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构建区域文化资源“1+1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思考
2021-03-08艾宏伟
[摘要]区域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及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比专业技能的影响更为深远,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虽然高职院校结合区域文化资源在资源开发、特色育人、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与人才培养融合程度不深、与教育实践融合渠道不畅、与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中的非遗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传承、审美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等方面的育人功能,凝练校园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要将专业群建设无缝对接区域产业群,企业文化有效融入教学实践,对学生实行“准职业人”的培养模式,将创业文化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资源中的产业文化,凝练办学特色,构建区域文化资源“1+1协同融合”育人体系。
[关键词]区域文化资源;1+1协同融合;育人体系;高职
[作者简介]艾宏伟(1982- ),男,安徽合肥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江苏 宜兴 21420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野下高職育人实践研究——以江苏四所高职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SJB043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03-0048-05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职业性、行业性等特征,自身发展与其所处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人文环境等区域文化资源息息相关。高职院校汲取区域优秀文化资源,与地方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育人体系,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相匹配,有利于办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将科研技术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社会,体现了服务地方的责任和使命,有利于区域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1+1协同融合”育人是高职院校通过诸多形式将非遗文化、产业文化融入育人体系,促进地方、学校、企业等相关育人主体建立深度融合机制,凝练高职大学精神、打造特色专业、塑造育人品牌,为构建校地、校企命运共同体奠定基础,促进产教融合的创新升级,实现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无缝对接。这也是职业教育破解同质化竞争的有效路径,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价值取向。
一、区域文化资源内涵
区域文化资源具有“区域”和“文化”特性。受区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区域范围内的高职院校与环境相融,都深深地打上了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文化烙印。区域文化资源对高职院校自身的定位及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比专业技能的影响更为深远。
区域文化资源是十分宝贵的教育资源,一般分为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和现代先进的产业文化。优秀的区域传统文化一般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文化”)最为突出,并成为区域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如宜兴紫砂陶制作工艺、苏州刺绣制作工艺等。现代先进的产业文化一般是由地方企业、行业、支柱产业等形成的现代产业文化体系, 如宜兴电线电缆产业、亳州中医中药产业等。
二、区域文化资源融入高职育人的现状
(一) 与人才培养融合程度不深
地方院校的长足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但部分院校没有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结合地域环境和优势产业来制定特色化办学方针与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有效地实现学校自身发展与区域范围内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重视技能培训,忽视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缺乏行业信息、职业特色。
(二)与教育实践融合渠道不畅
部分高职院校通过校地合作、校企互通等方式将地方非遗文化和产业文化作为专业课程、通识科目引入校内课程,通过设立非遗工作室、创意学院等开展教育教学,但融入深度和广度不足,渗透性较差,难接地气。其一,汲取区域文化资源内容片面,开发科目单一,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课程标准制定和教材编写与之融合不够深入,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融合方面缺乏系统性建设。其二,缺乏政策性绩效奖励机制,师资积极性不高,培训平台有限,导致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式方法僵化,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滞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较差。其三,学校与地方行业企业等对接不畅,融合流于形式,项目成果无法转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脱钩。
(三)与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
企业的发展要求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市场的变化将会使企业在人才需求、专业技能更新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而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方面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导致学校开设的校企课程、创业课程、实训情景等脱离实际。此外,由于教育内容滞后于产业的生产发展实际,导致产业文化中行业动态、企业文化、职业价值、创新精神等文化因子无法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影响产教融合的效果,致使育人机制难以适应新经济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区域文化资源“1+1协同融合”育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非遗文化的育人价值
1.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从传播的内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渊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代表的非遗文化更是根植国人内心,具有宽泛的外延指向,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本身的传统性、民族性、独立性、原创性等特征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高职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和专业特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非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通过非遗文化载体直接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群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践行者和捍卫者。
2.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非遗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精华的沉淀,承载着中华民族所固有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非遗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若要其保留鲜活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探索、传承和创新,丰富其内涵。高职将非遗文化融入人文素养教育,是履行文化传承的责任所在,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责任意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
3.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表现形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较强的审美教育功能,经典书画鉴藏、曲艺杂谈、精美手工、古朴建筑等非遗文化外在形式和内涵表达上都具有特定的美学元素。高职应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把非遗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创新融入教育教学,使“传道、授业、解惑”与“教书、育人、熏陶”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完成从审美到展现美的美育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人文素养。
4.培养工匠精神。非遗文化是普通劳动者通过长期劳动创作出来的特殊技艺的外在文化形式,需要传承人有可贵的品行,加上实干、苦干和认真坚持的精神来掌握其中的技能技艺。开展非遗文化技能技艺教育,不但能教会学生专项技能技艺,还能让学生感悟和学习深层次的工匠精神。非遗文化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传统手工艺中所蕴含的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参与实践能亲身体验和学习传统匠人精雕细琢的工作态度、用心坚守的意志品质。
(二)产业文化的育人价值
1.高职转型凝练特色的需要。现代产业是由多个不同行业组成的总和,行业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总和,企业是最小的生產经济组织单位。产业文化主要包括规范的行业标准、先进的企业文化、科学的管理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勇于拼搏的创新精神、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以及从业者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行为操守。它不仅是现代工业体系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离不开行业企业在育人过程中的促进作用,产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是高职创新办学模式、凝练特色的核心。
2.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需要。回顾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就是产教融合持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全国产教融合项目的开展,我国高职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要继续坚持产教融合的发展战略。地方现代产业文化积极融入高职,能够促进高职及时有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解决区域社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带来的人才紧缺和人才培养滞后的问题,使职业院校精准把握未来人才市场的发展方向。
3.“双元双创”育人环境的需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在以智能制造为主的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产业生产模式、企业组织形式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都发生了剧烈变化。如果职业教育的办学内涵缺乏产业文化要素,就无法深入有效地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也就难以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技能人才。先进的产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深度融合,涉及校企利益、制度、资源、人员等方面的融合,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发展机制。这样才能促进职业教育实现优质发展,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服务于企业发展需求,推动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实质性、突破性发展。
4.破解高职院校同质化发展的需要。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对企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区域内高职人才培养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产业升级在促进企业产品品牌提升的同时,也为高职提供了塑造职业教育亮点和建设特色专业的契机,是高职院校破解同质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和手段。高职根据区域特征,紧紧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接产业、融合行业、深入企业,打造特色专业与育人品牌,凝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区域文化资源“1+1协同融合”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非遗文化凝练形成校园文化特色的路径
1.推进课程改革。一是实行专业化教育。针对非遗文化具有强专业性的特点,学校要积极对接相关行业协会,将区域类非遗项目引入校内,在校内建立相关研究机构及专业体系,开设非遗专业课程,实施非遗文化传承教学,系统学习非遗文化知识,探索将非遗技艺与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等有机结合,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二是开设非遗通识课程。通过开设基础实训课、社会调研课等课程,对与非遗文化联系不紧密的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认识、了解区域内非遗文化发展及传承过程,提升对区域内历史人文、经典、技艺的认知,拓展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内教学内容及校园文化内涵。
2.创新教学模式。一是探索建立“学院主导+大师工作室+专业教师”联合教学模式。将非遗大师工作室与校内教研室相结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非遗特色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实训标准、实训场所等。二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非遗大师工作室平台优势,有计划地推进中青年教师培训,完善教学实践、研讨、总结等制度,培养一批集教学、科研、保护、传承为一体的教师团队,发挥大师工作室在师资队伍与专业教学方面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三是采取特色班级建制。通过卓越技师班、现代学徒班等形式的小班化教学,让精而优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有效实现部分专业从中职到高职、从高职到应用型本科的无缝衔接,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优化实践平台。搭建“非遗传承人+学生工作室”实践模式,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地方非遗大师工作室,零距离学习传统工艺与文化,品鉴经典非遗作品,系统收集整理相关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学习设计中。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主持“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建设,遴选了41项有代表性的工艺美术非遗品类,以传统手工技艺为主体,兼及相关的文化、历史、工具与材料,以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主角,运用微课、VR等信息技术进行立体展示,有力地推进了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4.塑造品牌项目。一是以教育部等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系列展”“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文化节”等品牌演出活动为契机,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展演活动。二是成立非遗文化社团,建立校地合作实践基地,加强与地方行业协会融合力度,将区域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引入校园,运用现代化手段,让非遗文化加入现代流行时尚元素,将网络、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作为非遗文化的宣传平台,让非遗文化更加立体。如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以陶为依托,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举办江苏省留学生“丝路青年行”,吸引了众多中外陶艺爱好者前来参观,让陶文化走出国门,最大化地发挥陶文化魅力,实现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产业文化凝练形成办学特色的路径
1.专业群建设无缝对接区域产业群。专业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平台和有效载体,高职的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特色上。《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修订说明指出,高职专业的划分与调整主要依据是来自于产业、行业的分类,即产业与专业大类相对应,行业与专业类相对应,企业的技术领域或职业岗位与专业相对应。因此,高职培养符合区域产业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要从结构、内容两方面与区域产业集群实现全面有效对接。
首先,结构对接。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专业群的结构建设,从宏观层面来看,区域类的产业、行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必然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从微观层面来看,区域内企业的职业岗位与就业技能需求决定了高职专业建设方向和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因此,高职专业群建设要在规模、布局、设置等方面与区域产业的总体结构保持一致。其次,内容对接。由于受到历史背景、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有很大区别,导致该区域的产业布局、行业企业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一方面,“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专业内容的设置与调整必须要与区域产业集群、企业职业岗位紧密联系。高职院校要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所处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科技水平,及时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和企业对职业岗位、就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开设或调整新兴专业来适应区域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选聘行业专家担任专业群建设带头人,建立产业、行业、企业资源数据库,完善教学团队、规章体系、运行模式,做好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实训场所、顶岗实习等产教融合内容方面的有效对接。
2.企业文化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一是要实现校企价值观有效融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现代企业文化中的遵纪守法、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务实进取、敬业守信、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先进价值观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加强学生对企业先进的管理规范、组织架构、生产方式等核心内容的了解,认同企业核心价值。二是构建师资双向流动互通机制。将校内专业对接到对口的生产企业,建立师资双向流动培训基地,推进校企互通互融。一方面,学校要从经费支持、职称评聘等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促进专业教师积极融入区域内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生产,丰富自身教学手段与一线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学校要聘用企业具有丰富生产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技能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到校内进行授课,参与开发课程体系、课程标准,以对接企业岗位標准及要求。师资双向流动互通机制本质是要求师资互通、场所互通、文化融合,实现校内教师与企业专家专业技能相融合,校内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现实需求相一致,校内专业课程与企业岗位标准相契合,校内科研转化与企业研发生产相对接,校内就业实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符合,最终促进校内教职工、企业员工、学生三方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3.实行学生“准职业人”培养模式。对学生而言,“准职业人”的培养模式是职业素养、职业价值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培养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渗透、嵌入和熏陶等方式,把认知与情感、安全与责任、技术与文化、做人与做事融为一体,通过养成教育,培养既掌握一定岗位知识技能又具有较高企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企业而言,通过“准职业人”的教育模式,实行“企业课程+一线实习+充分就业”培养,让学生快速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的转变,胜任相关岗位,促进企业人才培养良性循环,增强产业体系的人力资源优势。
4.创业文化融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区域类企业的创新创业精神文化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当中,推动职业生涯教学实践改革和创新,促进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生创意中心等机构,聘请企业精英担任学生创业导师,分类别、分层次、分步骤指导学生培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高职院校文化自信培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9(16):93-96.
[2]高石磊.大学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5):55-57.
[3]王建林,周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融合的路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84-88.
[4]罗莎,熊晓琳.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现理路探赜[J].思想教育研究,2020(4):135-139.
[5]袁渊.论文化遗产的育人价值[J].教育研究与实验,2020(5):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