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的关系研究
2021-03-08李婷婷
李婷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 吉林 长春 130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 “立德树人”作为当下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明确地提出来,故此高校为了确保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就有必要重视体育竞赛这项可操作性强、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德育实践途径。现下,高校体育活动尤其是田径运动开展的核心就是各级的竞赛,目标就是要吸引大学生参与的兴趣,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不过,各高校也应当意识到,大学生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之间并非具有替代的关系,而是互为促进的关系,体育竞赛能够促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也能够促进体育竞赛的健康发展。各高校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体育竞赛作为一种切实有效的路径进行推广,以便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1、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
首先,立德树人教育的培养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它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还需要具备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和健全的社会心理。对于高校来讲,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真才实学的、身心健康的全面型人才,使他们自动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事业中,能够不畏艰难、勇于创新、迎难而上;其次,立德树人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合力作用的过程。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教学方式手段改革创新和育人环境营造等做多方面入手,形成一个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高校立德树人教育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还需要注重“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这也是立德树人的基础保障。最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色,体现了国家对青年现在和未来价值的认可,故此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高校只有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才能准确把握住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最终促进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2、大学生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的关系
第一,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蕴藏着丰富的人际关系内容。“德”是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为规范,所以可以说人际关系是属于伦理学中“德”的范畴。在体育竞赛过程中,竞赛的参与者时刻都与周围的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竞赛参与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道德规范。比如,尊重对手,文明比赛等。尤其是在一些非正式的体育竞赛中,这些潜在的道德规范所起到的作用更为明显。因为非正式的体育竞赛往往规则较为随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有赖于人们对公平公正、拼搏进取等体育精神要素的理解。并且,在非正式的大学生体育竞赛中,参赛者更为关注的是彼此间关系的和谐融洽,以及从运动中享受到的乐趣。对于大多数的高校学生而言,非正式的体育竞赛是他们参与体育运动最普遍的途径,只要体育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道德感悟习惯多加引导和培养,就能够使他们通过体育竞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第二,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体验过程。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目标越高,遇到的困难越多,越不好完成,就越能够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只有大学生们不断地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道德体验,才能实现自身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教育的立德树人目标。在大学生体育竞赛过程中,参赛者可以体验到包括尊重、合作、公平、竞争和宽容等在内的诸多人际关系内容,这些“德”的内容在传统教育教学中虽然可以让学生理解概念,却无法让学生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例如,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们可以深刻体味到公平竞争的内涵和价值,可以深刻体味到团队协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可以深刻体味到尊重和被尊重的重要价值等等。在体育竞赛中,所有参与者的情感体验都将被他们内化为未来人际关系处理的依据。由此看来,将大学生体育竞赛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路径具有极大的意义。
3、以体育竞赛为立德树人路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3.1、以体育竞赛为立德树人路径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大学生体育竞赛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大多均为体育教师,这就在竞赛项目选择、有关规则和技术评判等方面不存在障碍,仅仅需要深入挖掘出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在体育竞赛的过程中引导和触发学生们的道德体验即可。只要体育教师能够很好地在体育竞赛中引发学生对竞赛和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就可以使体育竞赛成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其次,大学生体育竞赛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被忽视了。以往的体育竞赛主要是被用来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如果我们现在将运动竞赛作为立德树人教育目的达成的重要路径,那么就既可以实现运动健身、强化技能的目的,又可以实现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当下高校体育竞赛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最后,体育竞赛是绝大多数高校学生的体育运动方式,并且这种体育运动过程中的道德体验将会对他们自身道德体系的构建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高校学生在学校能够不断地从体育竞赛中养成体验道德的习惯,那么在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这种道德体验的习惯将延续,并且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体验也将不断深化完善,最终构建出他们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而每个个体的道德价值体系也是整个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2、以体育竞赛为立德树人路径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体育竞赛有助于高校学生实现自我的完善和超越。人们只有在同等竞争条件下,才能够深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形成自我完善的动力。这种自我完善和超越的动力,不仅存在于竞赛的失败者身上,还存在于竞赛的获胜者身上,两者均可以在体育竞赛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这也是体育竞赛的意义所在;其次,体育竞赛有助于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赛场上学生们努力拼搏、不畏困难、团结协作,这些意志品质都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所必须的品质;最后,体育竞赛虽然无法培养大学生们发明创造的能力,但是可以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道德品质,而对于规则的遵守恰恰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在体育竞赛过程中,比赛规则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规范比赛过程,确保所有参赛者得到的裁决是公平公正的,这就像社会规则是为了确保每位公民的自由发展一样。如果高校学生能够在体育竞赛中形成规则意识,并对规则的制定和改变有深刻的体验,那么很容易就会明白社会规则制定的科学完善和顺畅实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4、大学生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相融合的路径
4.1、构建出新型的高校体育竞赛内容体系
高校需要在“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体育竞赛“健康第一、育人为本”的原则,对原有的内容体系进行重新的构建,进一步加大新兴娱乐项目与传统体育竞赛之间的融合力度,既要确保体育竞赛的本质不变,又要使其具有游戏娱乐的性质,以便使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的同时,能够从体育竞赛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提升。
4.2、层层选拔,分阶段实施高校体育竞赛
为提升高校体育“立德树人”教育途径在校内的覆盖率,可以将体育竞赛划分为几个阶段来实施。第一阶段主要形式是班内体育竞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小型的选拔,成绩优异者推荐参加下一阶段的体育竞赛。第二阶段是系内体育竞赛,由第一阶段推选出来的各班体育竞赛成绩优异者进行角逐,可以作为校内体育竞赛的热身赛,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自己编排内容与组织比赛,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沟通协作和创新等能力。第三阶段是校级体育竞赛,该阶段在项目设置、参赛人数和录取名次上需要尽可能地多一些,始终不要忘记高校体育竞赛的初心,要使得参赛者在体育竞赛中实现道德体验,锻炼意志品质,而非是让他们一味地追求获胜而忽略了自身的完善和提升。总的来讲,通过层层选拔、分阶段实施的这种体育竞赛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又能够使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道德体验,最终构建出自身的道德价值体系。
4.3、将校园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竞赛之中
体育竞赛既能够检验参赛者的项目动作技术水准,又能够折射出参赛者的道德水平,还可以使参赛者通过竞赛中的道德体验不断地完善和提升自我。如果能够将校园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竞赛中,就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竞赛文化,这对于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无疑是更为有利的。各高校可以借助体育竞赛开展与之相关的各种活动,如体育精神征文比赛等。这样可以加强大学生对体育竞赛的关注和参与程度,在充分享受体育活动乐趣的同时,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能力。
5、结语
高校体育竞赛具有其他学科专业无可比拟的社会道德情感实践性,并且其在实践的可操作性和成本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所以成为了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最佳实践体验路径。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竞赛与立德树人的融合,教学实践中可以从构建出新型的高校体育竞赛内容体系,层层选拔、分阶段实施高校体育竞赛,以及将校园文化融入到高校体育竞赛之中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