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刍议
2021-03-08郑达理
郑达理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引言
在高校学生教育过程中,辅导员是长期处于学生思政教育一线的人员,责任重大。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主力,提升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首要措施。为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教育工作,辅导员需要首先实现自我完善,通过提高个人能力、个人素质、增加知识储备等方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高校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极为密切,高校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影响较大。其中最直观的影响是辅导员的思想意识、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及知识结构对于学生思想与心理上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会第一时间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若是高校辅导员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对学生展开指导、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那么不仅对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知识理解方面造成负面影响,还不利于辅导员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当高校辅导员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时,可以轻松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有助于提升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为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1](1224-1225)
(二)辅导员的思政意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最频繁的教务人员,主要负责解决学生在学习中与生活中的问题,不仅对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还对学生的思想、生活及日常行为造成一定的影响。简单来说,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决定了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成。高校辅导员应该从强化自身意识与思想观念角度出发,深度开展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良好三观与健全人格的形成。[2](134-135)
三、通过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策略
在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中促进学生的思政教育,可以提高高等院校辅导员的素质,开展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在高等院校中建立完善、优质的辅导员考核机制,注重培养辅导员的人文精神、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建立辅导员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平台,促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通过提高辅导员素质的方式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政教育。相较于专业课程教学,辅导员与学生的生活更加接近,可以采用一种融入的方式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这是其他专业课程甚至专业思政教育课程不具备的。通过在辅导员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的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为学生思政水平提升奠定坚实基础。[3](271-273)
(一)在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
高校辅导员整体素质提升,不仅依赖于教师的个人意识与知识水平,还需要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定期对辅导员的能力进行考核。为了使校内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有所提升,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活动顺利开展,高等院校应该重点制定一套完善、科学的心理考核机制,采用目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性格色彩理论展开辅导员考评,在实际考评过程中将辅导员的能力素质、心理素质与知识储备作为辅导员的审核标准,增设辅导员初选、辅导员技能训练、辅导员素质培训、辅导员考核、辅导员整体素质培养等方式,展开辅导员整体素质培养。通过以上方式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审核标准,为高等院校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教育人才,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4](102-104)
(二)注重高校辅导员的人文素质
高校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自主意识与判断能力,在接受知识时会自动筛选对自己有益的部分展开学习,给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然而大学生教育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学生教育,对其他学段的学生开展教育时,决定教育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否高效、教学内容是否优质、教学环节是否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等,对大学生展开教育时,大学生会自动审视教师与传授的内容是否相符,因此提高整体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才是提高高校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5](280-291)在高校众多教师中,辅导员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会比较多,在学生解决生活问题与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会比较大。除了上述通过考核制度、培训机制对辅导员进行素质培养与约束外,还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使辅导员切实认识到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性,以此提高辅导员的人文素质与自我修养,包括高校辅导员的行为举止、个人谈吐及民族荣誉感等,这些行为、语言、精神对于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影响。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最信任的教师,为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各项困难,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社会阅历都远丰富于在校学生,学生会对辅导员更加信服,有助于辅导员开展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学生在与辅导员的交流中,也会不自觉地对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进行模仿,大到重要事情的选择,小到每一个微表情。为此,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应该注重提高人文素质与自我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才可以保证彻底发挥思政教育的融入功能。在对学生展开就业求职、创业指导等时,此时处于由学生阶段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时期,社会中有诸多不稳定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学生对于未来事物处于既渴望又恐惧的特殊阶段,最需要的是自信心。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学时需要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用精神百倍的状态对学生展开引导与启发,让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自信心与热情,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求职与自主创业。辅导员的影响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为此,辅导员的洞察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协调组织能力对于学生的影响较为显著,若高校辅导员具备这几项能力,则在开展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可以及时发现学生行动与心理上的细微变化,针对学生所处的困境与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为学生制订可行性计划,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将解决事情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一方面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另一方面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他学生带来帮助,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6](135-136)
(三)建立辅导员心理疏导平台
高等院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与整体素质有着莫大的关联,辅导员的整体素质与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有着必然联系。针对这一情况,为了提高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效率,高等院校可以从提升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来开展工作,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着手。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辅导员心理咨询平台来关注辅导员的心理状况,及时了解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教育中的情绪变化与心理变化,为辅导员开展定期的心理疏导,帮助高校辅导员舒缓压力。这种方式可以及时掌握辅导员的内心诉求,使辅导员可以在毫无压力与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开展工作。在以往的高校教育中,很多高等院校注重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知识的培养,忽略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导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保证,甚至个别教师的压力过大、心理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将个人情绪带到学生教育中,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其负面情绪甚至对学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7](230-234)很多高校辅导员,相较于其他教师,工作更庞杂,需要同时管理上百名学生的生活起居,无形中具有更多的心理压力与心理问题。高校应该专门开设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平台,为辅导员解决心理问题,适时减轻管理员的工作压力,这样可以保证高校辅导员在精神百倍的状态下不断完善自身,将更加专业、更加优质的思政教育内容以引导、融入、启发等形式融入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优质的思政教育内容、高效的思政教育模式与趣味化的思政教育环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间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念、人文素质、道德修养、爱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素养和世界观念等。需要注意的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素质与整体素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思政教育的效率,还可以使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更顺畅,辅导员的素质被全体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辅导员的整体素质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加持,学生在校园中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学习到辅导员身上的优秀素质与优秀品质。[8](271-273)
(四)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
无论是高等院校中,还是社会环境下,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认同感普遍偏低,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知与定位不足,忽略了辅导员对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对高校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辅导员薪资待遇与福利待遇普遍处于中下水平,难以激发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在此情况下,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培养工作,需要重新审视辅导员的工作性质,注重对优秀辅导员的培养,提高对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将高校辅导员的薪资待遇与福利待遇上调,并且可以建立岗位工资加绩效奖金的新型方式,以此激发高等院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促进辅导员尽快实现全面职业化发展。在高校辅导员日渐职业化的基础上,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性会显著提升。[9](115-116)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辅导员的素质息息相关,提高辅导员的素质可以显著增加思政教育的融入力量与启发力量。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在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注重高校辅导员的人文素质、建立辅导员心理疏导平台、强化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等方式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