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路中转的海河联运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2021-03-08李宏
摘 要:针对连云港口岸地区主港区与内河港区的业务信息割裂,用户完成基于公路中转的海河联运,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提供商各自为战。通过对业务链条的梳理整合,利用信息交换来增加各节点的业务协作,同时提供公共开放信息发布平台,将货、船、车等资源在平台上完成所有用户均参与的统一资源共享平台。
关键词:海河联运;多式联运;数据共享;信息平台
1引言
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作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综合物流园区,其产业发展是加快推进连云港港口产业转型升级和增加综合竞争力的现实要求,是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和港产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园区服务功能完善,目前已成功获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省重点物流基地、首批江苏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中国物流实验基地、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货运枢纽等。
作为一个高度集中的物流集散地,其主要物流货源来源于主港区方向,上合物流园迫切需要建设一个海河联运业务系统,提供整合供应链物流服务,为园区内的内河码头及货场等物流企业和客户企业所用,使用户之间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平台和规范化、标准化、高效率的物流运作模式,降低整个物流生态圈的运营成本和提高盈利能力,为上合物流园打造成为中亚一环太平洋的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国际物流合作基地和现代物流业创新发展的试验示范园区提供支撑。
2 需求分析
本项目依托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内部的新云台码头与连云港港主港区海河联运业务为主要业务对象,其具体需求如下:
1)实现园区内新云台内河码头公司与主港区码头公司间货物转运业务协同信息联动;
2)建设内河航运网,实现内河领域货源、运力、物流等信息在线发布,货船匹配,在线磋商交易等功能;
3)建设内河码头多式联运协作系统,实现内河码头商务业务、生产调度、库场管理、费用结算、成本核算与多式联运综合信息平台的对接等。
4)考虑货代、船主用户的实际情况,提供移动APP解决方案。
5)提供多式联运运营管理系统,为项目运营创造条件。
3方案设计
3.1系统架构
系统围绕基于公路中转的海河联运主要业务展开,根据用户在业务链条中的业务层级,主要分成以下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面向外部系统:以数据交换、对外开放服务接口为代表的技术支撑,对海河联运相关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互,保证海港、内河码头等用户在自己原有的业务系统操作界面完成海河联运业务操作,同时将海河联运数据实现互通共用,为后续业务操作打下基础,包括理货协同、关检协同、多式联运企业协同等。
2、面向内部协同:以业务线为对象,包括公路短驳调度、公路集疏运管理、内河货运管理等子模块,按照集港或疏港两种业务类型,分阶段完成海港、公路短驳、内河港口三个阶段的业务贯通。
3、面向商务终端:以货主、船主、车主、多式联运企业等物流参与方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多式联运一站式服务体验,包括一次委托、全程跟踪等,同时还提供用户相应的报表数据分析,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3.2物理结构
系统由后台服务交互、内河航运网、码头协作子系统和运营管理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根据用户特点分别进行部署。
1、后台服务交互作为整个系统的数据基石,为各个子系统提供数据和逻辑处理支持,各子系统及外部关联系统均通过后台服务交互进行信息流的传递。
2、内河航运网提供对客户服务的外部界面,在公网部署,并包括网站和移动端两种方式,提供业务宣传、业务办理、信息发布等功能。
3、码头协作子系统,为码头公司提供海河联运业务专栏,提供专业完整的海河联运业务信息处理窗口,并针对业务操作融合到各个具体菜单中。
4、运营管理子系统,以客户端形式独立运行,为平台运营方提供业务查询、后台操作、客户服务、业务撮合、商务调度等诸多运营功能,为平台持续运营注入动能。
3.3性能要求
1、满足连云港口岸海河联运达到3000万吨、集装箱20万TEU时的作业业务需要。
2、满足用户数达到3000个,同时在线并发数不低于150个。
3、采用部署linux+ ORACLE + J2EE 企业级架构。
4、提供365天24小时稳定运行服务,并在意外中断2小时内完成故障處理。
5、提供数据的加密加签传输。
6、提供用户个人和单位的实名认证。
4建设内容
4.1内河航运网
内河航运网部署于公网环境,且开放注册,用户可自主至平台进行账号注册等操作,注册申请经过运营团队审核后,账号即时生效。系统充分利用现有的连云港公路货运交易平台建设资源,与之实现数据与业务的共享共用,来实现初期发货人用户的积累,提供其采取多式联运的选择。
平台涉及船东、货主、码头等多个角色,主要功能包括:船源信息模块、货源信息模块、交易模块、航道闸口信息模块、航运新闻模块、船舶档案模块、企业交流模块、宣传模块、基础管理模块9个子模块。移动APP信息管理系统为内河航运网门户的简化版,与网页版相比,其基本功能相同,惟页面布局等根据移动端特点进行了合理调整。基础数据综合平台、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是为内河航运网门户开展海河联运业务服务的关联信息系统。
4.2码头协作系统
目前上合物流园内的内河码头公司各项业务大部分依赖于人工操作和纸面记录信息,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业务量的增加,使公司生产过程中对外部相关信息的需求增加,因而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辅助码头生产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针对码头公司的业务需求,提供内河码头多式联运协作系统,实现内河码头自有系统的改良升级,实现与多式联运大平台的对接,从而获取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信息。
内河码头协作系统包括:商务业务子系统、生产调度子系统、衡重计量子系统、商财一体化子系统4个子系统,按模块划分则至少应包括:客服中心模块、库场管理模块、单证处理模块、结算中心模块、综合分析模块、报表管理模块、调度计划模块、生产派工模塊、作业票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磅单管理模块、商财科税目管理模块、票据管理模块等功能模块。
4.3运营管理系统
运营中心团队可以通过多式联运运营管理系统看到船源货源等相关信息,同时运营管理系统还提供船货匹配功能,运营人员根据系统加工所得的匹配信息和实际情况进行人工撮合。通过与双方沟通合作以及运价、提发货时间等细节,促进双方达成交易。同时运营中心还承担着平台的客户服务、代码管理等作为平台日常运行的支撑。本系统使用CS模式开发,建设独立的运营中心管理客户端,供运营中心团队及其他有业务数据查询权限的单位和人员使用
其主要功能包括业务大厅、代码管理、用户管理、业务核实、交易撮合、投诉处理、纠纷调解、异常反馈、资料审核、黑名单设置、数据分析等。
系统以运营中心为推手更注重对“联”运的整合,将之前的海、公、河等各个“点”的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链接成“线”。将外部单位和内部单位整合成多项垂直的业务流程,进行系统串联,提供整体业务门户,为用户在线办理业务提供单一窗口和其他增值服务。
5结语
海河联运系统不仅能够服务于港口、铁路、公路、内河等大型物流企业,还要兼顾多式联运各节点信息需求,既要实现大型物流企业各环节对信息处理的需求,也要实现物流企业与相关查验单位的数据传输与业务协作,并且要在这些业务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增值应用,实现跨系统、跨地域的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崔艳萍 孙春华.美国多式联运的发展及启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9(37).
[2]罗凯.沿海港口海铁联运发展与对策建议[J].港口经济,2013,10(22).
[3]易荃(武汉理工大学).基于Internet的集装箱港口EDI系统研究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唐琦 余维田 周晓晔.港口物流规划设计与优化调度[D].中国经济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
李宏(1982-)男,本科,软件工程师,主要方向:JAVA JSP开发,信息系统规划设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