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港口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刍议
2021-03-08肖青李凤翔张豆航
肖青 李凤翔 张豆航
摘 要:在阐述智慧港口时代的定义、关键技术和外延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智慧港口时代对交通运输专业教育带来的变革,提出智慧港口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进而从交通运输师资及团队培养、共享知识和技术交流平台的构建等方面出发,提出智慧港口时代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发展对策的思考。
关键词:智慧港口;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U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1)01-0063-03
1引言
港口作为全球物流供应链上的关键节点,在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全球化、人工智能的完善以及大数据的兴起,智慧港口也随之成为港口发展的趋势。港口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进行了智慧化的转变,延伸了港口的各个产业链,从而更好的响应了“一带一路”的口号,也为港口的一流建设奠定了基石。当前,随着“海运强国、航运强国、一流港口”的出现,各港口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使得港口智慧化、自动化成为港口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2019年“5G+”的出现推动了港口的作业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了各地区智慧港口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因此,智慧化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现代化港口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适应于智慧港口经营管理的交通运输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2智慧港口概念及发展现状
2.1智慧港口概念
智慧港口是以物联网为核心,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决策优化分析等技术工具,在实时收集感知信息和互联互相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实现物流链中各方的协同配合,形成安全性高、效率高、服务品质高、信息化、智能化、最优化的现代港口。
智慧港口以信息互联互通和运输服务业务的协同为核心,以综合线上物流服务为基础,以科学化的决策和管理体制为前提,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港口各个作业区间的协同,提升港口运输服务业的质量,展示出现代化港口智能、智慧的运输服务新业态。智慧港口的认识与发展伴随着港口从作为运输枢纽的第一代港口向着枢纽转运整合型物流中心的第四代港口的发展[1]。
2.2智慧港口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港口都在积极发展智慧港口,寻求绿色港口与智慧港口的核心理念。以SMARTER PORT为理念的代表港口鹿特丹港、新加坡港等,在投资营造、资源充分利用、体系重铸、到港服务提供、港城融合、创新驱动推动等多个方面打造全新的港口新业态,通过各作业区协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配合应用,使得港口作业效率得以突破,通过建立的新服务体系、全球化布局,来完善港口服务、推动港口与城市一体化、打造新的港口生态链。
随着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港口由传统港口转向数字化和自动化港口也成了必然趋势。今年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将打造包括智慧港口在内的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其中重要内容[2]。同时随着5G的出现,加速了我国智慧港口的发展。宁波市梅山港区已成功的完成了“5G+集卡无人驾驶”的应用以及将5G远程龙门吊操控普遍化[3];2019年末,厦门市的远海码头达到了5G网络覆盖整个港区,并且在今年中旬,同样在厦门市远海码头首次成功的实现了集卡在“5G+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完成装卸作业,这不仅是5G智慧港口所取得新成果,同时这也意味着5G为建设智慧港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慧港口的打造,不僅是践行国家“新基建”的重要使命,也是不断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港口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3智慧港口的功能与基本特征
3.1智慧港口的功能
智慧港口的主要功能有感知、信息整合与共享、决策支持。感知是智慧港口主要功能中最基础的一部分,是在港口作业时通过传感设备、智能技术、卫星等来感知收集在港口各个作业中的实时信息,作为智能化决策的基础信息。信息整合与共享是将所收集到的实时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建数据库,并将其中的船舶信息、港口信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向所有客户共享,为智慧决策系统做最终决定提供有用的数据和信息并做到相关数据信息透明化。决策则是指在感知收集到信息后,通过信息整合处理,建立目标模型、相关约束,实现对港口作业生产的最佳决策。
3.2智慧港口的基本特征
智慧港口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港口设施装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化、港口生产运营的智能自动化、运营组织的协同一体化、运输服务的敏捷柔性化、港口管理决策的客观智慧化。
3.2.1设施装备现代化
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决定智慧港口的作用,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影响智慧港口的作业效率。除了传统的港口设施设备以外,主要有基础网络建设、GPS地理信息系统、无人机应用,部分港口也配有5G专网建设等现代化的设施装备。
3.2.2信息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化
智慧港口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高业务的科学性与效率,同时也做到了信息互联共享,以港口为中心,对船公司、其他港口、货主、客户等进行信息共享,不仅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协同化,同时也做到了向客户提供实时信息,贯彻相关信息透明化,使得信息技术与其业务进行深度融合。
3.2.3智能自动化和协同一体化
港口的生产运营和组织的智能自动化、协同一体化主要是指智慧港口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提高港口运营管理的效力和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同时通过其全面感知的功能得到各个作业阶段的信息,来促进其运营组织之间的互相协同从而达到智能自动化、协同一体化。
3.2.4敏捷柔性化和客观智慧化
运输服务的敏捷柔性化和决策的客观智慧化主要体现在智慧港口的功能结构,即感知层、互联层、决策应用层。通过感知层和互联层获取全方面的信息,帮助决策应用层做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服务质量,使得管理决策客观智慧化,运输服务敏捷柔性化[5]。
4智慧港口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
智慧港口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熟练掌握某项技能或熟练使用某些设备;更是对交通运输人才提出了跨专业、多学科的要求。如今,交通运输、物流技术、物联网的融合已经涉及到了技术、业务、行业和市场等多个领域,由此带来了交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市场运作的调整。交通运输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具体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4.1具有将交通运输与其他学科知识融合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快速向智能、智慧、绿色等方向转型。智慧港口时代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层次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技能型逐渐向综合性、智慧型转变。除了要求掌握交通运输领域基本理论和从事水路交通运输工程和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外,更要对交叉学科例如物流技术、“互联网+”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提升交叉学科融合的能力。
4.2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
创新实践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智慧港口时代背景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迫切需要提升自身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首先要求交通人才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新的技术,尤其是信息科技方面的新技术,从而对创新实践进行指导,提升创新和应用能力。
4.3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养
智慧港口改变了交通运输的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历史机遇,这要求打造与交通强国地位相适应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现代治理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因而急需一大批学有所精、技有所长,对行业充分认知,适应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
5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智慧港口发展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需求的提高,需要积极开展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工作;为培养一批能够顺应智慧港口时代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能够与其他各种知识、能力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交通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5.1完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智慧港口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尽快更新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对策。通过更新课程教学内容,使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了解有关港口智能化、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顺应智慧港口发展,并满足智慧港口背景下对人才知识体系的需求。
5.2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特点,与港航企业的生产实际关联密切,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交通强国的建设今天,急需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交通人才。学校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引導青年学生坚定创新自信、提升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5.3构建面向“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新工科”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分析智慧港口时代对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需求,融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理念,依托专业教学反馈体系,制订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定位的专业特色培养方案,引入交通运输领域发展新技术,丰富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具有整合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5.4多渠道校企合作,注重于职业需求的对接度
在智慧港口时代背景下,为增强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对行业实际情况的掌握和理解,学校积极推动多渠道校企合作,专注为学生寻找真正有价值、有收获的实践机会;从提升职业需求的对接度出发,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如聘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课堂、校企共建教学队伍、共同优化课程体系等,更加全面深入提升交通运输专业人才的能力
5.5建立知识和技术共享的交流平台,加快实训基地建设
建立多学科的知识资源整合、共享与技术交流平台,推动复合型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智慧港口涉及交通、物流、社会、经济、信息控制、环境、法律、能源等各领域。作为海运类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可以尝试推动构建知识和技术的共享交流平台和实训基地。平台能够将交通运输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综合整理展示;基地能够方便学生学者的沟通和技术交流,平台能够整合、共享多学科知识资源。
5.6加强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师资及其团队的建设
在智慧港口时代背景下,具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学者(如交通运输与信息控制)应受到学校高度重视,需加大培养或引进力度。同时不拘泥于港航及物流业的交通运输专业学者的引进,因为陆上交通与海上交通有共通之处,特别是在当下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两种不同方向的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更需要加大国外学者的引进力度或者加强校内师资团队的国际化交流,加快国际化的、有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师资团队建设。
团队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智慧港口系统日渐复杂,对科研团队的各方面能力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科研团队内部更要精诚合作、做好分工协作和成果共享工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丰沃的土壤。
6结语
我国港口正处于全面推进水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提质增效提升服务效能的关键时期,恰逢智慧港口时代来临,可以说智慧港口的发展是中国港口提高市场竞争力,向港口强国发展的关键。因而急需一大批学有所精、技有所长,对行业充分认知,适应当前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需要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在智慧港口时代的背景之下,学校应当把握发展机遇,关注交通运输学科发展,积极开展交通运输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工作;培养一批能够顺应智慧港口时代发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和应用能力,能够与其他各种知识、能力有机结合的复合型交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琴. 如何高效打造智慧港口?[J]. 海运纵览, 2017, 000(002):19-22.
[2]陈业文, 黎勇, 张博江,等. 深国际前海智慧港先期项目桩基础工程BIM专项应用阶段成果总结[J]. 住宅与房地产(中), 2017(12):37-42.
[3]付金辉. 港口行业外部环境及发展趋势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9):96-96.
[4]夏启兵, 王玉林, 陈蓉. 智能航运发展研究[J]. 航海, 2018, 000(002):43-46.
[5]曾昕萌.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智慧港口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 科技展望, 2017, 027(02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