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之间
——人人馆设计札记
2021-03-09秦曙
秦曙
1 沿江立面上下体量分离特征
人人馆位于杨树浦港与黄浦江交汇口的东岸。杨树浦港是杨浦区命名的由来,在黄浦江滨水空间的贯通开放过程中这里自然成为了一处核心景观节点。场地前身为始建于1902年的祥泰木行,直至20世纪末这里仍是沿江而来的大型木材拆料分拣的厂区,据周边居民描述当时场地周围的住区都能闻到木材的味道。2015年,我们接到这个区域的建筑与景观的设计任务。初到现场时,河口区域已经成为一处机关部门的景观庭院,散布着几方绿地和一处中式凉亭,同时就在杨树浦港上游不远处有着一座百年历史的古寺。基于如此的场所时间记忆,我们在设计之初便提出了采用现代木结构的方式衔接过去、面向未来。
1 离散的空间
当我们对比东方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时,会发现西方建筑往往具有更加清晰的内外空间分界与明暗分明的内外光线氛围,也更强调单体的形态与立面形象的纪念性。而东方传统建筑会更多强调群落关系及虚实的交融相生,建筑内外往往都有一个过渡空间,使得内外环境之间的融通交互性更好。同时对于建筑本身,其形态特征多源于营造法式的建构生成,相较单体形象与立面形态,往往更注重于空间体验和局部构件的形象。
人人馆总建筑面积1 410m2,地上2层,地下1层。在最初的设计任务中,并未确定展示馆的功能,而是设定为滨水绿地中的一处配套服务设施。从建筑与景观相交融的场所诉求出发,我们在规则长方体的外形控制下置入离散的功能盒体,并着重强化了同地面相接的中间层的通透度,使得黄浦江疏朗的景致能完全渗透进建筑内部。同时,建筑本身也形成吸引人群进入的姿态,面江一侧并不追求孤立整体的形象,而是犹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散点式长卷般徐徐展开,引导来往之人在步行的游走中观览和体验。面向杨树浦港河口的东侧“山墙面”,也通过组织离散的功能空间形成了更加公共开放的形态,并结合景观的高差处理布局了朴树林、浅水面、引导墙、小台阶等空间层次,形成带有传统园林意境和拙朴感的端部次入口形态。
建筑的内部功能通过离散的盒体布局组织,在长方形整体轮廓的控制下于其内部形成了多孔疏松的空间形态,天井和院落分散布置在一层、二层和地下一层,天光云影和微风枝颤的景致变得唾手可得。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建筑空间体验通常被层板彻底打断的情形,使得各层之间均能有不经意间的视线交流。在整个空间的体验过程中,也形成了从外部的公共空间自然过渡至半私密空间最后进入到房间内的连续性空间体验。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在建筑长度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设置了穿过建筑直接连接水岸与城市空间的路径通廊,而且这条通廊也是之前厂区之间的围墙和通道。建筑通过这样的方式与场所进行了“锚固”[1],通廊也成为建筑最核心的入口。进入建筑的空间体验成功呈现出设计之初希望达到的立体村落感,不同的院落与房间交错布局,特别是在二层形成了四个别具特色的空中院落。置身其中,可以静观黄浦江岸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江上的船来船往。
2 离散的建构
无论是东方传统建筑还是西方建筑,建构文化的呈现始终是永恒的主题。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下,东西方建筑所呈现出的建构文化有着显著差异。可以看到西方传统建筑更加强调柱式、拱券等粗壮强大的单体构件建构空间,以营造雕塑感的方式塑造建筑形态。而东方传统建筑更加强调间架关系与构件之间的组合逻辑,以细密代替粗壮,着重表现群体逻辑而非单一个体,这也催生了诸如“架构”[2]等更多关注建构逻辑与场所特质的理论。
2 爆炸轴测图
3 依据场地物质留存(祥泰木行场地隔墙)演绎的入口坡道
在人人馆的实践中,我们将离散的空间逻辑搭载于一个以4.8m为主要平面模数的钢木结构间架体系之上,并未采用隐藏建构逻辑将离散的空间逻辑直接作为建筑的呈现方式(如加拿大蒙特利尔habiat67),而是将钢木结构的间架逻辑外化,空间逻辑收敛在架构之内,形成过渡的空间与界面,从而实现同场地的对话。内部的空间逻辑虽未能直接作为建筑表征,但也以一种清晰可读的映射方式呈现了出来,从而为建筑体验与阅读增加了更多的层次。这一建构正是受到传统建筑空间组织逻辑的启发,特别是檐廊或柱廊空间与间架体系的关联。
人人馆的上部为轻盈温暖的木材,下部为厚重沉稳的混凝土,上部形体一部分向下延伸,下部形体一部分向上拓展,形成交融与渗透的关系。因其上下分离的体量特征和绝佳的景观位置,人人馆也被称为“坐石观云”。这样的建筑形态也是建构逻辑的直接呈现,整体采用组合结构体系,地面以上为纵横木梁错叠铰支钢木复合结构,地下基坑及地下室外墙为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及一层的局部为钢柱+空腹桁架+组合楼板体系。下部的围护体系采用了预制混凝土保温大板,上部的围护体系为轻型木结构墙地顶体系。
4 一层平面图5 二层平面图
6 剖面图
上部钢柱截面尺寸控制在150mm×200mm,胶合木梁截面为180mm×400mm,纵横木梁错叠铰支钢木复合结构采用双梁夹钢柱、纵横分离叠加的形式[3]。木梁与钢柱之间通过钢牛腿支托,xy轴方向分别为木梁开槽限位与锚栓限位,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材料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问题。同时也使得钢柱仅受轴向力而不承受弯矩或剪力,从而实现“细柱肥梁”的视觉效果。整体的抗侧稳定性则是通过一层的两处交叉拉杆与二层的交叉栏杆+木基剪力墙(其构造形式为双层OSB板)予以补足。各构件之间形成组合关联,各司其职,也是东方传统文化以细密代替粗壮与强调群体效应的一种呈现。
纵横叠加的木梁组织形式源于对中国传统木构抬梁形制的回应,强化了建构体系的表征力,在解决不同材料构件连接问题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个有厚度的结构空间,使得中间层更为立体与松散,与景观的因借引用关系也更为自然。特别是一层与二层之间,纵横木梁在局部区域完成了三次错叠,在这个空间里我们组织了多处上下交互的通高空间和四处位于二层的空中院落。建筑的二层立面与顶面也以建构木格栅的方式强化了建构体系的空间厚度,使得架构体系同自然环境之间有更充分的过渡。
立体村落般的空间组织模式对设备体系特别是暖通系统带来了挑战。我们创造性地采用了800mm高的空腹桁架作为地下一层的顶部横向水平支撑构件,赢得充分的构件厚度。所有设备管线特别是水平走向的风管通过空腹桁架净高400mm的空腔得到了有效解决,也解决了一层内庭院种植区覆土厚度的难题。由于地下一层引入了结构设备高度一体化的工程策略,我们将空腹桁架下弦杆作为最终室内空间呈现的一部分,从而完成了建构逻辑由内而外的统一表达。
7 西侧下沉入口8 人人馆与滨江绿地
9 立面木质材料细部10 北侧混凝土与纵横叠梁
11 剖透视
12 墙身大样
13-15 建造过程
16 隐藏式木梁与钢柱连接节点
3 市民的展示馆
在建筑建成之前,其功能设定依然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配套服务用房。在2019年杨浦滨江南段5.5km全线贯通之后,特别是习总书记于杨浦滨江视察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两城理论后,杨浦滨江相关的规划理论与规划成果的展示工作被提上了日程。几经比选,最后将“杨浦滨江人民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定于人人馆。人人馆所呈现出的强调群体关系、非孤立个体的概念,以及与景观充分相融、平易近人的空间特质,恰好同展示馆强调人民群体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具有某种精神上的耦合,成为了选址于此的重要因素,这可能也是形式呼唤功能的又一次佐证。
在起初的工作中,有一种声音认为作为展示馆更应当寻找空间方正且封闭的建筑,易于展示功能的组织。然而最终选定人人馆之后,通过同展陈单位定深度交流与多轮磨合,我们仅对原建筑进行了较小的改动便实现了所有展示功能的诉求。布展工作完成后,展示馆本身更是因其与市民、景观环境的高度互动性而深受群众喜爱,开馆不到一年便接待了超过一万的参观人次。这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展示类建筑中空间与空间之间、空间与场所之间互动交融、相互锚固的重要性。
17 二层观江平台18 二层走廊东侧19 二层走廊西侧
图片来源
1,3,7-10,15 章鱼见筑摄影
17-19 章鱼见筑摄影
2,4-6,11-14,16 原作设计工作室提供
项目信息
业主:上海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市杨浦滨江杨树浦港东侧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秦曙
设计团队:李雪峰、羊青园、余点(实习)、张奕晨(实习)、刘静怡(实习)
合作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总建筑面积:1 410m2
设计/建成时间:2015/2020
摄影:章鱼见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