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创新
2021-03-08李秀娜
李秀娜
(吉首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 吉首 416000)
劳动教育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高。[1](5-7)[2](35-43)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趋于科学化和体系化。王慧等[3](36-45)在梳理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政策演变中,指出中小学劳动教育经历了初具形态、曲折发展、全面探索、忽视弱化与回归本质等5个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劳动教育政策呈现不同特点。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在学生品行塑造和习惯养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爱劳动理应与爱学习一样受人追捧,成为好孩子的重要标签。近些年,随着国家政府部门政策及行政手段的推动和引导,劳动教育实践在中小学发展势头迅猛,实施途径日渐多样和系统,但整个体系化建设尚有一定的局限,劳动教育内容、目标、过程及配套系统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4](9-12)
陶行知推崇采用教育拯救中国,继承并发展了哲学家杜威教授的“教育即生活”理论,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理论。1930年,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举行的全国乡村教师讨论会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论述,认为“生活的过程即教育的过程,什么样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教育,康健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有计划的生活产生康健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改造社会的、有计划的教育,反之产生相反的教育,儿童教育要反映儿童的生活,要从成人的残酷中将儿童解放出来”。时过境迁,新时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对如何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内涵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核心,由陶行知在中西方先进教育理论基础上,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发展起来的,体现了他对教育改革、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观点,对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积极影响。陶行知能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哲学家王阳明和杜威对其影响巨大。陶行知自小学习儒学,醉心“阳明心学”研究。王阳明被称为千古完人,是心学研究集大成者,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引得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稻田和夫等无数后人顶礼膜拜。陶行知从小学习儒学,醉心“阳明心学”研究。“心即理”是阳明心学建构的逻辑起点,肯定人自身存在与作为最高实在的道,在存在本质上的同一性。“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学说是王阳明哲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5](14-20)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因推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后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改名陶行知,这里行即行动、实践,是亲身体验,知即知识,学习知识。陶先生认为亲知是亲身体验到的,是从行中得来的,是闻知和说知的根本所在。举例认为小孩子只有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了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了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从简单的冷热、软硬、甜苦常识强调“亲知”的重要性。
1915年秋,陶行知在美国伊利诺大学毕业,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专业学习,师从杜威教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强调社会化教育,主张学生要回归、适应生活。[6](19-21)陶行知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观点应用于实践,发现这些观点将课本知识与社会经验割裂,使教育成了社会的服务工具,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缺陷。之后陶行知将其改为“生活即教育”,即用生活教育,为生活教育。产生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三个基础,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强调教育必须与生活密切结合,只有以生活为载体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强调学校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才能让社会充分发挥教育的职能;强调“亲知”,说明教学相长的落脚点。[7](94-96)[8](155-162)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劳动教育观
封建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体力与脑力劳动、手与脑、劳力与劳心都是分离的。陶行知深知:“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以至于形成两种病,软手软脚病和笨头笨脑病。”陶行知将劳动教育融入歌谣、对联中体现劳动的重要性,写下《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手不用脑,快要被打倒。用脑不用手,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表明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陶行知认为:“劳动教育之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学成归国后,大力倡导“手脑相长”,写下对联“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强调对劳动的尊重。
陶行知劳动施教形式丰富多样。把晓庄师范校址附近的“崂山”改名为劳山,引导学生在“劳力上劳心”,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晓庄学校在学生入学考试时,会设置一些农务或土木工程项目考查学生的劳动技能。日常考试中增设开荒种地、垦荒施肥、修路等考试科目。课程设置上,一般上午为学习读书时间,下午为劳动实践时间,要求教师以实践为导向,师生可以共同养鱼,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指导园艺。将田园与荒地按大小分给学生管理,收获的农作物可换成货币。农忙时节,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农业劳动,以便师生深入了解农村生活,鼓励学生住进农家,帮着扫地抹桌椅,跟农民生活在一起,相互学习交流。此外,学生还可通过勤工助学参加编织、缝纫、烹饪、印刷等活动。晓庄师范开设的种种劳动教育课程,引入了大量的劳动实践,努力做到了“教学做合一”,非常有利于强化师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三、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问题分析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应该被视为最光荣的使命和责任。然而整个社会对劳动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小学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家庭、社会贡献和参与力度不足,例如学校劳动课程开设不足,还经常被挤占,家庭教育中学生劳动的机会几乎没有,劳动基本上被父母包揽,社会在劳动教育方面的贡献缺失,不劳而获、一夜成名等社会不良风气对劳动产生负面影响。[9](122-128)
(1)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单一,实施较片面。学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劳动教育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离不开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然而一些学校几乎完全缺失这些操作。劳动必须跟教育紧密结合,然而中小学普遍存在劳动和教育分开实施的现象,劳动达不到教育目的。学校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主要为满足地方政府教育行政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较片面的劳动课程,例如简单完成当地教育局统一要求的学农实践或生涯实践,或者通过每周一次的大扫除代替正常劳动教育。未依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整体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由于缺乏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考虑,造成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学校在组织大型劳动实践过程中,由于受安全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实践重点一般会置于安全红线以内,造成学生劳动实践的体验度和劳动量不够。
(2)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教师保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因认知差异,中小学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更受教师和家长关注,劳动教育教师得不到重视,造成专门从事劳动教育的师资流失,由专业课老师进行劳动课程教育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劳动教育政策的判断不清晰,认知过于简单肤浅,简单地认为劳动教育是学校适应形势需要新增设的课程,主要是班主任和家长的事,与自己无关。因此,国家需要大力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增加教师的劳动专业知识储备,更好地完成劳动教育工作。
(3)中小学生劳动意识薄弱,缺少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受国家生育政策影响,一些孩子在家庭中地位突出,几代人围着孩子转,长时间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孩子成长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人格、社交习惯和教育背景。安逸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从小缺乏劳动的熏陶,劳动意识缺乏,根本不知道劳动的艰辛,何谈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干过多的家务,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成绩,不愿意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或公益志愿活动,间接地剥夺了孩子从事简单劳动的权利。
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创新实践
(1)以学校为主要载体,丰富劳动实践内容,重视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学校是除家庭之外,中小学生学习进步最主要的阵地,是学生学习最久的地方。学校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个人劳动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学校可丰富日常班级活动,例如劳动值日制度,以小组为单位,设组长,以轮流方式安排每天的值日扫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同时每月评选最佳值日生,树立榜样并表扬,学校可以开展多样的劳动实践课程,从校园走出去,以劳动教育为依托,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接触自然、生物、地理、语文等多种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相信学生亲自感知肯定比简单的课本说教更受用。
(2)以家庭为根本,重视家庭日常生活中劳动的开展。什么样的家庭成就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劳动榜样。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一味地学习,培养的孩子注定不是全面发展的人。家长应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能力及心理需要,设置不同的劳动内容和目标,例如简单地倒垃圾、擦桌子、洗袜子、整理物品、刷碗、做饭等,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其知道为家庭劳动是应尽的义务,家长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多鼓励孩子,并辅以一定的奖罚措施,可以记录劳动的美好瞬间,及时与孩子、朋友分享,让孩子在劳动中感知快乐,把劳动当成生活的一部分,让其在快乐劳动中成长。
(3)重视社会参与,重视中小学公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孩子集体去养老院、孤儿院献爱心,给生活贫困地区小朋友捐赠物品、书本,到街头进行垃圾分类宣传、环保公益活动宣传等,增强学生的社会公共责任感和公共环保意识。通过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启发,让学生从中学到深刻的为人处世道理,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坚定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