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2021-03-08刘永连
刘永连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国家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现阶段,高校已经普遍应用该教学模式,开展专业和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因此,高校需要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研究与分析“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构建方法,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育生态学的理论阐述
教育生态学的出现与生态哲学思想具有紧密联系,立足教育生态学视角开展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工作,有助于结合高校管理与发展的实际情况确立教育生态观念,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高校的繁荣发展。教育生态学思想从整体共生、客观平衡与复杂多样的视角观察和把握教育教学活动的要素。首先,整体共生性指的是将影响“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的客观因素看作一个整体,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客观平衡性指的是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下开展教学活动,要保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内容之间处于客观平衡的状态。复杂多样性指的是“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学内容、教学背景、教学思想和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方面因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育生态学视角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证教学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与完善性,提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一)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教师是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主体,要保证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合理性,教师需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明确高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即为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育的实施以党制定的教育方针为主要依据,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还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所承担的育人责任,将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充分挖掘与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建立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之间的协同机制,更好地体现高校专业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本质内涵,把握“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思想精神,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引导,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并不是指具体的一门课程,而是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开展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高校专业课程教育的始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高校各专业课程内容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些专业课程内容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学习专业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因此,教师可以将专业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及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流程。高校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觉悟要素具有分散和隐性的基本特征,而且未成体系,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类的专业课程内容及特点具有较大差异,这些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诸多不同。在运用这些教育要素和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超越专业课程的本身挖掘、分析与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不同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理清教学思路,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在课程教学中,以专业课程内容的逻辑教学思路为主导,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专业知识—思政要素”彼此交融的统一的知识体系。
(三)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条件要求
我国“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贯彻与实施时间相对较短,在教学理念与模式的运用上普遍缺乏经验,各大高校对该教学理念与模式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于高校而言,专业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对“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部分高校的专业课程教师仍然难以从根本上准确地理解与把握“课程思政”的本质与内涵,缺乏对“课程思政”运用的研究。对于工科的专业课程教师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但人文素养普遍较低,在挖掘与研究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因此,高校需要组织专业课程教师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工作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引导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性,组建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教师研究团队,深度探讨和研究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实施及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我国高校长期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的,保证“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各大高校需要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可靠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和经费的合理配置,有效推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国进一步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遵循整体共生性原则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者的能力和素质、受教育者的能力及社会经济环境、国内外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都会对“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好教学主导作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结合学生的思想动态,联系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努力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较多专业知识,还能够通过了解国外时事,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这个教学评价过程不能仅从几节课或者几个学期的实施就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育人是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成就,这个过程是在经济社会大环境中展开的,是整体共生的。因此,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时可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评价教学实施的效果。对于教师的教学评价,可结合其是否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的知识点及教学基本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放在其是否对“课程思政”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与体会,但是学生的这种感悟难以用具体的量化指标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将刚性指标和柔性指标有机结合,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
(二)遵循客观平衡性原则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教育生态学中的客观平衡性指的是使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因素在平衡与不平衡状态中相互转换,促使其相互融合。高校专业课程分别具有学科特点,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各教师在知识储备及人文素养上各不相同,教学实践的方法各不相同,学生在不同的专业教学环境中经过长期训练,思维方式与认知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专业课程的学科特点,提出相对客观平衡的评价标准,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学评价,保证教学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
(三)遵循复杂多样性原则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现阶段,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同时,各学校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与外部大环境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是在满足外部大环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与外部大环境复杂多样的发展趋势相适应,从发展和引导的角度评价教学实践的实施。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实施者,其教学能力水平始终在不断发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是不断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学生作为学校中的受教育者,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及思想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异,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发生改变。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根据复杂多样的发展环境进行有效调整。从引导的角度来看,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要保持前瞻性,在具体的指标体系中,要包含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等实质性内容,通过能够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思想转变情况的生成性评价、能够反映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效果的过程性评价和反映每学期教学效果的终结性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教学评价作为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学效果及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全面评价,并使教师以此为依据优化与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新时期,高校在教育生态学视角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需要立足整体共生性原则、客观平衡性原则及复杂多样性原则,全面分析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客观因素,并在整体上评价教学活动的实施,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