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人口数量与民族生存

2021-03-08孙亚玲保定市文物勘探所河北保定071000

文化产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汉化民族融合人口数量

孙亚玲 保定市文物勘探所 河北 保定 071000

引 言:

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汉族被征服和少数民族的汉化,一般认为是汉族的文化先进性对落后民族的巨大吸引力导致了汉化即同化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在长期的征服过程中,文化较低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必须和文明国家被征服以后所保有的‘经济情况’相适应,他们为被征服的人民所同化”[1]。在民族融合和同化的过程中,文化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略的因素,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各个民族的人口数量。

一、中国古代的历次民族融合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五次较大的民族融合时期:从商周经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清鼎革。

(一)从商周经春秋战国到秦汉

从商周经春秋战国到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民族大融台时期,以华夏诸族为主,与周边部分民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秦族,即为以后的汉族[2]。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分裂时期,也是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规模交流和融合时期。

从汉代开始,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开始内徙。在内迁的众多少数民族中,以匈奴、羯、鲜卑、氐和羌为主,这些民族还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且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为适应平原地区的地理环境,改游牧为农耕的生产方式。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他将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实行汉化改革:其一,改革官制,一律使用东晋南朝的官号,并将官员的品级分为九等;其二,改革服饰,要求鲜卑人必须穿汉服;其三,语言改革,“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其四,规定迁入洛阳的鲜卑人均以洛阳为故土,“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其五,改胡姓为汉姓。魏孝文帝的这一系列改革,彻底使鲜卑族汉化。

我们在看到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巨大影响时,也不能忽略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他们为汉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古老的中原文化迸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唐朝的大发展大繁荣,与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沙陀、契丹、回鹘、奚等少数民族相继进驻中原。并且由沙陀人建成后唐、后晋、后汉、北汉四个王朝。四个王朝完全采用了中原王朝的官制及礼乐制度,在用人上不分民族畛域,一视同仁。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主动学习汉族的文化和技能,经历了五百年上下,这些少数民族便融入到汉族中[3]。

(四)宋、辽、金、元时期

北方民族在这一时期大规模进入中原,加速了与汉民族的融合。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的又一次大分裂时期,北方有契丹族建立的辽,西方有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南方有白族建立的大理,东方有女真人建立的金。这些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在语言风俗方面相互学习,促进了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金亡以后,北方地区已经形成了融合北方民族文化的、与以前历史时期明显不同的民族文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原各民族共同的心理状态[4]。

元朝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蒙古统治者为了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但是,人的意愿无法逆转历史发展的大势,这一落后、野蛮的征服民族,最终还是汉化了,虽然没有像之前的鲜卑那样彻底的融合在汉族中。

(五)明清鼎革

满族入关后,实行了野蛮的民族压迫政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满族面对汉族庞大的人口、先进的文化所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元朝的蒙古统治者相似,他们害怕陷入汉族的汪洋大海之中而丧失自己的民族独立性。然而结局也和蒙古相似,满族必须接受汉族的文化和统治方式。换句话说,还是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同化了。为什么处于统治地位的蒙古和满族会害怕失去自己的民族独立性呢?还不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吗?

二、人口数量与民族生存

“中原地区是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熔炉”[5]。那为何以汉族为核心,而不是另外的少数民族呢?笔者认为,有两个关键原因,一个是反复强调的文化原因,另外一个就是各民族的人口数量对比。汉族的文化最先进,人口数量最多,所以只能以汉族为核心,其他的少数民族融合进来,而不是汉族融入到其他少数民族之中。

在每一次大分裂时期,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会出现民族融合的现象,即少数民族融入到汉族中,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丧失了原有的民族性,作为一个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伴随民族融合的“汉化”现象,即少数民族接受了汉族先进的文化,被汉族同化。

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否,与它的人口数量直接相关。只有有了人,才会有生产劳动,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才能出现,才能在一定的地域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一个民族共同的生活习俗、文化心理和民族认同感。而且,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人口数量在与异族交流时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民族间的交流并不总是温情脉脉的,有时通过婚姻、遣使、求学、经商等文化交流的和平方式进行,但更多情况下是通过战争方式实现的文化交流,如亚历山大远征、蒙古西征等等。从对人类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而言,战争的方式比和平方式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更为深远[6]。

有战争就有流血牺牲,就有征服与被征服。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世界古代史上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的战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知有多少民族淹没在历史中,成为陈迹,给后人留下无数的疑问。而中华民族,或者说汉族,在经历了历次的异族入侵和征服后,到现在依旧屹立不倒,顽强的保持自己文化和民族的延续性,真可以说是一大奇迹。其中的原因,除了被反复强调的汉族文化的先进性及向心力外,还与汉族人口众多,大大超过少数民族有关。蒙古的铁蹄踏进中原大地的时候,烧杀掳掠,肆意破坏,甚至想把中原变成牧场;清军入关后,多次屠城,推行强硬的、反动的民族政策,试图用剃发、改换服装来对汉族进行“满化”。而正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文化先进,他们无法将汉族赶尽杀绝,才使汉族这一民族及其文化传承和保留下来,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同化异族统治者。

而汉族人融入少数民族的例子也有。比如,任崇岳在《试论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及其措施》一文中写到,辽太宗耶律德光从汴京北上回国时,“各吏卒从者皆数千人,宫女、宦者数百人”[7]。这些中原人渐渐与契丹人相融合,因而上京“有绫锦诸工作、宦者、翰林、伎术、教坊、角抵、僧、尼、道士等,皆中国人”。在笔者看来,这些汉人之所以融入到了契丹人中,人数较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些汉人,他们也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最终还是成为了契丹人,除了地理原因和社会地位的原因外,人数少恐怕是最关键的因素[8]。

综合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仅仅是文化上先进,并不足以造成落后民族融入先进民族的结果,对垒双方人口数量的多少是另一个关键因素。

猜你喜欢

汉化民族融合人口数量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首超15岁以下人口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2020年前俄人口数量将增至1.475亿
辽西地区慕容鲜卑汉化的考古学观察
“十三五”期间江西省老龄人口数量预测
软件汉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