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菜园子连菜篮子 “土蛋蛋”变“香饽饽”

2021-03-08陈捷

陕西教育·综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农副产品体育局贫困村

陈捷

咸香四溢的宁强腊肉、色泽金黄的汉源蜂蜜、朵大质厚的羌山木耳、醇厚甘甜的羌州茶叶……2020年10月18日,在西北工业大学扶贫产品展销会上,30余种宁强特色农副产品以线上促销、线下展销、电商洽谈、产品推介等方式向广大教职员工展示展销。很多农产品刚摆上展台就被教职工采购一空。

自2019年9月以来,宁强县教育系统加强农校对接,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进学校”集中签约活动,大力建设消费扶贫专柜,主动与帮扶高校、苏陕协作单位建立消费扶贫对接机制,多渠道拓宽贫困乡村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宁强县教育系统消费扶贫销售金额达1000余万元。

食堂直供打造消费扶贫新引擎

家住巴山镇石坝子村的脱贫明星王永定,2020年特别开心,他种植的食用菌通过食堂直供销售异常火爆。王永定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学校食堂采购给我帮了大忙,现在我卖货不用再跑30多公里到县城摆摊了,工作人员上门收购,省时省力还节约了路费。”

食堂直供,一头连起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起各级学校的“菜篮子”。宁强县教育体育局主动联系县上的扶贫开发公司,搭建扶贫产品采购平台,通过平台面向全县贫困村、贫困户采购粮油蔬菜等农副产品。同时,平台汇总各学校食堂农副产品需求量,定期向各贫困村发布采购订单,以不低于同期市场价收购贫困村的农产品,定向直供县内82所学校、幼儿园食堂,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

与此同时,宁强县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进学校”集中签约活动,各学校、幼儿园根据自己的阶段性需要和临时需求,定向到教育系统帮扶村和所在地附近的贫困村采购农产品。

优先选购搭建消费扶贫连心桥

优先选购是宁强县教育系统推进消费扶贫的一大举措。该县积极发挥工会组织优势,鼓励教育系统职工优先采购、贫困村农产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化“输血”为“造血”,着力搭建干部帮扶连心桥。

在鼓励教职工购买扶贫产品的同时,全县教育系统还科学合理利用工会福利政策为消费扶贫提供保障,在采购慰问品时优先采购贫困地区产品;把消费扶贫纳入各学校工会组织定点扶贫和工会干部结对帮扶工作内容,组织职工到贫困地区开展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消费扶贫,为滞销农产品打通销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9月底,全县学校工会已采购贫困户农副产品77万元;全县教职工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46万元;驻村和包扶干部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31万元。

精准引流扩大消费扶贫朋友圈

“宁强农副产品新鲜、绿色、口感好,很受师生欢迎。2019年10月我们和宁强县教育体育局签订了15万元农产品采购合同,实际采购16万元以上。2020年我们又签订了18万元的采购合同,争取消费更多宁强农副产品。”在高校扶贫座谈会上,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扶贫办主任马晓祥信心百倍地说。

“‘陕货进苏‘山货入高校活动是宁强县农副产品外销的一条快捷通道,大有可为!”在苏陕教育协作恳谈会上,宁强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付祥武说。

通过开展高校结对帮扶和苏陕协作,宁强县看到了高校和苏陕协作单位巨大的消费市場。为此,宁强“借船出海”,精准引流,推进宁强绿色农副产品和高校、苏陕协作单位对接,与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优质农产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宁强县还在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消费扶贫专柜,展销具有宁强品牌、羌族特色的优势农副产品。

2019年9月以来,宁强县教育体育局通过帮扶高校和苏陕协作单位,共销售农副产品45万元。田里的“土蛋蛋”变成了市民桌上的“香饽饽”。

作者单位:宁强县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农副产品体育局贫困村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武汉白沙洲农副产品大市场水产品价格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浅谈河北省体育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自治区体育局举行“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晚会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光荣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