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推进慈善纳入法制轨道 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成立

2021-03-08慈轩

慈善 2021年1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天津市救助

慈轩

12月14日上午,天津工业大学与天津市慈善协会共同创立的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签约与揭牌仪式在天津工业大学举行。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散襄军,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吴捷,天津市慈善协会顾问魏康利,天津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兰国樑,秘书长王晓林,理事吴宗旺,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俞绍平,常务副校长陈莉,副校长张玉波以及双方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主要负责人与师生代表也参加见证了签约揭牌仪式。散襄军会长与俞绍平书记为研究中心揭牌;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肖强与天津市慈善协会秘书长王晓林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在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签约与揭牌仪式上,天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俞绍平首先代表天津工业大学致辞。俞绍平书记在致辞中说,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学校厚积薄发实现历史性跨越,入选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直以来,天津工业大学一直致力于创新发展,此次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

俞绍平书记还表示,深信在天津市慈善协会的支持和关心下,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会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紧跟时代发展,以应用法学为主要研究方向,为天津地方慈善与社会救助立法修法及其实施、政策制定及其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为党政机关、社会机构的慈善和社会救助工作提供法律和政策的可行性论证。与此同时,天津工业大学也将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慈善情怀。最后,他期待研究中心在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理论研究、法治实践创新等方面多出成果,为天津乃至全国慈善与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天津市慈善协会会长散襄軍在致辞中说,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是在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的形势下创立的。这次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面总结了决胜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制定“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主要考虑,突出重点和重要内容,围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科学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提供了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

党和国家一直对慈善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以第三次分配为收入分配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确立慈善等公益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继《慈善法》2016年颁布后进一步释放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对收入分配格局进行调整的重大信号,成为建设更有优势的分配制度、开创中国特色公益慈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战略指引。这是党中央对慈善事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所给予的精确定位,是赋予慈善事业的光荣使命与社会责任,为慈善工作指明了方向。

天津慈善事业未来的发展,要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到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慈善事业纳入党政工作大局;主动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团结奋斗;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普及大慈善理念,逐步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体系;主动服务于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宣传慈善文化、树立慈善榜样,为把天津建设成为“慈善之都”做出贡献。与此同时要变少数人参与的慈善为全社会人人参与的慈善事业;变单一的慈善形式为全社会多元捐助的慈善体系;变单向的慈善为双向受益的慈善。实现理念视野拓展;组织格局拓展;工作阵地拓展;信息平台拓展。创建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就是为了更好地将天津慈善事业发展融入党政工作大局,通过党的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多方参与拓展慈善阵地,并在法制的保障下将慈善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慈善,是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慈善。从国内的脱贫攻坚决胜小康,到面向世界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习近平总书记积极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在印证中国的慈善发展,着眼于人类的幸福,着眼于世界的发展。

在此次活动中,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刘伟,应聘为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为中心顾问。刘伟副会长受聘后致辞,首先代表中华慈善总会向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祝贺,并强调指出,将慈善纳入法制轨道,进行法治研究,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具体举措;慈善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并在保障基层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新的作用。

新创建的天津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研究中心,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全面论述的具体举措。将立足天津,面向全国,着眼世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慈善与社会救助法治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天津市救助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如果画笔会说话?
肩负使命的奶奶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The Right Mindset is the Key to Success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慈善事业立法正在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