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的创新探索

2021-03-08李丽华中共佛山市委党校广东佛山528305

文化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发展

李丽华 中共佛山市委党校 广东 佛山 528305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水平飞速提升。当前社会背景下,图书馆管理更多是以读者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当前管理方式更多是计算机管理。依照当前发展趋势,尽管可以依托技术在管理上有所更新,但是公共图书馆管理仍然需要改善。很多读者都能感受到,图书馆内员工并未体现出服务的专业性。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人员配置不合理,也给图书馆未来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1]。有此类问题的图书馆并不在少数,这也是现阶段图书馆管理模式仍然陈旧的一个现实缩影。

公共图书馆管理和图书馆服务水平,会对读者数量产生决定性影响,也会影响到图书馆所在地的文化建设水平。当前社会背景下,很多图书馆的单位性质,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上仍然无法脱离官本位的影子,此模式无论是在管理活力还是在竞争力方面,都相对匮乏。如果不能对其重视,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图书馆就难以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教育机构,有较强的公益性、公共性、群众性和服务性。但是,如果公共图书馆只重视完成法律法规与各级政府规章制度,并不意味着在管理上有所创新,达到相应的管理要求。最初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主要聚焦于藏书问题,思想上更重视“重藏轻用”。过去图书馆针对读者,会设置数量众多的规章制度,此类规章制度会对读者在图书馆信息和资源的获取上,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众多图书馆也不能做到很好满足读者需求。对于一些读者的阅读需求没有很好地顾及到,也没有站在市场角度,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捕捉市场上大众的阅读需求,进而对图书馆的书籍库进行更新。在图书馆考核与评估工作上,仅重视图书的总体数量与图书摆放的规范性,未能充分重视图书的利用情况。管理方式的落后,也使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走向了重业务、轻管理的恶性循环。尽管在完善制度上有所加强,但是对管理创新则未能投入较多力量,这无疑会对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2]。相较之下,一些西方国家的服务水平较高,这更突显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不足,对之进行创新可谓刻不容缓。

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的落后,还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水平,例如设备更新程度、读者人数增长量以及文献资源丰富程度等。只有重视管理思想的更新,加强公共图书馆品牌的创建,才能真正促进公共图书馆影响力的提升,对读者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体现出创新要求,需要实现从手工管理到自动化集成管理模式的转变。只有重视服务方式的开拓,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满足读者需求。但是回到现实,图书馆建设规划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体现为保持传统,未能在创新上投入足够力量,也没有将借阅书籍和电子图书的信息共享优势充分结合,导致公共图书馆没有达到服务大众的目的。

(二)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基于主管机构行政关系的,图书馆会受到自身系统行政部门管理,因此有必要进行完善和创新。当前社会背景下,图书馆在规划和发展问题上,仍然面临较大瓶颈,没有基于宏观视角,为发展投入较多力量,提高约束力和指导力,无法有效进行统筹规划。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体制相对刻板,无形中阻碍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匮乏,使得公共图书馆并未在科学体系下发展,图书馆资源没有得到科学配置,进而出现了浪费图书馆资源的问题,为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制度方面严谨性不强,边界模糊的情况并不鲜见,责任人不明确或管辖存在交叉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公共图书馆的罚款制度,很多时候依据不明确,就会让读者觉得不公平,产生一定不满情绪;而且,往往投诉机制并不科学合理,读者如果有需要分享给公共图书馆的意见和建议,图书馆也不能第一时间处理读者反映的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随意性也较强。图书馆规章制度应充分匹配科学发展规律,但是在公共图书馆制度方面,简化程度过高,而且没有保证较强民主性,导致读者和馆员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最后,公共图书馆所谓的以人为本,应全面保障读者权利,例如隐私权、知情权、阅读权、监督权、参与管理权等,还应当加强对管理员的管理,在图书馆网页上公布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管理员的思想建设工作。

(三)人才储备不足,人事管理落后

公共图书馆在人事体制的制定上,都是和经济规律相适应的,因此,若想在管理工作上取得创新,取得突破,就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也就是针对人进行管理和改革[3]。当前图书馆中所需的一些技术型人才,因为图书馆工作僵化程度较高,难以形成较大吸引力,因此留住人才难度也较大。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应重视知识结构的及时更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四)设置主体和管理主体存在问题

我国公共图书馆,都是以政府作为设置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在资金上由国家统一进行财政拨款,本意是为了提高服务大众的阅读质量。但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既是设置主体,又是管理主体,会产生管理上的诸多问题。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多种原因,有些地方国家财政并未保证对公共图书馆足够的资金投入量,也会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阻碍。尽管一些公共图书馆受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冲击,一些图书馆主动探索了信息有偿服务的可能,但在如今知识付费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距离信息产业化,尚存很大的距离。也正是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公共图书馆的运营和投资体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运行障碍,应引起相关人员重视,并妥善解决。

三、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管理方面的创新对策

我国公共图书馆肩负着提升人口素质、保障文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群众获取知识的场所[4]。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普罗大众也增加了接收知识和传播知识的方式,我国公共图书馆也需要勇于加快前进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在当前社会环境下,适应性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由于公共图书馆属于社会公共事业,没有过多市场压力,使管理体制无法应对信息收集处理任务;人事问题上,很多管理员不具备足够进取心,未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领导体制上,尽管各级认识到民主的重要性,但是在执行层面,没有真正使管理工作走上新路子[13]。总体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欲在管理方面加强创新,应引进产业管理方式,重视其他社会资源的引进;同时,对人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严格把控人员任用问题,避免出现闲置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素质不高的问题,最后应制定科学的评估体系,避免出现不作为的问题。

(一)勇于转变思想,打破现状

思想会对行动产生指导作用。因此如果想实现公共图书馆的革新,就需要格外重视思想上的建设,只有将办馆理念完全革新,才能达到兴利除弊的效果,实现自主创新,树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口碑,满足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需求。在管理方式的创新上,不妨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精神,对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管理事业勇敢借鉴,同时和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充分结合[12]。在馆藏文献和书籍问题上,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能只重视藏书量的丰富,而是要根据读者需求,在藏书的质上突出重点。公共图书馆具备很强的公益性特色,同时应强化不同馆之间的联系,实现馆和馆之间资源的充分共享。图书馆管理人员也需要重视思想上的学习,向业界专家或领域翘楚讨教,开拓自己的眼界,激发自身的工作热情。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思想更新,是基于制度还是基于管理,都需要以“人本思想”为基准,突出管理员和读者的主体地位,重视馆员潜力的深入挖掘,将知识转化为工作实效,实现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二)改善管理制度建设

公共图书馆事业,总体都是向一体化发展的,我国公共图书馆也同样需要达到这一要求,拓宽事业发展面,保证管理规划的科学合理[5]。聚焦于当前现实,应当建立统一管理结构,协调不同图书馆,基于宏观视角对公共图书馆进行规划,保证图书馆能够达到相应的行为规范。图书馆各部门同样应当重视岗位责任制的推行,保证定岗、定额、定员。具体来说,定岗指的是不同部门在岗位的工作环节以及功能上,依照部门功能进行;定额指的是将图书馆总目标,分解成更细化的目标,保证工作量的科学性;定员指的是科学安排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

另外,公共图书馆若想在制度变革方面取得突破,就一定要保证法律法规的完善性。这一点,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上也会有所体现。例如美国、英国,都会保证足够的公共图书馆经费来源,为公共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落实,投入足够多的力量,保证公共图书馆可以实现长远快速发展。当前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我国而言,也需要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高度匹配的图书馆网络体系,提高政策的完善程度[10]。回到当前现实,显然我国在图书馆法律法规上并不完善,很多规章制度都会被立法主体限制,没有产生较大的权威性和约束力,这也是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提升的重点。此外,我国公共图书馆在管理制度上,问题也相对明显,例如惩罚制度和权责分配不明确,这都需要公共图书馆提高自我整合的严谨程度,进而以公共图书馆为基点,实现公益事业的长远发展[6]。

(三)树立人才观念,创新用人制度

公共图书馆的定位,是公益性事业单位,在人事聘用方面同样体现出这个特点,重视稳定,也有铁饭碗之称。但是聚焦于现实,当前人事制度却制约了公共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创新,影响到了图书馆的长远发展。一方面,公共图书馆欲实现改革,就要重视人才储备,但是却受到编制制约,导致入馆环节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很多多余人员因为制度原因也出不去,导致图书馆出现了严重的冗员现象。基于此,一定要强化对人事制度的改革,提高人员聘用机制的灵活性,科学落实职位升降、人员待遇涨落等工作,采用全馆职工签约上岗的原则,提高不同部门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人事制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模式上、制度上和观念上,也是管理体制的深化和延续,目的就是提高图书馆的行政能力,体现出明显的创新性变革,进而提高馆内员工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公共图书馆应重视调整用人制度,使制度更具备时效性,全面实现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工作人员做好职业规划,提高晋级制度的合理性,进而提高公共图书馆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应当基于员工知识水平和工作内容,以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为目标,针对性性地强化专业培训,重视员工的长期培养,使员工和图书馆能够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用人制度创新的目的[9]。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在知识付费时代,图书馆作为民众吸收新知识的地方,应当重视员工学习培训的重要性,使员工能掌握新兴信息技术,再作用于服务,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

当前社会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在评估方式上,选择管理绩效评估与服务绩效评估并行的方式。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考核,就会导致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更重视零投诉,容易陷入纯粹照章办事的思维死角中,反而更难达到读者们的要求。工作人员尤其怕投诉,因为投诉可能会影响到自身的绩效评价和奖金,导致他们产生了“不做不错”的思想,进而难以满足读者的要求,久而久之,图书馆难免脱离读者,在长远发展上举步维艰[7]。我国公共图书馆尽管能正确认识到读者的作用,但是工作实践环节,却并未真正在考核标准之中,将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纳入进来,这种做法十分不妥当。应当建立正确认识,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问题上,以“读者满意度”为标尺,最大程度令读者满意[11]。对公共图书馆而言,需要一项适应公共图书馆服务标准的政策,用完备的政策对服务工作进行指导。与此同时,公共图书馆绩效管理,应重视公正公平,重视员工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在其中掺杂潜规则,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最后,应重视公开原则,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公开信息,进而团结集体,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达到实事求是的要求,助力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创新[8]。

结 语:

综上所述,当前时代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公共图书馆也需要重视这种变化趋势,在管理方式上有所创新,看重并满足读者的需求,为群众提供获取知识的场所。具体来说,图书馆应从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人才储备、法律法规、评估制度等各个角度出发,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图书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去图书馆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