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阅读活动策划的几点思考
2021-03-08陆惠敏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陆惠敏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数字时代背景,面向高职院校,文章对如何策划阅读活动展开了思考。先后说明了数字时代环境下的高职院校阅读活动意义、策划不足与策划方法。重点围绕策划方法提出了借助网络渠道进行前期准备、利用信息平台组织读书、依托网络时代多元组织活动、通过数据方法分析具体成效四点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苏联文学创始人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国诗人杜甫曾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均体现了读书的重要意义,将“阅读”推向了大众眼前。因此,随着全民阅读理念的出现,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积极策划并组织阅读活动,承担好推进全民读书、培养高职生良好文化素养的责任。
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阅读活动策划意义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策划高职院校阅读活动,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全民阅读教育目标、推进全民读书,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培育其良好文化品质与文学素养。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随着数字时代的出现,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众的阅读行为出现了一定消极表现,主要体现在碎片化阅读居多等方面。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读一些简短的文章,不再主动和花费大量时间读整本书。而高职院校阅读活动的组织,可以将学生乃至其他社会群众集中在一起,让他们共同读书、静心读书,同时促进其经验交流和收获分享。在该状态下,读书的魅力被参与者重新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享受阅读、爱上读书,学生文化品质培养与全面阅读教育目标自然能够实现。
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阅读活动策划不足
(一)宣传与筹备的不足
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有较多机会对自身策划的阅读活动进行宣传。但是在实际上,大多数学校都忽略了这一内容,没有在项目任务正式开始之前对其进行宣传,导致出现了学生、社会群众不知道学校已经开展了阅读活动、不了解其具体内容等现象,也影响了相关参与者对学校阅读活动的参与。
(二)活动成效分析不足
其次,在活动成效分析方面存在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出现了“只组织读书、不关心其实效性”的问题,没有对读书项目具体的实践效果展开分析。在该状态下,对于在策划、组织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无法及时发现并寻找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长此以往,问题逐渐积压,学校阅读活动策划与组织的矛盾必然加重,甚至出现“不进反退”的表现。
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阅读活动策划方法
(一)借助网络渠道进行准备
数字时代背景下策划、开展高职院校阅读活动,首先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参与者读书倾向和习惯、宣传活动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网络渠道的便利充分利用起来。学校可以先通过问卷星、腾讯问卷等网络问卷调查渠道设计网络问卷并组织学生填写、提交,在问卷中设计“你喜欢读哪种类型的图书?”“你喜欢在什么时间读书?”“你喜欢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等内容,了解高职生们的读书偏好。同时,也可以适当向校外人员发放电子问卷,了解他们的阅读喜好,吸引他们走进高职院校、与学生一起参与读书。在初步了解参与者读书偏好后,根据他们的喜好策划读书项目,如“科幻读物读书分享会”“外国小说大赏”“传统名著品鉴”等。紧接着,面向可能对其感兴趣的参与者宣传活动内容。在该环节,同样可以将网络渠道利用起来。例如,学校可以尝试在校园网站、公众号、微博中发布广告,说明不同类型读书项目开展的时间、形式和地点,让参与者提前了解,邀请他们参与。这样一来,如若参与者对读书项目感兴趣,他们就可以提前协调私人时间,进而在项目实践开始后积极参与进来,主动与其他与自己参加了同一项目的人探讨所读图书内涵、在讨论中获得更丰富的收获。
(二)利用信息平台组织读书
基于数字时代背景策划高职院校阅读活动,学校和相关策划者还可以尝试改变其具体形式,将传统模式下的线下读纸质书转变为线上读电子书形式、线上纸质书阅读交流形式等。这一转变,需要以信息平台为支持。也就是说,高职院校以及读书项目的策划者,可以利用信息平台组织、策划,让参与者在线读书、分享收获并交流经验。对此,学校可以提前建设独立的电子信息化阅读平台,并在后台建立资源丰富的电子书库,以支持学生对图书的自由选择。同时,建立便捷的图书搜索机制,如作者搜索、书名搜索、类别搜索等,让参与者可以简单、轻松、快捷地搜索到自己想要读的图书,避免他们因无法获取所需书籍而丧失参与读书的热情。设置经验分享专栏,让活动参与者可以在读书结束后,自由地发表自己关于图书内容的想法,促进他们的在线交流。如此,在线上阅读活动模式下,参与者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读书的时间,项目实践有效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其吸引力也能由此得到提升。此外,在线上读书项目开展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参与者在信息平台上传自己的读书小视频、甚至开发视频连线读书功能。在该模式下,学生以及其他参与高职院校读书项目的社会人员,可以在视频互动中更及时地讨论图书内容、进而通过讨论获得更丰富的阅读收获,活动价值在最大限度上被开发出来,其教育目标能够更好地实现。
(三)依托网络时代多元组织
高职院校策划、开展阅读活动,需要保证图书资源与活动的丰富性,以促进参与者的多元参与。反之,如果学校只能在读书项目任务中向参与者提供少量图书,且读书形式较为单一,在熟读这些图书后,学生乃至来自其他领域的参与者均会降低继续读书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后续其他项目的组织和开展。所以说,学校应依托网络时代,积极策划、组织更加多元的活动。如,与地方省级、市级图书馆建立合作关系,在线上平台开放搜索省市图书馆图书信息的通道,丰富书籍选择,让参与者有机会读到更多自己感兴趣的图书;设计阅读推广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平台对外推广校园读书项目,让他们成为项目宣传的使者、推广全民阅读计划;在国庆节等节日组织主题读书项目,如“红色经典品读”等,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并向参与者提供主题图书资源。此外,还可以集思广益,通过学校网站向社会征求关于“如何策划高职院校读书项目”的意见,倾听社会群众的想法,根据他们在后台留言中提出的有价值意见适当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在社会多方灵感启发下组织更多元的读书项目。同时,对于在每次读书项目中有突出表现的参与者,学校可以将其视为榜样,通过校园阅读网站或其他网络平台宣传其阅读方法、适当向其提供奖励,在取得其同意的情况下设计“引领阅读”项目,让“榜样”成为活动组织者、向其他参与者分享经验并带领他们读书。如此,榜样表率作用被充分发挥出来,学生和其他社会参与者再一次在榜样影响下意识到“自己能够通过参与高职院校读书项目获益”,他们自然而然会更主动地参与多元活动并为学校在数字时代组织读书提出宝贵意见。高职院校读书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形成良性循环,其效果必然会逐渐变得更加理想。
(四)通过数据方法分析成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高职院校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策划、开展阅读活动,还应注意加强对项目成效的分析。这是因为,只有对其成效展开细致分析,高职院校才能更准确地发现自身在策划、组织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及时地调整不足、规避疏漏,提高下一次策划项目的质量,逐渐将其效率、效果提升到新的层次。因此,在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数据方法分析阅读活动成效。例如,在宣传期间,学校可以邀请想要参与阅读活动的人员提前报名;在其正式开始时,要求他们在网页签到。进而,运用数据方法分析报名人数与实际参与人数,对人员提前报名但没有参与实际活动的可能原因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项目策划和组织方式。尤其是在线上读书项目中,还可以利用数据手段分析参与者搜索图书的记录、读书时长和批注,通过分析结果了解参与者喜欢的图书类型、平均读书时长和批注思考习惯,分析项目成效是否会因活动时间过长、过短受到影响,进而借助对项目开展时长的调整提高其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数字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重视阅读活动并积极利用网络渠道、信息平台、数据方法进行组织和策划。同时,正视通过阅读培养高职生良好文化品质、文学素养和推动全民阅读社会教育目标实现的责任,主动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创新阅读活动组织形式和策划内容,不断丰富活动、增强其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