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展商业中心后评估(POE)研究报告
2021-03-09李乐于典董丽丽
李乐 于典 董丽丽
近年来,随着建筑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以下简称“POE”)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吴硕贤院士、清华大学庄惟敏院士等一批行业领军人的推动下,我国的后评估制度初具雏形。吴硕贤院士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报告中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建筑行业的严峻现状:“过于强调建筑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的性能,提出回归建筑学的本质,为建筑的使用者着想,为他们设计良好适用的建筑空间……”POE即是实现向使用者学习的理性途径[1]。庄惟敏院士于2017年和2018年先后出版了《后评估在中国》和《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两本专著,详细介绍了使用后评估的原则、体系和方法,并构建了“前策划-后评估”的闭环理念[2-3]。同时,他在《深圳建筑10年奖:公共建筑后评估》一书中说“使用后评估是指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这些均可为将来的建筑设计、运营、维护和管理提供坚实的依据和基础”[4]。
本文借鉴BIAD北建院陈晓唐博士的POE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EBD)模式模板,结合上海国展商业中心(以下简称“国展商业中心”)策划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估,回顾项目从建设立项、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到提供完整的建筑产品和投入运营的全过程。通过POE环节对项目运营状况进行跟进和分析,验证前期策划设计愿景,总结商业实际运营中的问题,构建“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闭环,为国展商业中心项目后续的策划、设计、改造提供一定的数据与资料支持,并通过不断反馈和改进,实现建筑发展的良性循环。
1 国展商业中心的布局模式
项目位于上海市虹桥商务区西侧,毗邻虹桥交通枢纽,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11年原创中标项目。其商业中心形态似四叶草,“花蕊”部分为核心区域,功能形态方圆共融,呼应了商业中心意向与寓意(图1)。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5万m2,其中商业中心分为两个部分:商业街内圈的E1圆楼和外圈的E2钻石楼。E1圆楼共7层,总建筑面积约10万m2;E2钻石楼共5层,总建筑面积约5万m2。前期策划阶段,商业中心B1层局部设置精品超市和特色零售业态。
1.1 应对的问题
2012年,国展商业中心策划设计从功能需求出发,通过商业功能的导入和交通系统的梳理,解决会展功能单一以及在无展期间建筑空间浪费问题,同时希望通过系统梳理,优化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使商业中心成为促进会展功能流线的润滑剂,更好地为会展活动服务。结合中心广场和地铁二号线站点,空间从各个层面聚集人流,既能有效服务会展,又能全时段独立运作,使功能空间的价值最大化。
1.2 解决方案
在商业中心的布局方式上,我们对比研究了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嘉里城的商业布局,其商业配套功能位于项目西北角,服务流线无法均匀辐射展会功能,所以嘉里城多作为城市服务的独立性商业功能使用,适当兼顾展会商业配套的功能需求(图2,3)。而国展商业中心的布局位于整个会展综合体的核心位置,从流线和可达性上看,这为展会商业配套服务提供了充足的便利性,使各个方向的展会功能与商业中心的距离都较为均衡。
1.3 使用反馈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我们得到了使用人员、管理人员对国展商业中心的评价结果(图4)。结果显示,作为会展商业建筑,使用者和管理者对于国展商业中心的整体布局较为满意。但对外服务的商业功能过于内向,加之受地铁口部管控,无法充分吸引外部人流,需要后期通过优化设计来加以提升。
2 商业可达性及人流引入的设计
2.1 应对的问题
国展商业中心的布局,决定了其需要采用特别的设计方式来引入商业人流,在满足展会内部商业服务之余,兼顾外部人流的可达性。通过设置人行流线入口和地铁出入口激活会展综合体内部的人流可达性和商业活力,从而解决无展期间和夜间商业空间利用不足的问题。
2.2 解决方案
空间可达性是“空间句法”评价空间模型的重要指标。商业中心空间的总体布局在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可达性上,通过研究行为主体的活动轨迹,有效组织行为动线,引入商业人流。在设计阶段,将整个商业动线向外开放8个口部,其中4个口部通往4个展区的外部空间和入口处,剩余4个口部通往各展区的中心通道(图5)。
2.3 使用反馈
调研数据显示,有展期间商业水平动线中的主要人流尤其是南广场二层入口大厅、北广场一层入口大厅以及三层靠近国家会议中心(进博会主会场)和东厅(虹馆)方向的人流密度最大,进入商业中心(E1圆楼和E2钻石楼)的人数最多,峰值为242人/min(图6)。同时,各展区之间的中心通道和外部空间作为和商业街紧密联系的空间,也为商业中心提供了高效、稳定的人流。但在外部地铁可达性方面,受管理因素影响,没有较好地达到设计预期(图7)。
3 商业中心广场活力与场所营造
3.1 应对的问题
由于国展商业中心体量巨大,其中心区域的地下设置有需要结构避让的圆形地铁站房,同时兼顾消防车转换和停留的功能。所以,如何将这个中心区域的空间和商业功能良好衔接,也是一个重要的设计问题。
3.2 解决方案
考虑到以上问题,国展商业中心设计了一个直径108m左右的圆形广场,并从4个方向设置了约10m宽的消防通道,这4个消防通道可以在举办大型商业活动的同时兼顾人流集散的功能(图8)。
3.3 使用反馈
调研发现,目前中心广场主要依托展会和功能导入聚集人气。在举办大型展会和商业活动时,有着明显优势。例如,在2020年6月举办“夜市节”期间,中心广场的人气极度火爆。满足大规模的集聚和活动的空间,也为其商业尤其是夜间会展商业,注入了较强的商业活力和人气,实现了“不夜的场馆,活力的中心”的设计愿景。这也是国展商业中心在疫情过后“复产复工”、回笼人气的前奏序曲。
挪威建筑学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在其著作《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中提出“场所精神”的概念,建筑设计在塑造空间环境的同时,需要考虑使用者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使空间场所的设计具有活力和氛围,形成人们对空间环境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然而,国展商业中心的中心广场缺少特色的餐饮和零售商铺,在非会展期间,商业氛围的聚集性和停留性还需进一步提升(图9)。同时,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人在外部空间中尤其是在小尺度的空间中,对空间的要求首先是有庇护感,其次是要相对独立,另外还要考虑个人空间的心理需求。外部空间的形态与功能的发展变化始终与人的心理需求分不开[6]。通过对使用人员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发现使用者对商业活力和中心广场的活力有着较高的评价。在空间品质和氛围方面,由于国展商业中心的半室外和室外商业空间的受环境影响较大,使用者对于其商业氛围还存在一定的期待(图10)。
4 使用后评估改进建议——商业空间氛围提升与塑造
1 上海国展商业中心模型
2 国展中心商业布局
3 新国际博览中心商业布局
4 使用者对国展商业中心布局位置评价
5 国展商业中心各口部编号及功能示意图
由于商业主动线处于室外区域,商业物理环境受室外物理环境影响较大,使用者心理和生理舒适性体验波动较大,所以商业主动线中的空间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设计提升。譬如首层室外步行街空间,通过进一步的灯光布置和设计,选择较为明快的铺地材质,提升商业步行动线的能见度和亮度,改善原本较为昏暗的商业空间氛围。同时,对于环形商业步行空间的吊顶空间,需要采用合适材质的金属或木质吊顶,遮蔽部分错综复杂的管线,从而降低空间的层高,使得空间的视觉和尺度感满足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此外,还应设计面向中心广场开放的商业店铺,并设置外摆区,加强商业人流及广场人流的空间联系。通过室外景观设计,适当增加公共区域绿化、植被、水体,营造较好的自然空间氛围,强化使用者在空间中的场所感体验,提升其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较好的商业空间体验氛围。
5 结语
通过此次POE,能够发现国展商业中心在几个设计阶段所达成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和优化的方式和途径。这不仅为日后的国展商业中心商业改造升级提供了数据库、方法论支持,也使得我们对设计、使用评估等多个层面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从而真正实现“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机制,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设计愿景。
总体而言,国展商业中心还处于发展和成长的阶段,但从会展服务的功能定位上看,商业中心的设置不仅能满足一般会展的需求,也能承担空前规模的进博会配套服务,对国家会展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功能设置在无展期间也起到了服务部分城市客群的效能,激活了空间活力,产生了相应的空间价值,基本满足其最初的商业定位和功能需求(图11,12)。
在中国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师除了全方位投入到建设过程中,同样需要有一个“向后看”的过程[7],“向后看”是为了更好地继续“向前看”。通过此次POE,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国展商业中心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使商业功能成为与会展功能互联、与城市生活共鸣、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空间场所。
6 步行街各监测口人流量统计示意图
7 使用者对国展商业中心可达性的评价
8,9 中心广场及日常展会
10 使用者对国展商业中心活力及氛围的评价
11 中心广场鸟瞰
12 国展商业中心鸟瞰
图片来源
1,8,9,11,12 作者自摄
2-7,10 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