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2021-03-09王洪博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24期
关键词:桂枝黄芪针灸

王洪博

梁山县中医院针灸科,山东梁山 272600

糖尿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 近几年受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糖尿病的发病率整体呈上升的趋势。 目前临床对糖尿病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基本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整体表现出病程长、病情复杂等基本特征, 并且在高糖环境下患者发生多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众多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中的一种,60%~90%的糖尿病患者发病, 患者发病后自身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等均可受累,严重者还会导致截肢等不良后果[2]。 同时,临床研究指出,如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其3 年生存率仅为53%左右。 中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自身独特的认识, 区别于西医的治疗方式,其对于改善患者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3]。 该文即择选该院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8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就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80 例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方法进行分组,一组设定为对照组,一组设定为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40 例,男22 例,女18 例;年龄45~74 岁,平均(59.48±9.27)岁;病程3~9 年,平均(6.81±1.04)年。研究组患者40 例,男21例,女19 例;年龄47~75 岁,平均(60.24±10.03)岁;病程4~10 年,平均(6.63±2.15)年。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组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医诊断参考世界卫生组织1999 年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标准;②所有患者各项症状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防治指南》相关描述,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手足麻木、肢末时痛、少气懒言、腰腿酸软、神疲倦怠、自汗畏风等几项。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②1 个月内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或存在严重应激状态患者;③药物、汽油等其他因素导致的周围性神经病患者;④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患者;⑤存在药物过敏,或自身为过敏体质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的降血糖治疗, 即使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维持自身血糖水平。

对照组在降血糖治疗基础上,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甲钴胺片(国药准字20030812;规格:10 片/板×2 板/盒)0.5 mg/次,3 次/d。

研究组在降血糖治疗基础上, 行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 针灸治疗选穴包括气海、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曲池、太溪、太冲、尺泽、阳陵泉、然谷、胰俞、脾俞、胃俞、肾俞、肝俞,每次择选10 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针法选择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时长30 min,其中行针3 次,1 次/d,每10 天为1 个疗程,共接受3 个疗程的治疗。 黄芪桂枝五物汤, 选取生黄芪30 g,当归、桂枝、川芎、丹参、丹皮各15 g,甘草、红花各5 g。 方剂煎煮由该院煎药室负责,统一进行包装,1 剂/d,分早晚2 次服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有效率, 疗效综合神经临床症状和体征、中医证候积分量表、神经电生理检测、好转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显效:好转率超过50.0%,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0 m/s 以上,腱反射正常;有效:好转率超过20.0%,但未达到50.0%,症状有一定缓解,神经传导速度提高2.0~4.9 m/s,腱反射有好转表现;无效:好转率低于20%,症状无变化,神经传导速度和腱反射无改善。

参考《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科学运用症状资料积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和评价,包括神经功能评分、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和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分值越小说明效果越良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积分对比,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积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积分对比[(±s),分]

组别研究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神经功能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周围神经症状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12.5±1.7 12.2±1.6 0.813>0.05 6.1±1.2 8.4±1.6 7.273<0.05 7.1±1.5 6.9±1.4 0.616>0.05 4.4±0.8 5.6±0.9 6.302<0.05周围神经体征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6.8±1.5 7.0±1.1 0.614>0.05 3.4±0.5 4.6±0.7 8.822<0.05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并不能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但可以确定其与神经生长因子、氧化应激、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也可能是多种因素间复杂的协同作用导致[4-9]。 从治疗的角度, 西医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无特效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

甲钴胺是临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属于B12代谢后的活性产物,对于半胱氨酸向蛋氨酸的转化有促进作用, 可以维持和稳定正常的神经细胞结构蛋白的运输[10]。 同时,甲钴胺可以修复轴突受损区域,对于蛋氨酸合成酶有激发活性的作用,对髓鞘脂质卵磷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进而可以实现对髓鞘的修复。 此外,甲钴胺还具有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的作用。甲钴胺虽然可以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项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但临床实践指出,该药物的疗效作用较为有限,部分患者的疗效不能达到理想要求,因此需进一步改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有效率。

中医针对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虽没有具体的病名对应和描述,但参考相关记载和辨证,可将糖尿病归属消渴病范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则归为消渴合并痹证一类[11]。在中医理论中,如果人很长时间“嗜食肥甘厚味,香燥辛辣”,就可能导致脾胃功能的改变,致使“脾胃运化失职,热邪内积,损耗津液”。 同时,“热邪津伤” 会影响血液正常流动, 流动不畅就会产生阻滞,进而引发强烈的疼痛。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长期受损,人体正气就会亏虚,不仅瘀血无法有效去除,且新血无法有效生成,“肝血亏虚”就会导致筋脉失养,最终导致麻木不适等表现,即气虚血瘀证型[12]。根据以上辨证分析,中医提出化瘀通络、益气扶正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法, 辅以补益肝血的方法,协调阴阳、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黄芪桂枝五物汤记载自《金匮要略》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具有身体虚弱、血气不畅、邪滞血脉、营卫不和等特征,治疗需以和血通痹、益气温经为基本原则。 黄芪桂枝五物汤中,黄芪为君药,药量最大,主补益肺脾,补充人体正气,确保血液运行的通畅;桂枝、丹桂等为臣药,药量较大,其中桂枝主温阳散寒,白芍主补益肝血,川芎、丹参等主活血化瘀。 诸药合用可达到良好的化瘀效果,其他药物红花也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牡丹皮主清热化瘀, 甘草主药性调和, 整体可达到良好的和血通痹、益气温经的效果[13]。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特定的穴位刺激, 可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具有无不良反应、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该组选穴中,膈俞穴位血会,针灸有化瘀的效果,气海穴主补益元气、 足三里主调和气血、 三阴交主调节脾胃、曲池主祛风止痒。 以上诸多穴位联合针灸,可配合药物,进一步发挥化瘀通络、益气扶正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人体脏腑机能,改善症状,促进患者康复[14]。

该组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0%,神经功能评分为(6.1±1.2)分,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72.5%,神经功能评分为(8.4±1.6)分,研究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 同时,研究组周围神经症状评分与周围神经体征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针灸联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方案疗效确切, 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神经临床症状,且中医药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桂枝黄芪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Antihepatofibrotic effect of Guizhifuling pill (桂枝茯苓丸) on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mice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Systematic review of robust experimental model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for basic research
黄芪是个宝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桂枝香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