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济渠永城段的考古发现

2021-03-09包伟柯

大众考古 2021年8期
关键词:永城遗存桥墩

河南省境内有隋唐大运河体系的通济渠、永济渠(卫河)和京杭大运河体系的会通河流经。其中,通济渠从空间上又可分为汴河段(通济渠东段河南部分)和洛河段(通济渠西段)两部分。通济渠汴河段始于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水系,汉代疏凿汴渠,隋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唐代,通济渠改名广济渠,习惯上称汴渠、汴水或汴河。北宋一代,汴河漕运通畅与否维系着东京城的繁荣与衰落,为更好发挥汴渠水系的作用,朝廷不断组织力量对汴渠进行疏浚。北宋末,赵构南逃时下诏毁坏运河水道,此后汴河水系航运基本停頓。1128年,南宋东京留守杜充决黄河大堤后,汴河大部分河道严重淤积,一部分河身变为陆地。金元之际,黄河改道,汴河淤塞更甚。清代疏浚的惠济河,部分经过汴渠故道。

位于河南省最东部的永城正是因隋唐大运河而兴的城市,跨通济渠而筑城,是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之一。通济渠永城段作为隋唐大运河汴河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起自今马牧乡马庄村,与夏邑县接壤;东南流入安徽省濉溪县境,止于永(城)宿(州)公路收费站东300米处。自西向东流经马牧、酂阳、十八里、城关、侯岭等5个乡镇,总长53千米。

背景

1982年11月,永城县文化馆抢救性清理了十八里乡彭楼村东运河故道内的一艘沉船,随船出土有铜镜、石磨、陶药碾等遗物,据考证为北宋真宗时运送药草之船。1993年8—11月,河南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配合基建在永城芒山路进行文物钻探时,发现隋唐大运河古河道并对部分进行发掘。发掘证实河床呈倒梯形,上口残宽约28米,下底宽约15米,深4米左右。河内淤满纯净的黄细沙和灰粗沙,河底为较硬的灰土,接近河底的部分有一层厚约5—6厘米的黄砂礓石层,河床内出土有隋唐至宋代的瓷器、陶器、铜钱等遗物。1996年5月,永宿公路拓宽时在侯岭乡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木船,商丘市文物工作队和永城市文管会对该木船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发现沉船保存基本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5米多,船体内深约1.4米,分为33个船舱。出土遗物共72件,另有铜钱、竹席、柳条筐等。发掘证实木船为唐初货船。2007年6月,永城市文物旅游局配合中豫世纪城建设,在占地范围内实施考古钻探和发掘,清理发现有隋唐时期饼形和玉璧形底瓷碗。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指示安排,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2007年7—8月,商丘市文物局组织市直及运河沿线各县(市、区)文物业务单位对隋唐大运河商丘段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此次勘探取得重大收获,基本上掌握了隋唐大运河商丘段的位置和走向,探明了局部河堤和河床情况。

通济渠永城段走向与境内省道S325基本一致,南堤或河道中心南坡多被省道占压,流经村落地段面临倾倒垃圾、修建厂房、开挖鱼塘、道路硬化、房屋覆压等不同的破坏情形。

2018年5—8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永城市文物旅游局对永城境内运河沿线及其附属遗存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工作。本次勘探工作以国家文物局《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及《田野考古钻探记录规范》为指导,工作中采取航片判读、实地踏查、普探、重点勘探和局部断面解剖相结合的方法。以运河流经区域为核心,两侧辐射各100米,展开深入、广泛的实地踏查工作,调查面积约530万平方米。在前期调查基础上,聘请郑州数联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对通济渠永城段遗址及周边地形进行全方位测绘工作,建立与当地测绘图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相一致的测绘坐标系统,获取包括DEM、DSM、DOM等多种信息。具体勘探时,沿运河线南北纵向开展,每个探孔用RTK布设,具有唯一永久大地坐标,据其平面坐标后五位数字进行统一编号。同时,用RTK记录每一探孔坐标数据、堆积层次、土质土色、包含物等情况并拍照,对其堆积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确认每一段河道的河堤宽度、上口宽、底宽和深度等情况。如遇桥墩、沉船及闸渠等重点遗迹则孔距加密至间距1—2米,同时使用RTK记录加密孔详细数据。对于沟渠等长距离的遗迹,采用“单线追踪”与勘探宽度相结合的方法,大体沿遗迹走向,每隔3—5米打一组探孔,以确定其长度,再横向每隔1米打一组探孔,确定其宽度。通济渠永城段遗址考古普探面积为10万平方米,重点勘探面积为0.8万平方米。

遗产要素

结合《中国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中遗产要素类型和河南省大运河遗产的特点,我们确定河南省大运河遗产要素分为3大类、12小类:

第1大类:运河水工遗存,包括河道遗存、湖泊/水库/泉、水工设施遗存(码头、闸、坝、堰等)等3个小类;

第2大类:运河附属遗存,包括配套设施遗存、管理设施遗存和沉船遗址等其他附属遗存等3个小类;

第3大类:运河相关遗产,包括运河城镇遗存、运河相关手工业遗存、运河记事碑刻、运河祭祀建筑、运河相关古建筑和运河文化景观等6个小类。

依据上述划分标准,结合此次工作成果可以确认永城境内大运河遗产要素主要涵盖3大类、4小类,共11处遗存。

运河水工遗存

通济渠永城段主河道线路明确,结构清晰,勘探确认两处水工设施,即酂阳桥墩和呼庄古闸口。

河道遗存 根据以往调查资料并结合此次考古勘探工作确认通济渠永城段河道遗存在永城境内整体上呈西北—东南流向。河道内地层堆积较为简单、一致,从上至下依次为现代扰土层、冲积沙层、淤土(泥)层,唯不同层次深度和厚度略有差别。通济渠永城段河道呈倒梯形,勘探证实河堤残宽12—15米,河道上口残宽35—48米,下底宽18—23米,河底距现地表一般深5.3—5.7米,保存较好地段深可达7.1米。

酂阳桥墩 桥墩位于酂阳镇邮政银行周边。根据勘探出的石块埋藏深度、南北对称分布特征推断该处有一桥墩遗迹,桥墩北半部东南方向2米处平置一带“官”字残石碑。

酂阳桥墩的发现印证了北宋时期日本僧人成寻游历永城时“未四点,过三十四里,去亳州一百里云云。有大桥,名酂阳市桥”的见闻记载。桥梁的出现使运河两岸的商贸往来更加密切,奠定了酂阳集的交通枢纽地位。

呼庄古闸 调查发现侯岭乡呼庄村北500米呼庄大墓台地南有一断面,呈倒梯形,较规整,明显有人工开挖的特征,编号G1。G1南距通济渠主线540米,上口宽3.3米,底宽1.5米,深1.4米。根据勘探,G1往南可延伸至通济渠主线,与河道北堤交汇处发现一处砖石修筑的暗道,距地表深1.4米,宽1米,两侧填土有夯打痕迹,初步推测此处应为古闸口所在。据《宋史?河渠志》记载:“(仁宗天圣)六年(1028),勾当汴口康德舆言:行视阳武桥万胜镇,宜存斗门……神宗熙宁四年(1071)……当河流之冲,其便利可常用勿易,水大则泄以斗门,水小则为辅渠,于下流以益之。”结合断面形制结构、地层淤积及线路走向推断G1是通济渠沿线人工开挖的一条兼具泄洪、灌溉功能的水渠,呼庄古闸即史籍中记载的“斗门”。

运河附属遗存

1996年拓宽永宿公路时,在311国道北侧侯岭乡乡政府附近发现一艘沉船,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考古勘探在永城段运河故道内新发现4艘沉船遗址,分别命名为侯岭1号船(YHC1)、酂阳1号船(YCC1)、酂阳2号船(YCC2)、马牧1号船(YMC1)。

四艘沉船保存状况不一,除酂阳1号沉船位于酂阳东西大街占压河道南侧外,其余三艘沉船均位于S325覆压河道北侧。侯岭1号沉船距地表深3.2米,东西走向,西部被现代路面占压一部分,南北宽3.2米。酂阳1号沉船距地表深5.4米,为东北—西南走向,探得船体东北部分,西南大部分延伸于民房下,船体数据不详。酂阳2号沉船距地表深2.2米,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中部偏北处断裂,船体残长14.9米,最宽处3.2米。马牧1号沉船距地表深2.3米,亦为西北—东南走向,整体长15.5米,最宽处2.7米。

四艘沉船均为木板结构,松木材质,附近发现遗物较少,其中酂阳1号沉船附近伴出一石锚。

运河相关遗产

通济渠永城段沿线文化遗存众多,能体现永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运河遗产有崇法寺塔、酂阳塔、“官”字碑、“官”字砖。

崇法寺塔 位于城关镇东北隅崇法寺舊址上,南距通济渠主线530米。作为一座砖砌楼阁式塔,崇法寺塔的角梁、伏地梁、踏步本应用木头,但却用石料代替一般宋塔中的相应木构件,这体现了当时南北两种造塔技艺的融合,在中国建筑史上有承前启后的意义。究其原因,缘于永城地处隋唐大运河南北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前沿地带,此塔正是这种文化交流融合背景下的产物。

酂阳塔 位于酂阳镇十字街口南140米路东,西北距酂阳桥墩240米,北距通济渠主线120米,惜该塔于1967年被毁。我们调查走访中,从当地一赵姓村民家中征集两块原塔砖,长条状,楔形,素面,规格分别为34厘米×(15.5—17)厘米×(4.5—5.4)厘米和35.5厘米×17厘米×(5.5—6)厘米,砖表面仍留有白灰浆粘合的痕迹。从塔砖的规格和特征推断,酂阳塔的建造时代大致与崇法寺塔为同一时期。

“官”字碑 此碑发现于酂阳桥墩附近,青石质,残长0.55—0.88米,宽0.58米,厚0.13米,正面阴刻一“官”字。

“官”字砖 此砖出土于城关镇中山街邮局北通济渠河道内,距地表深4.2米。砖呈长条状,长31.2厘米,宽15.5厘米,厚5厘米,一面中上方有一阳文“官”字,保存较为完好。

文化遗物

S325省道历经1983—1984年的初次人工修筑,1995年、2002—2003年、2015年又不断拓宽、翻修,历次修筑道路都需取土垫高、加宽河道,因而对通济渠河道、两侧河堤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建设S325省道过程中发现大量运河遗物。此次考古工作亦征集(采集)并出土众多实物标本,器类丰富,材质多样,工艺精湛。类别以瓷器为主,另有铁器、三彩器、石器、兽骨牙等不同质地遗物,年代从隋唐至北宋不同时期。瓷器以瓷碗、执壶等日常生活用具为主。

结语

虽然有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但隋唐大运河为后来唐宋时期国家政权的稳固和经济、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隋唐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古代科学技术、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反映,集中体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是一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济渠永城段河道历经1400多年至今仍有线路可循,许多河道保持着早期人工河道的痕迹,其中新发现的酂阳桥墩、沉船遗迹和沿岸的崇法寺塔、酂阳塔等历史遗迹,充分说明了永城地处隋唐大运河南北经贸往来的一个重要节点,真实展现了唐宋时期永城段大运河水运的繁荣。运河故道内出土遗物丰富,瓷器涵盖了隋、唐至宋时期南、北方各个主要窑口,是南北经贸往来的重要实物见证。

永城境内呼庄村、郑店村、十八里镇、酂阳镇、马牧镇等“依运河而兴”、呈东西向狭长形发展的运河城镇,充分说明了大运河在历史上服务于漕运的同时,促进了沿岸的村镇乃至城市的发展。

呼庄古闸等古代水工设施遗迹和遗物的发现,有助于深化认识大运河在保证漕运的前提下兼具泄洪、灌溉的功用。

本次工作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实施,参加此次工作的主要人员有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包伟柯,永城市文物旅游局高全举、张海峰、李昆仑,永城市博物馆原馆长李俊山,永城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顾问盛玉学,永城文史爱好者李华。永城市文物旅游局在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在此对以上参与和支持工作的单位及人员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馆员)

3311500589206

猜你喜欢

永城遗存桥墩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河里站着废弃的桥墩
冒充桥墩的女人
地铁隧道施工对桥梁桩基沉降监测分析
明代俗曲文献遗存
河豚与桥墩
由商丘入永城途中作
三峡库区雕塑遗存忧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