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方法引导“三字诀”探析
2021-03-08谢新茂
摘 要:学习方法,这里指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选择与学习进程评估调控这两方面的习惯性行为或学习模式。“三字诀”,指学习过程的三个步骤、学习内容的三个要点、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学习行动的三个策略等。学习方法,相对所有课程而言,它既蕴含着共性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学科个性化的行动方式。其主要的共性内涵为:课外作业“三步练”;巩固记忆“三回演”;知识梳理“三贯通”;复习备考“三对策”。
关键词:学习方法;三步练;三回演;三贯通;三对策
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学习方法,这里指学生对学习方式方法选择与学习进程评估调控这两方面的习惯性行为或学习模式。所谓“三字诀”,指学习过程的三个步骤、学习内容的三个要点、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学习行动的三个策略等,其中“三”是特征词,这样简明概括的用意是便于学生引导学生操作并把握。
学习方法,相对所有课程而言,它既蕴含着共性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学科个性化的行动方式。文章仅从共性的层面,以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为例,就中学生学习方法引导方面的“三字诀”内涵,谈谈个人的认识和感悟。
一、 课外作业“三步练”
传统的课外作业学习过程模式是“作业布置、作业练习、作业批改、作业讲评”这四个过程,除了“作业练习”属于学生学的过程,其他三个过程均是教师教的过程。这种作业学习模式,学生不能对作业质量进行评估并对作业错误进行订正,自然也就失去了对已有认识进行自我完善和重新建构的机会,这即是学生学习主体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症结所在。
“三步练”就是针对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学习中的主体性而提出的一种作业学习模式。所谓“三步练”,指“自主解答初练”“答案提示重练”与“参考解答再练”这三步。“自主解答初练”,指与传统的作业学习过程一样,学生独立解答。“答案提示重练”,对已完成的作业进行对答案,但不看解答过程,然后在答案的提示下就错题进行重做。“参考解答再练”,指对不会做的或进行重做仍然做错的题目,先认真阅读其解答过程,然后脱离解答进行再练。为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真实的“三步練”过程与质量,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形式表示哪些题属于初练就会、哪些题属于重练正确、哪些题属于再练才会和哪些题属于重练再练也不会。这种“三步练”的作业学习模式,从学的角度来说,既能有效地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自觉学研的主动性,既能促使学生对课堂学习质量的评估,又能促进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深化理解,既能促进学生完善或修正已有的认知结构,又能促使学生较好地领悟其中的解题思想与方法。从教师教的方面而言,作业“三步练”,教师既能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状况,又可以使作业讲评具有针对性和精准性而提高讲评效率,还可以为制订的辅弱补缺计划与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必须指出,课外作业“三步练”,它要求教师要提供练习解答资料。可能有的教师会担心一些学生抄答案而影响作业质量,本人认为这是学习态度教育问题。它虽不属于学习方法,但比学习方法更重要,愿学要学才是学会学习的精髓。
二、 巩固记忆“三回演”
记忆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素养。凡成绩好的学生,其记忆力都不错。过目不忘是对个别人优秀记忆力的夸赞,但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能否使所学知识形成牢固记忆,不是一听或一看就记住了,而是要经过多次的重现式的回顾才能达成。在接受新知识学习中,若重现式的回顾能及时跟进并适当反复,就能形成较为长久乃至永久的记忆。这一步做好了,学会学习才有其实质性意义。
所谓“回演”,指在每天临睡前把当天课内外的学习活动及内容进行片段式的回顾。从目标任务而言,主要搞清楚三个问题:①今天所学的各学科课题内容是什么?②重要的知识与方法是哪些?③作业中哪些题做错了以及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至于回演的顺序,它可以按学习活动的时间顺序进行,也可以按学科的学习活动内容来展开。针对每一学科,所谓“三回演”第一是回演课题内容要点,明确课题内容概要,形成概括性记忆;第二是回演知识与方法的形成过程,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形成理解性记忆;第三是回演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案例,明确其中的思想方法与操作程序,形成方法性记忆。
如《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课题,学生在回演时如果能概括出“公式的适用情形”“公式的符号形式”“判别式与实数根关系”这三个要点,同时知道求根公式是借助“配方法”和“开平方法”而演绎推导的结果,进而能把握“原方程→标准方程→判定实数根→公式法解方程”的操作程序,并且能领悟“根与系数关系”的函数思想,那么本课题知识内容就能在其脑海中形成较为深刻的记忆烙印,随着解方程的多次练习,自然就会形成永久记忆。
要全部回演当天所有的学习内容与过程,似乎要花很多时间,然而实际中的回演是片段式且跳跃式的再现,往往一节课只需要2至3分钟。当然,听课中没搞懂的内容,回演思考的时间会较长,若确实弄不清楚,则第二天可请教同学或老师。实践证明:巩固记忆“三回演”具有很好的实效。
三、 知识梳理“三贯通”
有效的学习通常要经历“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这两个过程。由薄到厚,不仅要读懂书中的外显内容,还要读懂书中的潜在思想。如“勾股定理”的证明,教材仅介绍了欧几里得证明方法,而实际有多种方法证明,其中不论哪一种方法,都蕴含着独树一帜的数学思维与智慧,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智慧,这就是教材的潜在思想。尝试多种方法求证,就是举一反三的学习,也是读书由厚到薄的过程。另外,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碎片化或孤立地获取,然而要系统性和联系性掌握课程内容及思想方法,还需要经历由厚到薄的单元(章节)小结、模块小结等知识梳理过程。
所谓“三贯通”,第一是贯通认识单元或模块的知识结构,即梳理知识点的从属关系,辨析知识与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如《一次函数》单元,函数(一个量随另一个量变化而变化)概念是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其数学形式多种多样,一次函数y=kx+b和正比例函数y=kx仅是函数家族的两位成员(两者相差一个常数项,但都是线性变化),函数的描述可以是数学式表达,也可以是图像描绘,如果学生能明确上述这些要点,那么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结构就有着清晰的认识。第二是贯通总结归纳与单元或模块有关的数学问题模型。就《一次函数》单元而言,教师要有意识地以“函数式”与“图像”这两个关键词来引导学生对问题模型进行总结或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本单元的数学问题模型可以分两类,或由数学式来求算函数值并分析函数值的变化,或由函数图像来确定函数值并分析函数值的变化,既可以依据数学式来描绘图像,也可以依据图像来建立数学式,其中数形思想是本单元数学思维方法的精髓。当然,在贯通归纳数学问题模型中,学生自然会联想一些具体的问题情景,毫无疑问,联想得越多,贯通认识就越深刻。第三是贯通梳理各类问题模型解题方法与思路。如针对一次函数或正比例函数问题,如何依据函数式判定函数y随x的变化、如何依据函数画图像、如何依据图像确定函数式,等,学生若能较好地梳理出诸如此类的通用性的思路与方法,这何以不是解题能力的提升。
四、 复习备考“三对策”
复习备考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必要学习过程环节,因此引导学生如何复习备考是教师教会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为了学生适应当前课程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学习能力基础。应该说,巩固记忆“三回演”与知识梳理“三贯通”均是复习备考的基础性工作,然而高效的复习则是“强化重点”“突破弱点”“反思错点”这三个对策。
强化重点,指针对考试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再次训练,直到熟练为止。所谓熟练,指能正确地对问题进行类化,在此基础上能迅速制定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与步骤。至于哪些是考试热点和重点,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通常不清楚,因此教师要告知他们,最好是教师编拟一份或几份有关考试重点和热点的练习卷,让学生进行再次训练,力争做到题题过关。突破弱点,指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重点复习,第一是进一步理解或领悟有关知识的涵义,第二是认识并辨析相关问题,第三是梳理与归纳相应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如某学生的薄弱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其中的拦路虎是“根据题意列方程”。以“增长率”问题为例,学生首先是对方程a(1+x)2=b中“a为基数”和“b为总量”的意义混淆不清,其次是对“x为平均增长率”的理解有误,其三是对(1+x)2的形成过程存在困惑。对类似这样的薄弱点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教材,读例解,读教辅解答,在此基础上把握或领悟其中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应该说,每个学生的薄弱点有所不同,教学的基点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补弱补缺。
反思错点,就是指学生主动地分析并订正以前作业和考试中的错题。题目做错,它是学习问题的暴露,如果学生在备考复习中重视错题分析,那么他定能会吸取教训而避开暗礁或绕过险滩,定然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犯错。反思错点的具体做法,就是重新浏览自己以前做过的练习與考卷,对其中每一道错题进行认真分析,在找出错误的原因基础上梳理出正确的解答思路与方法,对于个别的难题或属于自己的薄弱题,最好是重做一遍。
学习方法,从主体的角度而言属于学生学的范畴,然而从教与学的层面来说,它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简单地说,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学。有些学法可以是一教永逸,但有些做法则需要教师适时点拨或指导,即教学的真谛是教与学同步。
参考文献:
[1]龚正行.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8-41.
[2]马复.初中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4-136.
[3]熊修戬,周明波.中考数学分类专项复习[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8-11.
作者简介:
谢新茂,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