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精神”的逻辑理路
2021-03-08陈运贵陈以藏
陈运贵,陈以藏
(皖西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近年来,围绕着大别山精神的研究不断取得新成果,但作为一个重大的、严肃的理论课题,大别山精神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对于“大别山精神”科学内涵的凝练还处在见仁见智阶段,需要进行深入研究。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明确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大别山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地位,为我们研究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方向。因此,无论从理论探讨还是实践需要的角度来看,进一步深化大别山精神的研究,深刻揭示大别山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别山精神”的生成逻辑
大别山精神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大别山区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伟大革命精神,自然离不开大别山这个特定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历史条件。
(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文化根基
大别山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提供了优秀基因。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上古时期的皋陶文化传统以及中原文化、南方楚文化、东南吴越文化在这里交汇,飘逸浪漫的荆楚文化奇谲浪漫,稳妥内敛的中原文化不惧风险,精明聪慧的吴越文化诚信务实,在这里冲击和碰撞,从而形成了大别山人富于浪漫、敢闯敢干、勇于创新的文化品格和质朴、干练、顽强、坚韧的精神气质。
进入到近代以来,大别山人民继承了历代先人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精神风骨,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穷苦大众的生存,以天下为己任,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积极起来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和斗争,如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白朗起义等都在大别山留下过明显的印记。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对民间疾苦的深刻揭示以及对于民众出路的引导,很容易在大别山民众中产生思变和不甘贫困的冲动。这种冲动,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即使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大别山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并独创性地开展革命斗争,充分显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历史传承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特殊的自然环境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物质条件
大别山区地处鄂豫皖三省,这里崇山峻岭,山谷幽深,地势陡峭,由山脉、平原、丘陵、河谷、沼泽等多种地貌构成的生态景观系统显示出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独特性。中国古语有近山者仁、近水者智之说,实际上是在强调地理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别山区的地理环境,山多,水多,交通不便,生活在这偏远地区的农民,在生活方式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一般来说,在这种地理环境下,人们会与世无争,安于现状。但正因为此,这种生活环境中的农民对外部影响往往又有排斥感,因为他们已习惯于保守封闭的生活状态,不希望受到外界的干扰。
由于处于三省交界地,大别山区远离省级行政中心,更远离王朝统治的中心,属于边缘化地带,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迟缓,因而依托山区、山脉等有利地形,比较适宜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游击作战。特殊的地理位置、行政归属和建制沿革的复杂多变以及大量移民的到来,构成了大别山区特点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从这里向南可直抵汉口,向东可控制或威胁津浦铁路,向北可控制或威胁陇海铁路,向西可控制或威胁平汉铁路,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大别山人忠诚、坚毅、敢作敢当的精神品格,又通过千千万万参与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大别山革命实践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大别山革命精神的特殊底色。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大别山精神形成的思想之源
从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发端来看,早期这里的革命斗争,是由当地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武汉、上海等大城市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后,在大革命前后回乡传播革命思想而引发的。“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们通过邮寄进步报刊或者回乡等不同方式,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在大别山区播散革命火种,为日后的大别山区革命斗争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P283)马克思主义底层的、劳苦的、大众的立场,对公平、平等的价值诉求与早期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形成共鸣,激励着他们从书斋走向田野,走近工农,掀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思想解放运动。早在1920年代初,一大批革命先进分子就在大别山地区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并通过开办青年读书会、创办平民学校和平民夜校等形式,吸引当地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加入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传遍大别山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共产主义革命理想在大别山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促成了大别山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觉醒,为大别山区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群众基础。
二、“大别山精神”的实践逻辑
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大别山区的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环境,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吸收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别山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它是在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开始孕育,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等武装斗争中形成,在全面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展并成熟起来,有着自身的实践逻辑。
(一)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孕育大别山精神
革命实践孕育革命精神。在建党初期,为了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一大批当地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大别山区走出去,奔赴京、沪、汉等大城市,开始了解外面的世界,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党的指派,回到家乡宣传马克思主义,播撒革命火种,揭开了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序幕。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得共产主义思想在大别山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里不断生根发芽,经过董必武、恽代英、高语罕等共产党人的培育和大革命斗争的滋养,打下了大别山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鲜明底色。
在土地革命时期,为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关于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号召,在“秋收起义”之后的1927年11月,大别山区民众就在黄麻特委的领导下,在没有正规军参加的情况下,发动黄麻起义,点燃了大别山的革命烽火。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别山区相继发动了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中,经过血与火的淬炼,初步形成了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大别山精神的基本品格。
在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坚守在鄂豫皖苏区的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当地的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采取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对敌斗争策略和战术,坚持不懈地开展武装斗争,不仅保存和发展了革命的火种,而且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独特贡献。在这一阶段,大别山精神的内涵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完善,大别山区军民同心、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善于斗争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得到彰显。
(二)脚踏实地的建党建军实践铸就大别山精神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金寨考察调研时指出,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这个重要论断为我们研究大别山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就历史地位来看,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是地方党组织建设,还是地方武装和人民军队建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对大别山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大别山区早期的建党活动和党组织建设奠定了大别山区作为中国革命重要策源地的历史地位。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党的创建初期,大别山区走出了董必武和陈潭秋两位中共“一大”代表。在地方党组织创建时期,大别山地区是全国地方党组织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自1921年起,董必武、陈潭秋、恽代英、林育南等人就在大别山区各个地方发起建立共产主义小组、党小组、党支部甚至直属党中央领导的特别支部等各级党组织,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建设与党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自从有了共产党,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激励着大别山区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广大军民在大别山区暴风骤雨般的革命浪潮中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在风险考验面前坚如磐石、愈挫愈勇,始终有一种不信邪、不服输、敢打赢的革命气概,始终有一种坚定的理想信念。实践证明,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大别山精神,从一开始就融入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斗争精神。
大别山区的建军实践为大别山区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创造了条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别山区不仅成功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红军主力部队,而且还因应形势的变化,组建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和新四军第五师、地方游击队等革命武装。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有20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前赴后继,生生不息,为中国革命源源不断地输送了能征善战的兵源,使得大别山地区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无论是在反“围剿”斗争中,还是在抗击日军和中原突围、战略进攻的各个战场;抑或是红一军、红四方面军的组建,红二十五军的奉命长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这里,不仅锻造了一支支英勇善战、敢打敢拼、作战顽强、不怕牺牲的人民军队,而且还培育形成了一种听党指挥、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所有这些,都为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注入了新的元素,也为大别山精神的提炼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三、“大别山精神”的理论逻辑
在对于大别山精神研究成果的梳理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尽管不同专家、学者研究的着眼点、立足点和研究视角有异,但共同点越来越多,对大别山精神的概括也越来越接近,为我们进一步理清大别山精神的内在脉络和逻辑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一直在思考,对于大别山精神的研究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得出一个为社会各界所认可的文本表达?除了地域分布广、时间跨度长、革命斗争的复杂性等主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研究者对于大别山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什么以金寨、红安、新县为中心的大别山区会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成为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破解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从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实际出发,搞清楚大别山革命斗争何以发生、发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和内在逻辑,从而找到解开大别山精神的密码。
(一)坚定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
邓小平同志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2](P110)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3]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大别山军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前赴后继、敢于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之源。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天起,共产党人的心中就燃起了理想信念之火,这把火照亮了大别山人民前进的道路。从建党到新中国的成立,大别山革命斗争历经28个春秋,革命烽火经久不息,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持续高涨。从革命斗争的史实来看,在土地革命时期,大别山区成功发动三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成功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取得一次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大别山区成功创建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四支队和第五师成为豫鄂皖边对日作战的中流砥柱;解放战争时期,大别山区成功实施中原突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但是,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却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经历过党内的肃反扩大化,敌人的“围剿”“清剿”,主力红军的被迫战略转移等。在严峻的困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和大别山区军民始终以饱满的革命热情、高昂的革命斗志、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毅力,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克服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战胜了一个个拿枪的敌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奇迹,并最终取得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全面胜利。
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见证了大别山区军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无论是在革命的高潮还是在革命的低潮之中,大别山区的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始终抱定必胜信念,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革命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顽强地坚持革命斗争,为大别山精神铺就了极其厚重的底色。实践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大别山军民克服困难挑战、凝聚民心民力、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听党指挥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
大别山区之所以能够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辉煌业绩,就在于这里有听从党中央统一领导和指挥的各级党组织,有服从命令、听从调遣、能征善战、不气馁、打不垮的一支支革命队伍,有坚决拥护共产党、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人民群众。正如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不论男女老少,都知道共产党是领着穷人打天下的。”[4](P48)
大革命时期,大别山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打倒地主土豪劣绅,发展农民武装。党的“八七会议”后,大别山人民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开展武装起义,建立了以大别山区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党中央的指示,鄂豫皖边区鄂东、商南、皖西各自为战的三支红军部队统一编制为红一军,形成了统一的武装力量。在此之后,大别山区又先后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红四方面军进行战略转移、转战川陕之际,根据中央“红军主力要作战转移,去建立新根据地”的战略部署[5](P8),红二十五军根据中央的指示,义无反顾地开始了长征。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指示,留守武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迅速地重建了红二十八军和新四军第四支队、第五师,创造性地组建起游击队、便衣队,不断壮大武装力量,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效牵制了大量国民党武装力量,成功粉碎了日军对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扫荡”,使革命红旗在大别山上高高飘扬。
解放战争初期,面对国民党的重重包围,根据毛泽东的“你们须立即准备突围,以最大决心,坚决奋斗,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危险”的指示精神[6](P76),在李先念、郑位三等人的率领下,中原部队成功突围。1947年,在国民党部队大举进犯陕北的危急形势下,刘伯承、邓小平在收到毛主席陕北“甚为困难”的秘密电报后[7](P339),审时度势,指挥中原野战军“直出大别山”“建立根据地”,从而有效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最终实现了解放战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
听党指挥是大别山区一支支工农红军、新四军、解放军在革命斗争中不断形成的光荣传统,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凝聚着大别山人民矢志奋斗的牺牲奉献,是大别山区革命斗争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要素。
(三)团结协作是大别山精神的特质
大别山区在行政区划上分属三个省份,与太行山仅属于山西、沂蒙山仅属于山东等其他革命老区不同,因而,如何协调、团结各地力量共同开展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与其他革命老区相比就显得更为重要。在革命战争年代,分属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军民汇聚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英勇奋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团结协作精神的壮丽华章。
1930年春,为便于领导大别山区的革命斗争,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大别山区组织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委和鄂豫皖边特区工农民主政府,将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合并为鄂豫皖根据地,将原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32师、33师整编为红一军,从而形成了更具有战斗力和影响力的红军部队。至此,鄂豫皖边区全面实现了党、政、军的统一领导,为大别山区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是诞生于大别山区的红四方面军所制定的军训。红四方面军的军训清楚地表明,“团结奋斗”是大别山区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安排,战斗在鄂豫皖的红二十八军与鄂豫边红军游击队一道,不分地域,统一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成为活跃在大别山区开展抗日斗争的队伍,也是新四军初期各支队中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支队。
革命斗争实践表明,在大别山区这个特定的地域,既不属于某一个省份,又远离党中央机关驻地,这里的武装力量完全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组建起来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队伍,军队之间的团结、军民之间的团结、党群之间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团结出战斗力,在革命战争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论是穿上红军服装的战士,还是没穿上军装的游击队和广大的人民群众,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对革命的热情和对敌人的仇恨汇聚成万众一心的巨大力量,谱写了一曲曲军民同心、同舟共济、生死相依的英雄赞歌,生动诠释了“团结协作”的大别山精神的重要特质。
(四)不怕牺牲是大别山精神的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寨考察时指出:“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8]刘伯承在1949年谈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就指出:“曾经是老苏区的大别山的老百姓,是顽强不屈的,他们从大革命到现在,遭受过国民党历次大屠杀和抓壮丁,许多村子荒着没有人住,许多人全家被杀灭口逃出个单身。”[9](P80)大别山的革命斗争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别山军民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
在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里,大别山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启发、引导和教育下,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投身革命,纷纷加入党组织,踊跃参军参战,奔赴战场英勇杀敌。“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就是大别山军民不怕牺牲精神的生动写照。从这里,走出了4.5万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走出了一支以年龄大多在13、14岁至18岁的红军战士为主体的抗日第二先遣队。这里,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清剿”“会剿”和日军的扫荡,面对房屋被烧、财产被抢和严密封锁,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血腥镇压,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表现出一种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据统计,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区共有200万人参军参战,先后有100万人英勇牺牲,现在仅在册烈士13万余人,还有一大批无名烈士长眠地下。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辉煌,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
按照大别山精神的理论逻辑,我们将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坚定信念、听党指挥、团结协作、不怕牺牲”这16个字。它遵循着“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革命品质”这样的逻辑思路而展开,“坚定信念”就是要回答“为什么革命”的问题,在坚定信念中就饱含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与崇高追求,蕴含着党的初心与使命;“听党指挥”“团结协作”就是根据人民军队的发源地以及地域特点所凝练出来的,回答的是“怎样革命”的问题;“不怕牺牲”是根据大别山军民在革命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而总结出来的,回答的是“革命品质”问题。尽管在对于大别山精神的提炼中,仍然还存在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这样的总结和概括对于进一步丰富“大别山精神”的研究,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