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应对

2021-03-08何奖红

文教资料 2021年1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改革职业

何奖红

(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湛江 524000)

一、引言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红利的支持下,职业教育步入大刀阔斧改革的新时代。新时代产业的发展必然增加对技术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不断发生变化,在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有重要的举措。一直以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是职业学校的重要任务,也是职业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职业学校要担起此重任,课程改革成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何谓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指为学生或在职人员掌握从事某种特定岗位或生产所需知识、技能等实施的教育,是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我国,提供职业教育的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职业中学)等。

何谓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是一个由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依赖性、统一性、虚拟统一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转变的过程[1],强调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

现代课程论认为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目标规定的教学科目及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的学校环境等全部内容。[3]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方向舵。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安排的教育内容进程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可以分为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预期的教育价值。[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5]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改革主张体验、参与、合作、交流与实践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应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6]由此可见,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当前,课程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我们需厘清课程改革的内涵,深化课改意义的认识,梳理课程改革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为课程改革指明方向。

二、当前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困境

改革即创新。然而,如今我们的课程改革仍停留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首先,即使对原有的课程作了一些改进,也仍然拘于形式上的改动,内容和本质上并没有注入太多“新”的东西,缺少创新成分。其次,原有的一些优秀传统在改革过程中被去除,一些课程在改革后失去原有的优势。基于种种因素,众多职业学校陷入课程改革的困境。凸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对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原则把握不准

我国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以学生就业为目的,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实用性技能的人才。然而,在现实中,一些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虽然达到一定的专业技能要求,但往往综合素养不高,在工作岗位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就业后往往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安于现状,甚至不求进取。当今,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是国家最紧缺的资源,人才的竞争成了国家之间竞争的有力武器。为了使学生在就职后更好地服务社会,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求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聚焦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并在课程改革中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职业学校在教育中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创新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是指课程内容的改革,必须指向人的发展,必须关注现实生产、现实生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7](64-66)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应实现“四个和谐融合”。第一,职业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发挥自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第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还要懂得做人做事。第三,教学模式应促使学生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第四,课程设置不仅包含以能力为导向的技能课程,还包含以知识为导向的文化学科课程。然而,在课改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过犹不及,由于未能精准解读课改的任务和原则陷入“为课程改革而改革”的困境。因此,如何走出错误课程改革理念的困境是职业学校教育课程改革要攻克的首要难题。

(二)课程改革方案设计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不足

课程改革方案设计过于注重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授,忽视文化学科课程与知识层次结构的课程改革。诚然,技能课程设置与教授是职业教育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多年来以文化学科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层次结构建设不足。然而,重技能而轻文化可能导致趋向另一个极端。因此,要设计科学的、先进的课程改革实践方案,必须考虑专业特点、课程性质及课程定位。不能把课程改革全都定位成项目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方案对课程的设计过于注重以能力为本位,以实践为主线,使知识弱化和课堂教学淡化,然而,知识与能力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知识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在课程改革中不能顾此失彼,既要考虑知识层次结构性,又要遵循知识教学的规则,使课程改革行之有效。

(三)课堂教学中的课程改革存在阻力

让课程改革进课堂,旨在落实教学实践中课程改革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使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体现育人功效。“课程改革进课堂”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阻力。

1.“课程改革进课堂”缺少中介

一些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容易养成过于依赖教材的习惯,难以做到严格执行课程标准教学,课程改革的设计方案融入课堂,要有符合课程标准的教材。配套教材所起的作用与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改革程度相向而行。然而,目前遇到的问题是新教材的开发跟不上,在某种程度上阻碍课程改革进程,影响课程改革效果。

2.引领课程改革典范有所欠缺

要使课程改革顺利进入课堂,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实践能力、引导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然而,现实中能作为典型示范的教师为数不多。对参与课程改革教师的培训只停留改革的理论学习阶段,未能上升至改革实践与运用的培训高度。此外,课程改革与校企合作尚未能有效融合。若要使课程改革充满生机活力,则必须围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

(四)课程开发师资队伍的建设缺乏周密酌量

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良、结构恰当的课程开发队伍。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学校往往忽视课程开发团队的打造与建设。原因是,第一,课程开发队伍建设随意性大,对师资队伍结构的合理性缺乏深思熟虑和缜密的考察,参与课程改革开发的教师为数不多,投入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教师主动性不强。第二,课程开发师资队伍没有得到专业技术人员及专业研究部门的相关指导,致使未能深入挖掘整个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的能力。第三,虽然有些教师接受过一定的学习和培训,但由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对相关课程教材的钻研不够深入,在课程改革和开发的实践中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导致课程教学改革收效甚微。

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实现路径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工程,需要制订系统的、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方案,改革者只有明确改革方向,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目标与任务,有针对性地统筹规划,才能真正取得课程改革的成效。针对上述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困境,对当前课程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一)明确课程改革目标竭诚服务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原则是课程改革的行动指南。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需仔细研读并领悟内里的意涵和主旨。当前职业学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学生某一技术或职业岗位能力的职业素养,要求职业学校对专业课程的开发应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应等级能力要求准确定位,基于特定工作需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此外,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开发还应考虑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积极作用,动员企业专业和技术人员参与课程改革,基于有实践意义的课程改革方案和课程标准,深入指导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工作。

(二)酝酿提炼最佳课程标准与课程方案

准确解读和把握课程标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课程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是能否顺利把课程标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关键。因此,课程改革首先要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首先,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思路,合理优化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明确课程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可从课程性质选择(包含学科知识或技能)、课程改革指向(即课程存在的问题,明确改什么,怎样改)、课程新目标(包括教学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及技能目标)的确定三个方面优化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其次,准确把握课程改革内容。应从适应社会实践和持续发展的需要、知识系统与能力要素的融合、课程特色性三个方面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向。

(三)结合专业特色扎实开展课程开发

职业学校可依据地方或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和教材。首先,可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应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其次,多渠道拓宽对外交流,引进丰富的、先进的教学与课程开发资源,展示做好课程开发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课程改革团队的积极性。提供资金保障,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氛围。再次,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如以校园文化、人文环境为载体开发校本课程,还可以学生就业方向、职业需求、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为依据补充和拓展原有的课程。

(四)建设和打造专业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团队

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一项举足轻重的任务。课程改革与开发团队的建设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开展的前提。然而,在课程开发中,由于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完善的制度保障,团队缺乏向心力,共同的目标不够明确,因此,应不断加强对文化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第一,选拔和培养专业而优秀的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的带头人。要求团队带头人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高的学术成就,对专业发展方向有清晰的思路,具有与团队成员合作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凝聚团队力量,引领参与程改革的其他成员开创性地进行课程改革研究。第二,合理构建课程改革团队。课程改革团队成员要有合理的年龄、职称与知识结构。可由专业骨干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团队成员。其中专业骨干教师人员必须相对稳定,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年龄结构有一定的梯度,充分发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另外,由于职业教育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企业兼职教师,既看重职业性,又看重职业技能的应用性,因此,要重视与企业合作,吸引和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兼职教师充实课程改革与课程开发队伍。第三,合理分工,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配合,相互信任,充分发挥成员的特长与优势,精诚合作,实现课程改革的共同目标。此外,还应根据课程改革与开发项目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校外校内培训。

四、结语

对职业学校而言,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只有立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基本目标,以服务社会需要、满足社会需求为基本方向,以培养学生专业和技能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途径,积极创新课程改革的方法,始终明确“改”什么,怎样“改”,才能让课程改革行之有效。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改革职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