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2021-03-08李梦阳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李梦阳 长江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武术俱乐部是武术运动、武术文化真正走向社会大众的一扇窗口,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传承千年的中华武术形象。文章借鉴中小企业成长文化基因,分析并归纳了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结合当前我国武术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困境,通过七大要点逐一分析,以期通过理论研究助力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
武术俱乐部发展背景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国家体委收集整理了全国范围内的拳种并进一步推广了中华武术,由此形成了一股武术习练热潮。此时,全国各地成立了一批武术学校,其中部分武校并不具备学历教育的资质,未得到财政补贴,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它们成为了中国武术俱乐部的雏形。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武术俱乐部的结构、经营范围都停留在武术学校的模式。
2014年,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发布,国内体育比赛百花齐放,武术特别是搏击赛事成为新兴体育比赛的标志之一。此后,市场对于商业(职业)武术运动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武术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背景
(一)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内涵在企业组织中的演进与具体化[1]。广义的企业文化除了核心价值观层面外,还涵盖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2]。
武术俱乐部是指以武术套路(含传统武术)、武术搏击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俱乐部,包括培养职业运动员参加职业比赛、面向社会大众教授武术培训课程是一种体育与教育相融合的企业形式。
根据主要从事的技术内容,武术俱乐部可以划分为以武术套路为主的俱乐部、以武术搏击为主的俱乐部、武术套路和武术搏击相结合的俱乐部。根据学员类型、参与的活动类型,武术俱乐部可以划分为职业俱乐部和业余俱乐部。
(二)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武术俱乐部作为武术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影响着武术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以及武术与全民健身事业的结合程度,是武术真正走向社会大众的一扇窗口。对于武术的整体发展而言,某一个武术俱乐部并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对于关注武术的群众而言,生活圈中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武术俱乐部。此时,这些生活圈中武术俱乐部的形象将会代表武术的整体形象扎根于这些人的心中。因此,武术俱乐部需要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强化企业管理,争取将最好的俱乐部形象呈现在大众面前。
(三)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文化三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的角度来看,武术俱乐部物质文化层所涵盖的物质资源、设备、场地等都较为齐全。虽然也存在场地较劣质,设备质量差等方面的问题,但这一问题主要取决于俱乐部领导或管理层的财力等因素。通过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难以有所改善,因此,在文章中不再进一步讨论。
基于此,文章借鉴中小企业成长文化基因,分析并归纳了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分别为:武术俱乐部价值观、武术俱乐部战略目标、武术俱乐部思想与道德、武术俱乐部企业精神、武术俱乐部品牌构建、武术俱乐部内外部环境、武术俱乐部文化活动。通过七大要点,结合当前我国武术俱乐部发展现状与困境进行逐一分析,以期通过理论研究助力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
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分析
(一)武术俱乐部价值观
不论是职业武术俱乐部还是面向大众健身培训的武术俱乐部,都需要形成一个能用文字直观展现的企业价值观。这种价值观要能够体现俱乐部成立的意义、决定俱乐部追逐的目标、影响俱乐部的受众群体类型,并且俱乐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治理方略等制度文化方面的内容都将围绕着这一俱乐部价值观来制定。
(二)武术俱乐部战略目标
武术俱乐部应该树立自己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将引导俱乐部的经营管理行为和日常训练、培训的内容。为了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相应的俱乐部任务,激励教练员和其他员工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增强俱乐部整体凝聚力,就需要根据体育运动的特征和体育比赛的周期,设定长期、中期和短期三种类型的战略目标。例如,职业武术俱乐部可以确立运动员甚至是教练员的长期培养目标,同时也可以设立年度竞赛成绩的短期目标。
武术俱乐部不同于其他企业,是以教育、培训为商品的一种企业类型。因此,武术俱乐部在制定战略目标的时候需要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成长,补充学校体育缺少的一些学习、训练内容,帮助参与者树立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积极传递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三)武术俱乐部思想与道德
自古以来,武术传承都遵循“习武先修德”的优良传统。武术俱乐部思想与道德的建设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规范教练员、工作人员行为,甚至可以影响到学员、运动员。
在武术俱乐部思想与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最显著的地方在于“武术文化”,这决定了武术不仅仅具有体育属性,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其中包含了“道与理”“礼与艺”“技与术”[3]这三个由内到外、由抽象到具象的层次。在武术俱乐部的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应当发扬传统武术文化的精髓——教授的是“技与术”,企业管理与自我管理用“道与理”,最终整体呈现出来的是“礼与艺”。
(四)武术俱乐部企业精神
武术俱乐部的企业精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一定要落实到文字性的表达,可以是一种经验的总结,也可以是对于未来的展望。例如,某职业武术俱乐部培养的运动员曾在很多大赛中获得冠军,那么这一俱乐部可以树立“冠军精神”,激励全体工作人员、教练员、运动员和其他学员敢为人先、勇攀高峰。某业余武术俱乐部旨在助力群众体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员参加职业比赛,而是教授有武术兴趣爱好的学员。此时,俱乐部可以树立“健康向上”的精神目标,鼓励大家热爱生活、培养爱好、尊重和学习传统文化。
(五)武术俱乐部品牌构建
武术俱乐部品牌形象的构建主要表现为俱乐部的宣传公关。此时,需要结合前文中的俱乐部价值观、战略目标、思想、精神等内容全方位地打造俱乐部形象,其基本形式包括俱乐部形象构筑、对外企宣、产品服务介绍、金牌教练员包装、俱乐部社会关系宣传等。
当前,我国武术俱乐部企业品牌构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同质化。例如,在对外企宣方面,武术俱乐部往往没有专门的媒体运营和营销人才,由教练员或俱乐部负责人兼任宣传工作,并且通常是通过发传单、找熟人等传播面较小的推广模式,宣传效果堪忧。金牌教练的包装是武术俱乐部较为擅长的一个版块,但正是由于各武术俱乐部只重视教练员的包装,已经造成了“冠军”泛滥,例如,在一场实力较弱的中外对抗赛中获胜一场,便自称搏击世界冠军,在地方举办的国际武术节中获得奖项,便自称武术大师。而实际上这一层级比赛几乎人人有奖、人人有证,非专业、职业运动员或从业人员难以分辨真伪。
因此,各武术俱乐部首先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实事求是地打造真实的品牌形象,打造优良的项目形象,拓展武术参与人群。其次,根据自身特色设置品牌宣传的整体方案,要做到传统与特色、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六)武术俱乐部内部环境
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这些环境也决定了各个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差异。其中,外部环境主要是指俱乐部设施,内部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关系、氛围的呈现。武术俱乐部拥有好的内部环境,有益于俱乐部内部的良性竞争与优势积累,是需要专业的人力资源人员或具备人力资源基本知识的管理人员来进行调控的。
(七)武术俱乐部文化活动
开展文化活动是武术俱乐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看得见”的平台,并且可以即刻见到效果。因此,武术俱乐部应当有规律地开展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与武术专业性质相关,也可以是一些能增强凝聚力的活动。在这里,基于武术从业人员的情况,建议各武术俱乐部多开展传统文化的学研活动,非俱乐部之间开展技术比拼类的文化交流活动。这些运动既可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又可以让教练员、工作人员、运动员和学员多接触、学习武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