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内科学在线授课和动态跟踪教学效果探索和评价
2021-03-09黄思敏杨晶郭军周阳海刘升明
黄思敏 杨晶 郭军 周阳海 刘升明
摘 要 通过设计和追踪2016级(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课程在线授课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安排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满意本次的在线授课。不过,对本学期没有接触过真实病人,不少学生表示担忧影响以后的實践效果。这些薄弱环节需要在疫情控制和学生返校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关键词 新冠肺炎;内科学;案例教学法;临床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4-0047-04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Online Teaching Effects in Inter-nal Medicine during COVID-19 Pandemic//HUANG Simin, YANG
Jing, GUO Jun, ZHOU Yanghai, LIU Shengming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know students’ evalua-tion on the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effect about the course Internal Medicine through designing and tracking the online teaching for Clinical Medicine of grade 2016 (six yea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students thought the arrangement were reasonable and they were satisfied with the contents. However, many students worried about that online learning would influenc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y had not enough chance to have the bedside practice on the real patients. All these need improvement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novel coronavirus; internal medicine; case based lear-ning; clinical thinking
0 前言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国内蔓延,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各高校改为线上授课。对于医学专业的临床课程,在线授课是个挑战,这是因为临床课程的设置包含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而实践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巩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判读等临床基本技能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重要一环。在内科学课程的在线授课安排中紧密围绕巩固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通过设置课程秘书,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追踪。在理论授课和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定期发布课后作业,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通过信息分步递呈的方式展示案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临床思维,弥补学生因不能返校而无法进行临床见习的不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旨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1 方法
授课对象 学习内科学课程的2016级(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和台湾。
课程内容 暨南大学内科学课程分为I段和II段。2016级本学期学习I段,内容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毒总论和有机磷中毒。课程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是培养学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能力、培养临床思维、巩固理论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开始熟悉临床的工作流程。
授课过程 为保证在线授课的教学效果,对课程进行了细致的安排。
1)设立课程秘书,负责各项教学活动的发布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追踪。
2)建立微信群,邀请学生和授课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入群,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搭建教学平台,主要使用雨课堂、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进行授课。雨课堂发布各项教学活动,如每周课程安排、课后作业等。各教师自由选择平台进行授课,授课时启用平台课件回放功能,方便学生复习。
4)精心安排线上实践环节。由心血管、呼吸和泌尿等专科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案例学习法。学生分小组参与实践,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从病史开始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分析和总结。
5)定期发布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检验和巩固课堂知识的手段之一,为了动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理论授课、线上见习的基础上,通过雨课堂平台定期发布课后习题,追踪学生学习情况。作业包括三部分。
①思考题,包含疾病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②选择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其中含共用题干题目。雨课堂平台设置答案和解析,系统自动批改。
③案例分析题,使用信息分步展示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临床分析能力,将来在真正接触患者时有良好的理论基础。案例收集整理后,统一编号为1、2、3……根据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程序,每个案例分为四个模块:模块1考查主要症状的问诊要点;模块2考查体格检查的内容;模块3考查实验室和辅助检查项目的选择;模块4考查病例特点的归纳和提出初步诊
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复习相关知识,每个模块的作业完成时间是三天,每两周完成一个案例的学习。教师在雨课堂平台批改每个模块的作业,一对一反馈,并总结共性问题,选出优秀作业,以公告的形式反馈给全班。案例四个模块的内容和考查的知识点如图1所示。
评价方式 学期末,通过雨课堂发布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安排的看法和对课后作业的评价。问题的选项有赞同、一般和不赞同三种。
统计方法 结果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以百分比表示各评价指标的结果。
2 结果
基本情况 2016级学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在内科学I段的学习过程中,每组学生安排线上见习九次,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各三次。课程秘书共发布三个系统的思考题96道、选择题226道;信息分步递呈方式学习的案例五个,分别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呼吸衰竭)、高血压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肾病综合征。
学生对课程内容安排和课后作业的评价 48名学生中有47人完成了问卷,完成率为98%。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本学期在线授课课程安排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课后作业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安排的评价。93.6%(44/47)的学生认为课程安排合理,87.2%(41/47)的学生满意本次在线教学安排。分别有76.6%(36/47)和78.7%(37/47)的学生认为上课时与教师互动还不错,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能满足学习需求。70.2%(33/47)的学生赞同疫情下在线授课是可行、可接受的教学模式。
只有59.6%(28/47)的学生表示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不到半数的学生(48.9%,23/47)认为在线教学不影响学习效果。认为在线学习能够达到课堂授课同效的学生人数仅占40.4%(19/47)。另外,担心内科I段学习过程没有接触过真实病人会影响以后实践水平的占87.2%(41/47)。学生对课程安排的评价如图2所示。
【备注】问题1:内科I段课程安排合理。问题2:本次在线教学与老师的互动效果还不错。问题3:在线教学提供的学习资源能满足我的学习需求。问题4:对本次在线教学安排总体满意。问题5:在线学习期间,我能自觉主动地学习。问题6:一个学期的学习,总体而言,在线教学不影响我的学习效果。问题7: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本学期的在线教学是一种可接受、可行的教学模式。问题8:本学期在线教学能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教学效果。问题9:学习过程没有接触过真实病人,担心影响以后的實践水平。
2)学生对雨课堂作业的评价。95.7%(45/47)的学生认为雨课堂的作业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91.5%(43/47)的学生认为其中的病例分析有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了解疾病的诊断步骤。87.2%(41/47)的学生赞同病例的这种训练模式可以重温和巩固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两项基本技能,促使他们思考,理清诊断思路。76.6%(36/47)的学生赞同病例分析可以了解相关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97.9%(46/47)的学生在完成病例分析的过程中会复习诊断学和内科学相关内容。学生对雨课堂作业的评价如图3所示。
【备注】问题12:雨课堂的病例分析题,对于培养临床思维有一定的帮助。问题13:雨课堂的病例分析题,让我更加了解疾病的诊断步骤。问题14:雨课堂的病例分析题,可以重温和巩固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两项基本技能。问题15:雨课堂的病例分析题,让我了解了相关疾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问题16:雨课堂的病例分析题,加深我对相关疾病的理解。问题17:雨课堂病例的这种展示方式能促使我思考,并帮助我理清诊断的思路。
3 讨论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线上授课,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都是很大的挑战。有学者认为,疫情下应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和学习过程的追踪与评价,方能保证内科学的教学效果[1]。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和实践发现,基于互联网的便利和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在线完成授课不是最难的问题,难的是如何保证教学效果。毕竟,在线授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专注情况都是“看不见”的。因此,安排和设计良好的教学计划,对于保证在线授课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课堂互动和课后复习环节的追踪,达到保证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线教学质量的众多评价指标中,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学生的感受,尤其是学生的满意度,而学生的满意度很大程度取决于课程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师生间的互动情况[2-4]。
从学生对内科学I段的课程评价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为本学期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满意本次的在线授课。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生认为在线授课达不到课堂教学同质的效果,可能的原因是学生习惯了课堂授课模式,接受完全在线学习,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需要时间适应和转变。
在线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更高的要求。调查中发现,能自觉主动地学习的学生仅占59.6%(28/47),这可能与内科学课程的特点有关。内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实践是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环节与理论学习同等重要。实践环节涉及的基本技能较多,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常用项目的选择和结果的解读等,不是多看书就能获得的技能,必须反复实践,尤其是在与患者的交流和互动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有学者认为,对于临床课程,线上见习难以完全代替线下[5]。本研究中,87.2%的学生担心没有接触过真实病人,会影响将来的实践。这些信息均提示,在线授课除了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监管和追踪,还要充分考虑课程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课程,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临床思维能力。国内对于临床思维训练的方式多采用PBL、CBL、TBL和思维导图等方法[6-8]。在本学期的内科学教学过程中,除了线上见习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理论和知识应用能力,还通过作业的形式将案例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重点解决一至两个问题,从常见症状的主要病因和病史采集开始,逐步深入、层层递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临床资料、分析问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在完成每一个案例的过程中重温了问诊、体检和辅助检查结果的解读等基本技能。从学生的问卷结果看,学生对这种训练方式是认可的、受益的。这种案例信息分步递呈的训练方式可以作为疫情下在线授课的有效补充。
不过,应该看到,线上见习与案例学习缺乏与真实患者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能存在雾里看花的感受。毕竟,临床特定的情境因素,如患者、患者家属、环境,都会影响学生临床思维和推理的过程。学生没有接触真实的病人,实际的医患沟通和问诊、查体、病例书写等技能的练习无法通过理论考试体现出来。未来需要继续追踪,了解学生实际接诊患者、进行信息收集和整理等能力。待学生返校,充分考虑本学期线上见习存在的不足,在相关课程安排见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真实的病人。■
参考文献
[1]李光宇,张清,唐先平,等.疫情期间中医内科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5):34-37.
[2]Rodrigues H, Almeida F, Figueiredo V, et al. Trac-king e-learning through published papers: A systema-tic review[J].Computers & Education,2019(136):87-98.
[3]Kuo, Chun Y, Belland, et al.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dult learners’ perceptions of online learning: Minority students in continuing education[J].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6(4):661-680.
[4]Kangas M, Siklander P, Randolph J, et al. Teachers’ engagement and students’ satisfaction with a play-ful learning environmen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7(63):274-284.
[5]孫菲菲,喻晓娜,贾育昕,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超声诊断学线上教学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20(11):53-54.
[6]李玉文,张铁军.PBL与PBL/CBL教学模式在神经外科教学中的对比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8):24-27.
[7]倪芳英,管学妹,沈根海,等.医学生内科临床思维培养改革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4):444-448.
[8]杨洁,解龙昌,傅君毅,等.思维导图法在神经内科不同阶段教学中的使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7):32-35.
384150190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