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1-03-08孙逊
孙 逊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一、问题的提出
对大学而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的过程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盘活存量,做足增量,优化组合思政课程和其他相关各类课程中蕴含的精神给养和宝贵资源,推动教师队伍全员育人、生活场景和学习环境全过程育人,各类课程协同合作全课程育人,是认真贯彻、高效落实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3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的具体举措,也是大学和高等教育系统在新时期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创造性地履行“立德树人”使命的必要措施。通过专业课实现知识传递为主的显性教育;通过挖掘其他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实现隐性教育,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和动力,使之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动能”。
从胡塞尔的现象学概念出发,我国学者项贤明主张,把现代人的两个生长家园分别称作“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1](223)。核心主张认为,能够在我们生活的自然状态中被直接感知的世界,可以称之为“生活世界”,它是个人和群体生活于其中环境,这个环境是现实又具体的。与之对应,“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抽象图景,是由逻辑和概念体系构成的理论世界[1](228-229)。
教育在“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教育家杜威认为:“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2](57)在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成长过程中,大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大学存在的意义和合法性基础在于“知识就是力量”,需要大学根据知识的持续发展、广泛传播推广应用,开展相关的系统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当大学过于强调聚集知识本身,甚至把大学的课程及其任务理解为知识的传递,未能及时关照学生“生活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建构时就容易造成偏离人才培养目标。克拉克·克尔曾经在“维护、传播和研究永恒真理”“在探索新知识方面的能力”“在服务于文明社会众多领域方面所作的贡献”方面,以“三个无与伦比”指出大学的独特价值[3](1)。社会需求是推动大学课程体系不断变化的根本性原因。对于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而言,大学是其子系统,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阶段及需求变化,进行必要的动态调整。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伍德罗·威尔逊指出:一所大学能在国家的历史上占一个位置,不是因为其学识,而是因为其服务精神[4](307)。让学生具有家国情怀,防止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大学不言自明的责任所在。然而,单纯依靠注重知识传递的传统课程,有些力不从心。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指出:“归根到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开放的人。”该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将全面发展的人解释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人[5](63,59)。这个报告前瞻性地提出了未来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的核心能力要素。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基于知识传递的传统课程内容及模式,在时代需求面前,有必要在课程内容、课程载体、教学方式上有所突破,“课程思政”的理念与实践,能够有效地构建“生活世界”与“学术世界”的桥梁和纽带,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的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成长。2014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课程思政”,并且指出课程思政并非增开一门单独课程,也不是在已有活动中额外增设一项新的活动,而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有利于盘活思政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相关资源,促进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努力实现全员育人。
针对课程思政的相关内涵,学者们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如,有学者指出,应该挖掘专业课党政的思政元素,联通“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待开发的‘课程思政’元素,都暗含有启迪人们智慧、激发爱国热情、拥有社会正义感、负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文化自信、充满人文精神等价值范式的思政元素”[6](101)。还有学者从“课程思政”如何在专业课中体现的角度,指出“课程思政”不等于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植入科学精神、工程/医学伦理、人文精神、法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理念等[7](52)。
有学者从教学目标及实现过程的角度,提出“课程思政”突出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育人”导向,强调“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鼓励综合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授知识同时,融入价值观的引导,主动挑起“思政担”,将自己的课上出“思政味”[8](68)。也有学者主张,所谓“课程思政”,就是在专门的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包括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9](67)。
还有学者对比“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方法、过程、内容、效果,指出在教育过程中,课程思政强调教育主体的主导性,用柔性、侧面、间接的方法,提前设计含有思政因素的教育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促使教育客体在没有察觉的状态中主动体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元素的力量。思政课程偏重以组织化、系统化、密集化的意识形态课程,借助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受教育者实施有计划、有意图、有目的的教化,使其实现政治认同、价值认同的教育目标[10](75)。
2017年12月5日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针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进行了充分说明,要求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进一步盘活育人要素,优化完善育人及评价激励机制,更加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课程思政”不是一门单独的和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思政”视野下,思政教育不再是“思政课程”这样一个单一的方式、载体和渠道的“独唱”,而是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参与人员、效果评价等方面的“大合唱”。专业课、实践课、思政课等方面的素材内容不再是简单的“条块分割”,而是相互融通,共同致力于协同育人、立德树人。
英国学者安迪·格林提出:“教育的功能绝不仅仅是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绝大多数国家,形成公民群体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11](69)无论是培养高素质的国民,还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大学中“好课程”的助力。所谓的好课程一定实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以知识夯实价值引导的科学基础,以价值升华知识传授的意义关切[12](93)。
挖掘蕴藏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育方法与载体,丰富立德树人的形式与内容,需要统筹全局,持续发力。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是局部性工作,而是全局性工作,不能只做“盆景”,而要种好“责任田”,要按照“所有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的要求,统筹规划、整体设计、全面建设[13](6)。立德树人,协同育人,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办学情况,努力探索,守正创新。
三、南京工程学院的部分探索
南京工程学院秉持“学以致用”为办学理念,努力通过高质量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产学研用相融,形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作为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国家“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试点高校、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单位,学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增进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
首先,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实现“全方位育人”。学校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坚持从更高的政治站位出发,落实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和改进思政课程,强化立德树人成效摆在突出位置。学校领导常态化制度化带头进思政课堂,推动思政课建设形成机制。学校领导亲自担任班级的第二班主任,挂帅示范联系新生班级,坚持每个学期,通过开学第一课、形势政策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党课和团课等不同形式,给大学生们授课。在深入学生班级、教室课堂、大学生宿舍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与此同时,学校精心选拔一批党员领导干部、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党员,联系相关班级,充分结合个人经历、专业优势和岗位优势,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思想工作坊、社会实践、明德励学实验班等多种不同形式,组织开展持续性、系统性的思政育人工作,努力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目标。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制订《南京工程学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建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共建机制。以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研讨等方式,推动教师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促进专业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与时俱进、主动创新、持续推进,修订或制定相关教师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三,努力构建“党委领导、党政共管、教务牵头、机关协同、院系落实”的工作体系。无论学校层面,还是二级学院、一线教师、管理人员,都应该多方面协同配合。努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最大限度地把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在传授知识和分享信息的过程中,鼓励教师把社会热点、改革焦点、发展重点融入课堂,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脉搏,体悟自身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努力发挥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的“磁场作用”,用更有感染力的方式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需要“绣花功夫”,教师讲授有温度,教学内容有精度,思想引领有力度,学生成长才会有“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