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3-08王晓霞
王晓霞
摘要:本文从案例教学概念及政府公共关系学内涵和特征出发、提出政府公共关系学引入案例教学的必要性,以“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在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案例教学的实施全过程,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后续案例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政府公共关系学 实践
一、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能将现实中的政府公共关系事件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等方法感受案例情境,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学理论知识找出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适应政府公共关系学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教学。
二、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以“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为例
以“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在两个行政管理专业班级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案例教学实施全过程。案例教学实践对象为两个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同年级班级。使用的教材是廖为健所著《政府公共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案例教学的内容涉及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概念、类型,危机管理的原则与策略等知识点。
(一)案例教学前的准备
1.选择或撰写合适的教学案例
撰写教学案例——会理悬浮照事件(略)。
选择此案例的原因:“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的真实事件,也是政府危机公关成功样本之一,社会关注度高。以此撰写的案例主体清楚、结构完整、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可读性强,难易适中。
2.对教学对象进行分析
进行案例教学的两个班级前期已学习过管理学、行政管理学等课程,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未参加过专业实习,缺乏对政府公共关系实践的切身感受。其中一个班级全为民考民学生,个别同学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
3.对教学环境进行分析
课程实施场所为礼堂式布局教室,前后分开设计及两条走道把246个座位分成六个较封闭的区域,座位不可移动。教室配备黑板、多媒体等设备,但使用多媒体时幕布会遮挡黑板。
4.确定案例教学目标
本此案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包括政府公共关系危机概念、特征、类型等。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中的策略分析现实中的公共关系危机问题,并在分析中遵循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情感目标——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坚持正确、清晰的价值观念;学生能在小组讨论及发言过程中形成合作意识与自我管理意识。
5.制定案例教学课堂时间计划
案例教学课堂授课主要分案例导入、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案例总结四部分,计划每部分用时约30分钟(具体时长根据课堂实际情形适当调整),合计2小时。两节50分钟的课时加课间休息时间,基本满足案例教学时间需要,但略显仓促。
6.划分讨论小组
按花名册学号将学生穿插分组,6人一组,每组学号靠前同学为组长,学号靠后同学为记录员。
(二)案例教学的课上实践
1.案例导入
环节一:引入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相关知识点。
环节二:呈现“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
环节三:提出案例情节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案例。
思考题一:工作人员孙某为何要ps领导的工作照?
思考题二:网友看见ps过的工作照,为何反应激烈?
思考题三:会理县为何最终决定决定采用正面回应策略?
教学效果:夯实理论基础、把握案例情节,有效提取案例信息,为下一步案例讨论奠定基础。
2.小组讨论
讨论问题
问题一:“案例中的事件是不是政府公共关系危机事件?”
问题二:“谈谈此次会理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的策略?”
问题三:“会理政府在此次公共关系危机处理中有哪些可提升的地方?”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需过多参与学生讨论,主要以巡视和引导为主,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其他人发言,有礼有节表达自身观点,以恰当的方式沟通交流。
教学效果:使学生在理解政府公共关系危機相关知识点、明确会理政府危机处理策略基础上,精准把握案例分析方向,感受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深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班级讨论
环节一: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环节二: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汇报内容进行问询。
教师以引导和主持为主,认真记录各小组观点和问答内容、控制节奏、调节气氛、保证讨论顺利进行。
教学效果:锻炼学生表达、沟通等能力,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案例总结
环节一:以学生答、教师记的方式归纳本次讨论观点,肯定不同观点的价值,同时也提出改进建议。
环节二:梳理本次课程涉及的知识点。
环节三:点评学生表现。
教学效果: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问、回顾不同观点,反思自身表现,寻求较完善的处理策略,建立政府公共关系危机处理程序和策略的知识框架。
三、案例教学法在政府公共关系学教学中实践效果评价及分析
(一)学生对教师案例教学表现的评价及分析
1. 学生对教师案例教学表现的评价
通过对两班69个学生进行的课后教学评价显示:
对本次案例教学认可度方面,对案例材料认可的学生占91.3%,认为本次案例教学效果良好的学生占94.2%,认为教师案例教学法操作得当的同学占78.46%,希望老师再次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的学生达到100%。
在案例教学与讲授法比较方面,认为案例教学更能引起学习兴趣的学生占91.3%,认为案例教学使知识理解和记忆更加容易的学生占86.96%,认为案例教学整体教学效果好的学生占75.36%,认为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思考、表达、协作、应用等能力的学生占84.06%。
但同时对本次案例材料的认可度一般的学生占8.7%,认为本次案例教学效果一般的学生占5.8%,认为案例教学占用太多课堂时间的学生占65.22%,认为案例教学知识点不如讲授法清晰的学生占18.84%。
2. 评价结果分析
学生对此次案例教学授课过程评价较高,说明“会理悬浮照事件”案例难易详略得当、能引起学生兴趣,教师合理把握课堂时间,有效引导小组讨论、班级讨论,案例总结较为全面、加深了学生对政府公共关系危机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增强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同时也发现如下问题:
第一,案例教学复杂程度高,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理论的扎实程度、知识面的广度,案例教学经验及能力的高低,都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案例教学效果。
第二,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相比各有优劣。案例教学法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增强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的能力。而讲授法在讲解理论知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系统性、连贯性与逻辑性。
(二)授课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表现的评价及分析
1. 授课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表现的评价
每项满分为10分,共六项。
学生课前及课上整体表现(8分)
学生参与案例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10分)
学生对案例材料的理解程度(7分)
学生表达观点的清晰、准确程度(7分)
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分)
讨论小组分工与协作的表现(9分)
2. 评价结果分析
授课教师对学生案例教学中表现的评分结果显示平均分为8.17分,说明学生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良好,能积极配合教师授课、讨论小组分工合理、成員间合作密切。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比较满意。
但学生在案例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一方面每班中学生、理解、表达及专业能力素养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此次授课其中一个班级全为民考民学生,部分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足,导致对案例材料的理解停留于字面意思,无法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个别同学无法清晰、准确表达观点。
四、结语
政府公共关系学课程具有内容丰富、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等特征,教学难度较大。在其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掌握政府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授课效果,教师须熟练掌握案例教学原则与方法,通过优化案例教学设计来弥补案例教学课时不足,结合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究最适合的案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以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当代政府公共关系发展需求的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大学“21 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四期项目(XJU2015JGY04)成果
参考文献:
[1]付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12.
[2]廖为健.政府公共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第二版,12.
[3]夏家发,彭近兰.教学活动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