤导热系数与含水率如图3 所示。

图3 土壤(粘土)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关系

另有试验数据表明,干燥土壤的导热系数为0.202W/(m·K),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导热系数数近似线性规律增加。当含水率达到20%后,导热系数达到1.445W/(m·K)的最大值,随后不再增大而是缓慢下降,到30%时降到1.312W/(m·K),随后再缓慢增加。

根据方案4 表明,土壤导热系数1.2W/(m·K)时,是夏季使用地源热泵制冷运行的一个临界值,所以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2.5%,其换热效率将开始明显降低。

5 结语

土壤源热泵的设计应用中,土壤的导热系数、回填土导热系数有一个临界值,下降到一定范围内,会影响到夏季在制冷工况下的使用。土壤源热泵在制冷工况下,随着系统不断运行,埋管外土壤热阻不断增加,导致埋管出水温度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热泵效率的下降。因此,土壤源热泵使用在24h 使用的建筑(例如酒店),其夏季换热效率会不断降低。

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土壤中的含水率降低、或者井内回填土部分的密度下降,其导热系数会下降。土壤导热系数1.2W/(m·K)时,是夏季使用地源热泵制冷运行的一个临界点。因此,在土壤含水率小于12.5%,其换热效率将开始明显降低。

在地下水位下降的地区,应谨慎设计地源热泵系统。通过土壤热响应测试结果,土壤换热条件差的地区,地源热泵在夏季运行时,采用冷却水塔散热的比例要加大,而不是理论计算的满足土壤冷热平衡下的差值。

猜你喜欢

源热泵热泵温度场
直冷双馈风力发电机稳态温度场分析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燃气机热泵与电驱动热泵技术经济性实测对比
开式吸收热泵余热回收系统优化改造浅析
暖通空调设计中地源热泵实践
空气源热泵用于天然气加热的经济环保性
沧州污水源热泵供热系统经济与节能减排分析
浅析暖通工程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铝合金加筋板焊接温度场和残余应力数值模拟
能源桩群温度场分布特征数值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