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

2021-03-09郑林慧

民族文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有效作业设计策略高中地理

郑林慧

摘 要:作业的布置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通过完成作业来检验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同时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巩固和提高。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创新作业的形式,增强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进行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高效的掌握教学内容,提升作业的质量,实现了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本文通过在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创新作业形式,丰富作业内容,教学效果显著,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作业;设计策略

地理作业布置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有良好的核心素养。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单一理论知识的背诵或者习题的书写模式,注重作业方式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高效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并且能够实现良好的作业效果。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业布置现状

(一)布置作业量大

教师在进行高中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往往会为学生进行大量的作业布置,一般都是进行书写或进行习题的练习,但是学生疲惫了这种作业形式,会逐渐出现消极抵触的心理,并且教师所收获作业的效果也不理想。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往往都是采用应付的方式,学生对于所写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概念,通过这种作业形式学生自身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这种高中地理作业的布置形式违背了作业布置的初衷,导致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也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教学及作业质量均不理想。

(二)作业形式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根据教材的内容原封不动的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作业的形式也是采用单一、重复的方式来进行布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在进行作业完成的过程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今后知识的学习同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学生的配合度不高

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单独完成作业的形式来进行的,没有为学生布置合作性作业,学生只是关注到自己有没有完成,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作业质量,学生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机会不多,对于自己的作业效果以及质量没有明确的认知,因此长期下去就会导致学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不想完成作业,也不愿意去完成作业。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

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该针对现阶段作业布置的现状,采用创新式的方式来进行作业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才能够得到提升学习效率的提升,并且能够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趣味性的地理作业

兴趣是进行一切活动的潜在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并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高效的完成作业。同时促使学生能在课下能够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学生能更好的巩固所学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并且能够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进行“地表形态的塑造”一课的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视频观看到“折竹片”的实验,学生能从岩层受力方向、地表形态和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理解褶皱。在进行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橡皮泥或者碎纸片来进行“山岳”模型构造,同时让学生明确地表形态的力量,并同时能够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的内容,学生在进行模型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对于教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梳理,同时将所制作的模型在课堂中进行展示,教师根据班级中学生的模型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巩固情况,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能够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这种作业形式感受到了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并且能够配合教师积极的完成,从而收获了理想的作业效果。例如:在进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课堂知识点的整理,然后让学生在课下去搜集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一些资料,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怎样应该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如: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是以的重复利用,可以发现生活中运用淘米水来浇菜或者浇花;也可以将洗衣服的水用来冲厕所等。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怎样将水资源充分利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宣传卡片的制作让学生进行水资源数量质量对人類生存发展意义的说明,同时怎样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卡片,向身边的朋友或者社区的人员进行知识的普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更应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践之中,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作业的积极性,并且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有良好的认知观和责任感,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突破传统作业形式,提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

教师在传统高中地理作业布置的过程中,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进行作业的布置,同时还会为学生进行教辅材料的练习,作业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会配合完成,但是收获的效果不大,同时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开拓,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提升作业的完成效果,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作业形式,坚持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提升作业的开放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识,丰富学生的作业内容,实现了作业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资料的搜寻,可以对于所在的城市以及省会进行分析,可以根据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口条件和政治因素等各方面的知识进行搜集,同时让学生对于各个城市的起源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让学生通过与其他城市的对比来分析:影响城市等级提升的因素以及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嵌套理论。教师借助这种方式来进行作业的布置,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知识的学习与巩固,同时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自学的能力,学生能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之后,对于进行深入知识的学习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借助“大气环流实验”来进行教学,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材料:玻璃缸一个,一张胶合板、一小盆热水,一小盆冰碴,一根弯曲的玻璃管,几支香烟,一个引火者,一张黑布,以及一个香皂。教师为学生们演示实验的过程,并由此来展开“大气环流实验”来确定大气对阳光照射下的削弱效果和对地球表面的保温效果以及机理,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中的大气现象。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大气的受热示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再一次进行这个实验,来验证教师所学的内容,同时让学生记录自己实验的经过和结果。对于自己实验进行记录后交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来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正确的指导。教师借助这种手实践的作业,学生会热情参与,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948220BE-E294-4F4F-A89D-0F5BE7D52913

(三)融入合作学习模式,设计合作性的作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个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高效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促使学生在小组中能够相互借鉴,相互鼓励能够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了地理作业的乐趣并且能够高效的完成,同时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能够进行多方面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实现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教师在进行“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布置预习作业,并且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预习任务的完成。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下可以向父母身边的朋友以及邻居进行请教,或进行网络资料的收集,来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做好预习作业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并在课堂中可以借助辩论赛的方式来进行资料的展示,对于能源开发的内容进行辩论,同时让学生对于能源的消费观念和环保理念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同时向学生抛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让小组中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讲解,学生辩论之后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作业来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在课下为学生布置预习性的作业,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的交流与讨论,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且能够促使学生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拓展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的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典型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进行特点的分析,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并且能够进行知识点的整理。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任务的分工,一个学生扮演酒店老板,一个扮演服装店老板,一个扮演小吃店老板,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来进行商务区的选择。学生在进行交流与讨论之后并在小组中进行知识的汇总,并且以小组的方式在下次上课中为教师演绎,教师根据学生的演绎与解答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对于优秀的小组教师给予奖励。教师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探究与掌握,学生能够在小组中进行任务分工,并且能够在小组中进行监督合作,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高效的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任务,实现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四)创新设计作业批改模式,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可以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评价,并且应该创新作业批改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鼓励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良好的学习信心,能够好的投入到学习的状态,对于学生今后深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教师在进行“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些趣味性的习题,可以是图片题或者是表格题来让学生进行完成,学生完成之后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作业的批改,应同时附上相关的评语,让学生之间进行作业观看的过程中能及时发现他人作业的形式,并且对于自身的作业能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学生在完成作业批改改之后并交给教师,教师观看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同时对于他人的评价进行借鉴,能够实现评价的多样化,有效的丰富了评价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作业效果。教师在观看学生之间的评价之后,能夠根据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思路以及想法,还有学习情况能够有深刻的认知,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只有这样能够促使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学习。

综上所述,在进行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秉承创新的理念,创新作业布置的形式,增强趣味性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升作业完成的效果。同时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该找准作业的设计方向,并且能够以良好的思路来进行作业内容的创设,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徐传兴.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J].成才之路,2021(03):134-135.

[2]孙陈蓉.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作业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6):25-27.

[3]洪招政.高中地理有效作业设计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9):250.DOI:10.16681/j.cnki.wcqe.201809165.

[4]洪志坚.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布置[J].高考,2018(06):130.

[5]杨小成.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7(48):161.

[6]程志华,袁欣.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5(20):29-32.

[7]钱建.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J].高考(综合版),2014(07):37.

[8]普布扎西.谈新课程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设计的原则[J].西藏教育,2012(10):31.

[9]罗定,曹开华.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地理教学,2010(16):15-16.948220BE-E294-4F4F-A89D-0F5BE7D52913

猜你喜欢

有效作业设计策略高中地理
谈如何走出初中数学复习课误区的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语文有效作业的设计策略探研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