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研究
2021-03-08王学军
王学军
【摘 要】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重大挑战。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网络环境中提取对教育有价值的素材和资料,同时做好对不良因素的摒弃与隔离,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086-02
【Abstract】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our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facing major opportunities and also major challenges. Therefore, educators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intelligence, extract materials and materials that are valuable for education from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do a good job in abandoning and isolating bad factors, so as to create a healthy and upward growth environment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strategy; Optimization
網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重大机遇,也伴随着重大挑战。教育的与时俱进决定了我们不能无视网络环境而独立存在;但要如何与网络接轨,如何用好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如何更好地发挥教育职能,又是让很多教育工作者苦恼的问题。我们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充分判断和理性看待,有对学科教育的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体现教育价值,引领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向上发展。
一、针对线上教学的积极探索
2020年初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让很多教师和学生开始了长达数月的线上直播学习。这个过程虽然有些突然,但也符合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只是从这几个月线上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还是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很多教师不适应线上直播教学,在跟学生进行互动,设定直播课程内容以及课题讲解、作业布置等方面操作生涩,活动安排不协调,尤其是教师没办法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看不到学生是在认真阅读还是在玩游戏、看电影。而作为学生,也会因为直播学习直接接触电脑、手机而受到干扰,出现开小差、不认真学习等问题。
故此,从未来预防同类事件发生,保持线上教育的可行性等角度考虑,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合理可行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注意总结线上教学的经验教训,进一步熟悉线上直播平台的操作,做好直播教学中的背景环境管理,做好线上教学的课程内容安排。我们要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优势,可以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播放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可以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分享视频短片或者摄影摄像素材给学生拓宽思路,可以在讲解诗歌、鉴赏诗词意象的时候播放与其相关的视频影像资料等。教师自身首先要将网络技术灵活掌握,把思路搞活,才能让学生在接受线上教育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能跟着教师的节奏循序渐进,完成好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
二、利用微课视频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我们一直提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回归。但是,小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薄弱,探究意识不强,在学习中依然存在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回归,需要教师大胆创新教育思路。基于微课视频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是指我们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势和信息技术的便利条件,将需要学生学习的资料素材整合到一个微课视频课件中,让学生自主观看课件提取重要知识点。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会过多干预和讲解,而是看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梳理能力。其对锻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更可以解决传统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学习被动的问题。例如在以“写好人物形象的几个要素”为主题的微课视频中,教师设计微课视频的内容为三个版块。
①案例分享版块,我们将取材自《西游记》《水浒传》等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句段与电视剧版本中的演员演绎场景作为案例对照,让学生在观摩体验中感受人物形象描写的魅力。
②技巧分享版块,教师在微课视频中提取案例进行讲解,详细描述了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和手法。
③演习演练版块,让学生自行在课文中寻找人物描写的句段,分析其写作手法技巧并尝试进行写作训练。围绕这三个版块,学生按部就班地观看视频、进行练习,即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整个微课视频时长8分钟,其中剧情演示过程占用3分钟,教师讲解案例技巧占用3分钟,剩余时间2分钟。微课视频播放完毕后,学生自行做练习用时10分钟,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评用时10分钟,学生进行修正调整10分钟。整堂课程围绕写作训练展开,内容安排紧凑充实,学生的自学过程循序渐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微课视频支持的翻转课堂教学,教师需要把握内容精练、组织有序、时长得当的原则。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而微课视频是图文视频的综合呈现,信息承载量是比较大的。时间太长,学生的思路会跟不上,视频教学的翻转价值就大打折扣。灵活利用网络资源素材,让每一份微课视频组织得当,恰到好处地发挥作用,相信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精彩。
三、围绕诗词鉴赏、文学审美的情境教育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古诗詞和文言文、小说等的鉴赏审美教学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对很多诗词意境或者小说作品的主题思想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体会,制约了审美情趣的升华。在网络环境下,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逼真的场景,这对帮助学生形成审美情趣,培养提升鉴赏水平有积极作用。
例如鉴赏古诗《村居》的时候,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季村居景象,草长莺飞、杨柳春烟、放纸鸢等意象,别有一番情趣。为了帮助学生想象描绘这幅春日的场景,教师在网上搜集了很多描绘春日河畔湖畔杨柳依依景象的摄影图片或者视频短片给学生观看,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春日的醉人景象中。通过网络环境提供的素材,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了什么是“草长莺飞”,明白了“杨柳春烟”是怎样的绿意融融,更是被同学们争着抢着放风筝的有趣画面感染。配合这样的场景,推敲字句的运用和意象的表达,感受诗词的魅力,让学生对鉴赏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结合网络环境开展的生活化主题实践教学
网络环境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问题和不足。近年来媒体报道的小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沉迷打赏网络主播的现象,都是网络环境下的不良影响。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做好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引导,这是语文教学的应尽职责。故此,我们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一味地着眼于课本教材,而是要针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针对网络环境中的不良诱导等,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生活实践活动,用来帮助小学生抵御不良影响,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
比如针对小学生爱玩游戏的情况,我们可以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设定主题为“谈谈玩游戏这件事”。教师会从网上采集关于玩游戏的新闻报道、案例解读等信给学生作为参考,同时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谈对玩游戏的看法,谈玩游戏的好的作用和不良影响。通过口语交际对话,提出论点观点,寻找论据支持,然后教师会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对话中达到好的结论成效。我们也将围绕这一口语交际活动进行实践,通过班级群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让学生开展“适度玩游戏”监督月活动,家校合作监督孩子玩游戏的行为。
网络环境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在语文课堂中也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活动,把小学生容易受到误导和干扰的因素逐一排除,让小学生养成爱读书、爱朗诵、爱写作、爱交谈的好习惯,让小学生的价值理念、文学修养得到启迪和培养。随着网络环境下各类主题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小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习惯一定能发生良好转变,成为道德品行优良的好少年。
参考文献:
[1]林文兰.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优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
[2]隋春梅.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以《彩色的非洲》一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7(09).
(责编 张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