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麦秆画的开发与推广
2021-03-08裴淼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裴淼然 冯 帆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陕西麦秆画是纯手工艺术品,因其使用材料环保、艺术表达形式多样、艺术风格独特和制作工艺精湛,使其不仅蕴含浓郁的乡村气韵,更是具有欣赏价值的工艺收藏品。以洛南麦秆画为例,笔者对麦秆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发展现状进行调研。但是目前,受传承人短缺、制作流程繁琐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麦秆画如今已经陷入开发与推广的困境。因此,麦秆画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与当下主流审美和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麦秆画,也称麦草画,是以麦秆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来的工艺美术品。其工艺源自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是一种纯手工的民间技艺。它主要以麦子的茎秆为原料,通过技术处理,保持麦秆的自然色泽的基础上,经过精细的制作而达到一种艺术品的效果。它是一种容纳着绘画、剪纸、版画以及各种民间的手工技艺综合而成的艺术作品。八百里秦川盛产小麦,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催生出一种带有泥土和麦香的瑰宝——麦秆画。麦秆画虽然不是人人都追捧的大众艺术,但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后,它依然庄重典雅,辉煌灿烂。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坚守和传承,也在不断地拓展着它的艺术生命。
洛南麦秆画作为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地区独特的传统手工艺,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在2008年4月,洛南麦秆画被列为商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据我们调查了解,洛南麦秆画传承出现断层,传承人逐渐老龄化,了解该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如何使麦秆画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迫在眉睫的难题。
洛南麦秆画的历史渊源
麦秆作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考古工作者曾在汉墓当中发现过麦秆画的遗迹。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麦秆画长期以来难以寻其踪迹。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麦秆画是秦怀王墓发掘时出土的。虽历经两千多年,原作已经腐蚀,但仍色泽鲜明,不失其本色,令人叹为观止。麦秆画保存的时间是久远的,放的时间越长,麦秆画的颜色就越自然,由黄色变成古铜色,然后变成一种古朴典雅的金黄色。在古代,小麦作为人类主要的食物,有很高的地位,古人在祭祀天地时也常常使用小麦,它象征丰收和财富。麦秆画也因为它的材质来源不仅具有浓厚的民间味道,又有着吉祥高贵的象征意味。但是在当时封建的农耕社会中,麦秆画虽然来自民间,却也十分稀罕珍贵,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为独特的工艺在皇室贵族间流传,供其欣赏与珍藏。后来经过老一辈民间艺术家挖掘、研究古老的工艺技术,大胆实践,才使麦秆画这一民间瑰宝重现人间。
洛南麦秆画的艺术价值
麦秆画,是纯手工的民间艺术工艺品,它创作出来后,摆放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让周围人明显感受到地域特色,代表陕西的地区特色,同时它作为一个陕西的民间手工艺,更多的是记录、弘扬、传承本乡本土的文化,比如洛南乡土村民在农作的场面,也可以作为麦秆画的题材,有利于开拓更广泛的题材。
麦秆画的制作材料
麦秆画,也称麦草画、麦秸画、麦秆贴画、麦烫画、烧烫画等,它是由麦子的茎秆作原料,保留麦秆原有的色泽,通过技术处理,然后达到一种艺术品的效果或级别。
麦子可以供人类食用,但麦秆在绝大多数地区,它的作用就是焚烧,用来做饭、取暖。麦秆画的出现,使麦秆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变废为宝,让原本只具有少量价值的麦秆,变成艺术的瑰宝。
正是因为麦秆画的原料是天然绿色的材料——麦秆,也使它有了另一个标签,就是环保,它的原材料也符合当代低碳生活的理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有效利用麦秆减少了因焚烧麦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麦秆画中使用的胶水也是熬制而成的环保胶水,非常符合现当代的环保理念。
麦秆画的制作工艺
做麦秆画最重要的还是选料,陕西地区大多使用高秆抗倒伏的麦秆,它的韧度好,且自然光泽好。制作一幅麦秆画,需要经过选料、蒸煮、漂染、绘画、剪贴、熨烫及组装等三十多道工序。每一根参与作画的麦秆,在进入创作之前,也必须经过“泡、熏、蒸、漂、染”五道工序后,才能摆上创作的画案。要做好一幅麦秆画,每一道工序都特别重要,即便看起来较为简单的图纸粘贴,也要极为谨慎。以下是麦秆画的制作工序。
1.劈开:用剪刀把麦秆剪开或用小刀劈开。
2.打磨:是用特制的打磨棒打磨(把麦秆里面的“肉胎”打掉,否则韧性就不好,麦秆容易折断,开叉)。
3.熨烫:要想为画作的内容营造一个立体的空间,首先要靠温度不同的熨烫去实现,而熨烫时要精确把握相对温度,全靠手工艺人们多少年来积累出来的经验。烫色时温度不能太高,慢慢地去烫,少量多次地进行,然后才能烫出自然的过渡色。
烫色的过程采用的是碳化原理,碳化的过程是黑、白、灰分解的过程,在过渡色烫好以后,它粘出来的画面比较优质。烫色过程中,不但要把过渡色烫出来,而且要把麦秆的自然光泽烫出来。如果是人物画的话需要更加精细,要把外露的手、足、头、脸,按照画面的要求,细微地去分解烫色,分解得越小越细微,最后的层次、纹理就越加清晰,麦秆画烫出来以后,光泽堪比金箔,自然光泽就会更加优质。
4.组合上版:画布的选用、版面的布局、细节的处理,这每一步都考验着每一个手工艺人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眼光。把所有的零件组合上版,这部分要求必须精细,烫色时分解以后零部件都很小,从哪里分解的就要放回原来的地方,再进行涂胶、组合,组合的时候要专心,不留缝隙。
5.图纸粘贴:要按照麦秆的纹理去粘贴,特别是贴人物的时候,一定要选用没有瑕疵的麦秆,先把关键的部位贴好,比如脸部外露的那些部分,这些部分一定要粘贴好,因为这些部分牵扯人物的五官,只有选好这些部分,才能把脸部的雏形烫化好,有的人物就需要这种自然的麦秆的纹理去粘贴,有的图案的人物要求它需要炮制好的麦秆去粘贴。在图纸粘贴的过程中,胶水一定要涂透,涂均匀,如果哪一块涂不匀的话,会产生脱胶、气泡等现象,之后就会报废。这一步就是上版粘贴,在大型的部件粘贴好以后,更重要的是零部件的粘贴,如图文字体。粘贴的过程中,一定要达到对零部件等细节要求,包括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进行分解,然后进行一步一步粘贴,完成后才会有近景、远景的变化。
洛南麦秆画的社会价值
洛南麦秆画作为陕西民间艺术的瑰宝,没有被埋没,能够一直发展到今天,与改革开放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分不开的,而艺术品和工艺品的区别,就体现在它的传承上面,体现了它的“根”的存在,它不仅仅作为一件艺术品,更是文化的传播交流,发扬继承麦秆画,能够为现在的生活创造更多的美感,创造更多的吉祥。
麦秆画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麦子收割完毕之后,剩下的麦秸秆的处理成了一个大麻烦,大多数的农户选择焚烧麦秆形成麦秆灰,再撒入土壤中作为肥料。然而,这种做法既危害环境,又耗时耗力。通过把麦秸秆进行加工转变为麦秆画,一方面保护了自然环境,使麦秆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可以将中国传统手艺流传下去,加之当地学习这项技能的人员越来越多,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问题。其次麦秆画产品也可以远销国外,为中国的文化传播和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麦秆画的开发与推广
创新麦秆画的表现形式,与现代人的审美相融合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精神境界也在逐渐提升,对于收藏、装饰、馈赠品的选择也越来越重视,而现在的麦秆画作为一种收藏、装饰、馈赠品,在工艺美术界和社会上已得到高度的认可。
麦秆画也响应了当下社会提倡的环保、绿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往麦秆的处理方式为丢弃或者焚烧撒入泥土中,这样的方法既污染大气环境、耗时耗力,又可能造成土地脏、乱、差,现在我们可以把麦秆变废为宝,既美化环境,又可以增加收入,也契合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麦秆画属于绿色、健康的文化消费,如今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趋势,它也彰显了我们的品味与追求。
虽然麦秆画材料环保,艺术气息浓厚,当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步地了解它,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它也具有较多的发展缺陷。在传统的麦秆画制作中,老一辈的手工艺人他们拥有高超的作画手法,但是他们偏爱于自然、本色的麦秆去作画,他们喜欢麦秆金黄色的色彩,而且制作也主要以牌匾为主,重在熨烫,但是由于呈现题材传统、色彩单一、原生态的特点在当今工艺品市场上,本色的麦秆画明显遭受到了“冷落”,很难占领更大的市场。有些地方为了扭转这一颓势,开发出彩色的麦秆画,但由于色料的不稳定性,色彩附着力不佳,选料不是天然的矿物质原料,也有可能是因为用了别的化学原料,出现褪色的现象,色泽的处理都掌握得不够,同时麦秆画的包装形式也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把麦秆画呈现在其他不同的产品上,如现在的麦秆画和陶瓷的结合,再加以包装的点缀,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麦秆画可以作为校本课程在地方小学实施
通过调查了解到江苏无锡、徐州等地都有麦秆画的地方特色课程。我们可以了解其他地区的校本课程,研究如何把传统的麦秆画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并推广,制定出一套新的适合陕西洛南地区地方校本课程,研究麦秆画走进课堂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将中国传统民间手工工艺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麦秆画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高超的艺术技巧,进入小学课堂可以使学生走进乡间,走出课堂,更好地了解麦秆画以及当地的经济、文化、历史、艺术和社会发展。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热爱祖国传统艺术,激发学生喜爱民间传统艺术的热情与自豪感。
打造麦秆画专属品牌,扩大影响力
麦秆画市场还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市场,尚未达到饱和的状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经济能力有富余的条件下开始投资艺术作品,装饰市场潮流也在持续高涨,这些条件给麦秆画产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给商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推广空间。当今社会,人工成本提高,为了产品的快销,纯手工的制作形式逐渐被取代,但是麦秆画产品全部是手工制作。除此之外,当下年轻人的想法越来越个性,麦秆画可以根据客户的想法进行设计,每一款都是独一无二的。
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对于麦秆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在麦秆画的“身影”在各个地区都有出现,说明了麦秆画的潜在市场很大,但是现在绝大多数的麦秆画售卖点价位、产品价格、产品样式等参差不齐,售卖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市场,麦秆画的样式也较为随性,顾客购买麦秆画时没有连贯性,产品黏着度不高。从这些现状中可以看出,麦秆画在生产方面、生产模式方面及销售方面还有待优化、提升。我们需要打造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树立一个良好的麦秆画品牌,使品牌的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从而使麦秆画行业逐步走上正轨。
麦秆画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汗水的结晶,我们应当积极发扬麦秆画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工匠精神能永久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