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小学管理策略探究
2021-03-08周第林
周第林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时代,农村小学的各项管理工作都面临着全面发展和革新。在此背景下,农村小学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将学生管理作为小学管理的目标,加强基本的教学管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小学;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2-0066-02
【Abstract】In the new era of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social progress, all management tasks in rural primary schools are facing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rural primary schools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management system, take student management as the aims of primary school management, strengthen basic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etter teaching environment.
【Keywords】New period;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Management strategy
作为农村地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地,小学在其社会环境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关注。因此,加强新时期农村小学管理势在必行。农村小学要审慎分析当下的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教育界的支持,不断完善小学管理体系,促进农村小学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
好的育人环境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课堂听课质量效果,但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经济环境的特殊性,部分农村地区的小学校内基础设施并不完善,缺少现代化教学必要的基础设施,如多媒体设施、图书设施和体育设施等。因此,农村小学应积极利用好精准扶贫政策给予学校的支持,充分把握扶贫政策带来的机遇,全面完善、整改或维修校园整体的基础设施。
1.多媒体设备。小学应对教室内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统计、记录和分析,完善和补充需要多媒体设备和仪器的场地,并且对于教室和课桌椅设备有损坏的部分进行修缮和补充。
2.图书设施。在图书设施方面,小学应借助各类渠道,如论斤称书和图书捐赠等形式完善校内的图书资源。不仅如此,建设一个图书馆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十分有必要。将整合来的图书资源有序地放入图书室中,并派遣专人进行图书室的借阅和图书管理,以便完善小学的图书基础设施,拓展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学习渠道,推动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完善化发展。
3.音体美设施。在音体美设施方面,小学要积极建设和完善基础的音体美设施,包括篮球场、塑胶跑道、乒乓球台、各类体育器材、画室和各类音乐器材等。农村小学要积极完善这部分的音体美设施建设,及时检修、维护和更新音体美设施和音体美器材,以保证校内音体美设施和音体美课程与活动的正常运营和实施。
4.环境布置。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实体的大型小型设施,还有校内的各类文化设施,主要包括校内装饰、走廊装饰和教室装饰等,这里的装饰不仅要将这些区域进行美化,而且要进行文化类的环境布置,创设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小学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关系着农村小学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完善基础设施对于农村小学来说势在必行,能有效推动农村小学条件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基本管理
学校应加强对于基础设施的管理,还要逐渐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农村小学的基本管理主要包括学生行为管理、教师管理和校园安全管理等,这三方面组成了农村小学基本管理体系,是农村小学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能为小学管理工作打好基础。
1.学生行为管理。在农村小学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学生的行为管理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小学生行为管理要做的不仅仅是管理学生的学习行为,还要及时管理学生的生活行为,在二者融合间提高学生行为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小学不仅要每天组织早操锻炼等锻炼活动,还要开展大扫除活动等卫生打扫活动,积极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小学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防火防地震演练和专题讲座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2.教师管理。由于农村小学所处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农村小学更要充分加强教师管理,培养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教学热情的师资队伍,以师资力量支撑小学的管理工作;除了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之外,教师的教学模式和职业操守也需要完善和发展。并且建立多重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将教师的教学绩效与薪酬和职称挂钩,能充分调动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动力。
3.校园安全管理。农村地区的小学环境具有相对复杂性,有更多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危险因素,因此農村小学校园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校方应派专门的安全管理员详细地定时检查学校的各项大型设施和周围环境,全面排除各项安全隐患,在各处危险区域设立应急的消防和保护设施,为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基本人身安全提供切实保障。
三、增强校园环境管理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校园环境的和谐性同样关系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农村小学的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照顾,缺乏自信心和交际能力,较为容易受到校园欺凌的侵害。因此,农村小学就更要加强校园环境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负责人,教师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发生异常时教师应密切关注和跟进,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和排解。无论学生的成绩好坏和学习水平高低,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都应及时观察和处理,避免或减少因不被关注或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而产生的消极事件。其次,学校的领导班子可以组织一支校园巡查队伍,对校园内可能发生欺凌事件的区域进行定期巡查,如若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应及时制止并追查,尽可能根治校内的不安全事件,消除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管理
农村小学的教学效果中,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整体素质,所以学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先抓好教师的基本涵养,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对教师进行培训,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基本本领
学校方面可以去别的学校,请一些优秀的教师或者当地教育局的指导教师来本学校进行指导培训,同时安排本校教师定期去其他学校进行观摩学习,进行互相交流。还有农村教学也要克服一些交通不便的问题,力争将信息化全面引入课堂教学中,实现与大城市中学生一样的教学平台以及资源,更好地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二)建立合理的评价奖励标准
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使教师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竞争,然后学校方面再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教师取得的成绩及其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合理评价,从而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同时为教学活动以及课堂上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所以,学校要定期举行教师检测考试以及学生的调查问卷,考查教师的各种情况进行一个综合系统的评价,并且这项评价也会影响教师的工资以及之后的升职等问题。
五、呵护留守儿童的教育
随着现代化不断推进,城市不断发展,大量农村人员涌入城市谋生时,农村中会产生很多留守儿童。作为农村小学,首先要加强与这些留守儿童家长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因为在农村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经常性多年不回一次家,所以学校在举行家长会、家访之類的事情时,一定要加强与这类学生家长的交流,在交流时要不断向家长普及学校教学模式,形成良好家校一体化。同时学校要注意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关怀与呵护,教师在课下要多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心理辅导等工作,充当他们的朋友,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为他们带去最幸福快乐的时光。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进行学校管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合理配合,学校方面的努力在其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村小学的各方面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还能推动农村小学管理质量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因此,农村小学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逐渐缩小城市与农村学校之间的教学差距,要以学生为管理的中心目标,促进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促进农村小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和谐、均衡、稳步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策略探讨[J].科技资讯,2020(01).
[2]吴成有.新时期农村小学管理策略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
(责编 杨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