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2021-03-08秦春王红梅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秦春 王红梅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市敬贤路实验小学
湿地作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对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必将起到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就要引导学生走进湿地文化,充分认识湿地文化,增强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湿地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进而积极探索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路径,增强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共同构筑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基础,同时因湿地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变化、环境质量好坏,湿地亦有“地球之肾”之誉。然而,随着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危机加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湿地文化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教育日益紧迫,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生态素养的培养。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在小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湿地文化、认识湿地文化的教育价值,从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深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
认识湿地文化:体现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何为湿地文化?我们知道,人们虽对湿地文化的研究亦有百年历史,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一般将《国际湿地文化公约》对湿地的定义作为其规范,该《公约》指出:“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蓄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或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水区。”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全球湿地面积约为5.7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6%。而我国湿地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上物种丰富、资源多样、类型齐全的国家之一,在全球九类人工湿地、31类天然湿地划分中我国都具有,总面积达3848.55万公顷,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1]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特征,认识湿地文化将有助于增强我们对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
认识湿地生物种群的多样性,感知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特征
湿地一般位于江河湖海与陆地交互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为多样、复杂的动物、植物等物种群落提供完备特殊的生存环境,因此,湿地成为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完全、最丰富、也最复杂的地域之一,其中孕育着盐沼植物、浮游植物、沼泽植物、两栖植物等植物种类。也生长着近海鸟类、陆生水禽、陆地走兽以及两栖爬行动物和鱼虾贝蟹等动物。更为关键的是湿地还为那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和各类珍稀物种提供最后的栖息地,成为他们避免灭绝的最后家园。虽然湿地种群丰富多样,但众多物种中能有机、和谐的生活,形成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湿地生态系统。通过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就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有助于学生增强对生态的直接认知。
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湿地因水而生,湿地生态的承续与完善都是以水文为存在基础。一旦湿地的水文发生变化必将给湿地带来致命影响,从而凸显了湿地文化系统的脆弱性。我们知道,湿地文化是地球淡水资源的主要存储和蓄积地,不仅是人们生活生产的主要来源,也是地下水供给和补充的来源。湿地的变化,必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水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因湿地文化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其生态中各种生物之间必然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甚至互相交错,构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络,而其中一个环节的变化必然引起整个湿地系统的变化,甚至直接影响湿地的存在。因湿地生态的脆弱性,保护湿地、保护环境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对湿地过度开发和利用的现象。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在沿海地区、东北沼泽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湿地都不同程度出现过度利用和开发现象,已经产生了难以挽回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湿地系统的脆弱性,增强保护湿地、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认识到湿地一旦遭到破坏,最后也将危及人类自身。
认识湿地文化对于人类生存的根基性,激发学生投身环保的使命感
湿地文化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来说,具有独特价值,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存在。对于人类及自然物种来说,全球超过40%的物种都依赖湿地繁衍生息,特别是珍稀物种、濒临危亡物种成为他们最后的庇难所,是名副其实的“生命摇篮”。湿地的破坏必然导致物种灭绝,最终也危及人类自身生存,危及人类共同的生命家园。另外,湿地对维护地球生态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湿地在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促进人类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挥 “调节器”功能,为人类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另外,湿地还直接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资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总之,湿地文化对人类来说,是生存之基,发展之基,要激发学生投身环保,做环保“小卫士”,促进湿地文化良性发展,为人类发展提供基础。
湿地文化价值:增强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应对生态遭到破坏、日益严峻的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生态保护教育,也是为培养投身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人才。要求我们遵循教育规律,培育学生具有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道德,践行生态文明行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而湿地文化因其自身具有特殊的教育价值,必将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教育不断深入。
湿地文化有助于增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
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动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物种及群落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生命整体。在此系统中,各类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着自身的稳定与和谐,形成一个有机的动态平衡,其中一个要素一旦发生变化,必然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甚至危及这个系统的存续。而湿地就是这样一个生态系统。在湿地系统中,因其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族类丰富性的特征,众多生物都在依赖湿地而生存,特别是一些珍稀特有物种、濒临危亡物种,湿地成为他们最后的家园。同时,因湿地最具原始自然风貌,保存了良好的自然生态,致使湿地成为众多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对保护野生物种的存续、改良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珍惜、保护好湿地文化[1]。因此,认识湿地文化也就有助于我们认识生态系统中生命存在的价值,认识到生物之间相互统一、依存而生的特性。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注重湿地文化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增强保护湿地文化、守护湿地文化的责任感,认识到湿地文化的存续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
湿地文化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极好的教育凭借
湿地文化不仅有助于我们对生态系统有一个直观认识,同时湿地文化还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湿地文化比人类起源还要悠久,不仅孕育了地球最初的生命,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因此,湿地文化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同生物多样性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因此,湿地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因湿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气候环境,成为先民居住的首选之地、理想居所。因此,湿地文化充盈了人类文化的底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承载和印刻了文明演进、历史变迁、命运更替的信息。走进湿地文化,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湿地文化的秀丽风光、怡人景致,更是走进人类文化长廊,领略历史、文化、风情、民俗,无疑发挥了湿地文化的教育功能。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湿地文化发挥了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能够是学生感悟到湿地文化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在内心深处确立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自觉性。
湿地文化还能引发生态文明教育中的生态审美功能
湿地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宋薇认为:“湿地中美的元素众多,湿地的形态、色彩、气味、声音等构成了湿地的形态美、色彩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等。……湿地的美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湿地上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与湿地融为一体,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出综合美的特点。[2]”首先湿地具有自然之美。由于湿地具有生物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在湿地中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他们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不同特征,要么各具形态、要么各具色彩、要么各具视感和不同质感,然而他们却共同统一于湿地文化之中,构成了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和谐相生的湿地文化景观,体现了自然大美。其次还具有自然的和谐之美。湿地包含着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群落,无论是水生,还是陆生,或者水陆两栖,他们都具有自身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性、形态特征等,他们有机统一于湿地之中,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构成了自然和谐统一之美。另外湿地文化还具有人文之美。因为湿地文化和地球一样悠久,湿地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孕育了人类最初的文明,留下了人类文明演进、历史进程的足迹,走进湿地文化,也就感受了悠久的人文气息,记载了人类命运的变化,留存了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体现了湿地文化的人文之美。在生态文明教育中注重湿地文化的审美功能,培养学生的生态审美情趣和艺术美感。
实践路径:发挥湿地文化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
湿地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那么如何发挥其应有价值,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效性呢?我们就要强化实践路径,将湿地文化教育资源引入校园、走进课堂,引发学生深度的感知和体验,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效果。
首先,让湿地文化走进课堂,发挥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作用。课堂始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最主要和最直接的途径。为此,学校要组织相关人员收集、整理、编写描述湿地文化的辅导读本,让学生对湿地文化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和感知,认识湿地文化的基本知识,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知识。还要丰富课堂教学方式,要注重体验式教学,利用收集整理的材料,通过短视频、微电影、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走进湿地文化,感受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感受自然风光的艳丽多姿,感受湿地的原始风貌,还可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湿地文化对人类的作用、对保护环境的意义等,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湿地、保护环境,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其次,加强湿地文化基地建设,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在实践中生成。实践是生成实际效果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路径。注重湿地文化基地建设,能够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不再囿于课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实践,在湿地文化基地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做到“充分运用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态资源,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其知识结构。[3]”湿地本身既是学生掌握湿地文化知识、认识生态系统的科普课堂,更是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课堂。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地方湿地文化公园、自然湿地文化等场所,引导学生认识湿地文化中生长种类繁多的动物名称及种类,以及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自然植物,同时可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共同构成湿地文化生命共同体,从而激发学生体验自然、探索自然的乐趣。还可利用地方湿地文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湿地植物课堂”“湿地生物课堂”“湿地文化课堂”等学习,激发学生对湿地文化知识的探究,增强学生的体验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
第三,将湿地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营造生态文明教育的育人氛围。将湿地文化资源融入生态文明教育,还要注重将湿地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起到环境育人的效果。比如,在校园环境整体设计中可设立湿地文化体验馆,将现实中的湿地文化浓缩到校园景观中,感受湿地文化之美。还可在图书馆通过图片展示、音频解说、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利于学生了解湿地文化的历史变迁、湿地文化的生态功能、湿地文化的生物保护知识以及湿地文化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等,引领学生全面了解湿地文化。还可邀请地方湿地文化研究专家、环保人士做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围绕湿地文化保护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以及读书心得、征文活动等,多途径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将湿地文化融入其中,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