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1世纪中国“非虚构”写作兴起的原因探究

2021-03-08马双子

文化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非虚构纪实虚构

马双子

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舶来品的“非虚构”文学因为译介而引进中国,在此之后,虽然国内学者以“非虚构”概念陆续对我国文学进行了一系列观照,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非虚构”文学依旧是纪实文学的替代性概念。直到21世纪,“非虚构”写作在主流文学杂志上受到推崇,且在网络与新媒体平台的推动下在官方与民间同时掀起热潮。作为一种新兴的写作姿态,“非虚构”写作提倡作者以“介入”“在场”的姿态对世界进行客观叙述,以鲜明的真实特征颠覆了传统文学的虚构观念,理论界开始激烈讨论,诸多概念等待作家与学者共同界定与完善。近年来,“非虚构”写作以新面貌异军突起,与当下复杂的社会文化现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把握其兴起原因是解决“非虚构”写作相关问题的关键一环。

一、文学变革的必然要求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的形态与社会的风貌息息相关,一个时代的更替往往伴随着文艺样貌的刷新。在文学陷入话语权焦虑的当下,“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意味着文学创作者争取话语权的一种应对方式,表现出新的时代风貌下文学创作的写实转向。

(一)虚构类文学的失声

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认为,“非虚构”的产生与当时新旧交接的美国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剧变,面对波诡云谲的现实生活,艺术家难以保持对现实的敏锐感受和精准把控,“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如今,生活远比虚构更精彩,事实真相打破人们的既定观念。在此背景下,文学怎样才能保证对现实敏锐的嗅觉和生动的反映?怎样维持对世界批判的理性?文学曾对现实有着精准的把握与深刻的批判,而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之下,瞬息万变的复杂现实增加了作家的深入理解与精准把握的困难,从而导致虚构文学的符号指涉难以触及现实本质,使文学陷入话语权缺失的焦虑中。

与此同时,文化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逐渐沦为一种集约化生产的工业,文学的审美追求遭遇淡化,商业价值被推至重中之重的地位。消费需求和大众偏好催生出一大批类型文本,这些作品往往有着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以阅读快感为唯一追求,无视深度与审美追求。正如本雅明所言:“机械复制时代凋萎的东西正是艺术作品的光晕。”[1]对艺术品的机械复制使艺术品丧失了独一无二的“韵味”,文学的个性和风格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类型化。此外,一些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放弃了文学与现实的联系,转而纯粹追逐想象的天马行空和形式上的美感。只追逐单纯的写作乐趣,而不是有意义的内容,这正是文学缺乏深度的典型表现。国内也有学者意识到,虚构文学的衰落是由于过于强调叙事的巧妙、故事的虚构和语言的精美,回避真实经验,从而失去意义,落入自娱自乐的境地。先锋小说曾在20世纪80年代冲击文坛,却因过度推崇审美与虚构导致了自身的异化,成为创造虚构之美的语言游戏;90年代“大众文化”兴起,主流文化呈现出通俗、流行的特点,媒介与文化市场推崇感官式的消费,“历史个人化”“只为个人写作”的主张影响着文坛的创作风貌;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异军突起,用绝对虚拟、天马行空的故事为读者带来简单直白的阅读快感……在向壁虚构的文学与现实逐渐脱节的当下,“非虚构”写作呼吁悬于虚构高空中的作家静心生活,重新审视现实,创作出反映社会本质的作品,使文学重新发声。可以说,“非虚构”写作的提出不仅是创作者为了拯救文学边缘化的努力,也是文学重新挽回读者的一种自救选择。

(二)纪实类文学的缺席

我国现当代文学一直有反映现实、批判现实的传统。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力图恢复“写真实”的功能,催生了一批在文坛大放异彩的纪实类文学作品。纪实题材文艺创作的社会功能在于用文艺作品反映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生活的真实风貌,其中报告文学显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家国责任感,承担着文学应有的批判功能,成为纪实类文本中的重要文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纪实类作品记录历史、批判现实的功能出现缺位,部分作品沦为传声筒,在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中失去了纪实类文本应有的厚度;另有部分作品打着纪实的旗号记录奇闻异事与花边新闻,迎合公众窥探隐私和猎奇的心态。报告文学也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了僵化的道路,学者卢跃刚曾指出报告文学的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问题,“作家和学者对报告文学的理解太狭窄”,导致报告文学沦为“在个人经验狭窄的经验和惯性里创作”[2],不仅从技法上出现了模式化、调查手段单一、表达技巧欠缺的问题,在内容上也出现了各种弊病,使其与本来应承担的责任背道而驰。“非虚构”写作的兴起恰好填补了纪实类文学记录现实功能的缺位。社会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大量奇特的现象,太多纷繁复杂的事件与现象等待人们记录,太多的问题与弊端等着文学的叩问与探索……这种现状为“非虚构”写作的萌芽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现实土壤。“非虚构”写作承载文学批判现实、记录社会生活的功能应运而生。

21世纪中国兴起的“非虚构”写作不仅将目光聚焦于社会重大问题,也把观照投向平平凡凡生活着的人们,记录个体的呼吸和命运,这种无微不至的视角使“非虚构”写作呈现出比传统纪实类文学更为真切的人文关怀,让文学在获得自由和立足现实的前提下展现社会的真实风貌,从一定程度上为恢复文学的批判职能做出了贡献。

“非虚构”写作的发展与中国社会及文坛发展紧密相连,有其内在的社会逻辑与文学发展逻辑。学者卢永和曾这样评价:“(这是)虚构文学与非虚构文类经过长期的分野后重新走向合一。”[3]纵观当代文学史,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迎来长久压抑后的“新时期”,作家怀揣人道主义的启蒙精神叙述个人经验,相似的历史记忆使个人经验上升为公共经验,文学在这一时期承担着先驱者的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全面展开,作家创作的定位与价值观的选择逐渐多元化,个人经验与公共经验发生断裂,私人化文学写作使文学的公共记忆瓦解;而如今,经过反思沉淀,社会理性度有所提高,对本质的追求意识回归,怎样将个体经验和集体经验进行有效转化,从而使文学重新与公共经验接轨,成为目前文学发展所面临的难题。尽管《人民文学》并未明确喊出重获话语权的口号,但其希望通过作家“在场”的方式重新唤醒文学社会效应的考虑却是显而易见的。“非虚构”文学的兴起是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现状的一种修正、一种文化应对心理。“非虚构”以介入诗学的姿态闯入文坛,可以视为对20世纪90年代逐渐边缘化的文学的一种反拨与修正,是对传统文学精神的一种召唤。

二、作家创作困境的突破手段

2016年8月16日,作家冰峰在作家网发布了一篇名为《非虚构诗歌宣言》的文章,在文章中冰峰坦言:“在诗人狭小的想象空间中,诗歌的生活越来越窘迫,没有读者,没有生活来源,甚至没有亮光。”[4]这正是当代作家的创作困境。面对想象力的凋零,虚构文学逐渐无人问津,陷入孤芳自赏的境地,而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让文学走进生活,与生活发生联系,与读者发生联系。

作品的批判性是作家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然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创作者的知识储备、眼界视野、个人经验都遭遇了挑战,这种局限性导致创作者往往难以敏锐捕捉世界的动态,缺乏对现实生活准确的感知力和深刻独到的见解。除了个人经验,作家创作的积累材料往往来自其他文本和媒介,良莠不齐、真假混杂的信息增加了作家接近本质的困难,向壁虚构的创作方式造成作家笔下文字与现实的偏差。此外,面对写作题材的选择,创作者们也更倾向于沉溺于私人化的精神世界,沉醉于个人经验的倾诉及把玩语言的游戏,这种自说自话、孤芳自赏的作品逐渐失去了读者市场。

当下的文学创作者面临着越来越难以把握生活、想象力也趋于匮乏的困境,在这种情势下,“非虚构”写作提倡作家通过深入生活来收集素材,以平铺直叙的语言描述真实的生活。在“非虚构”写作实践中,创作者不必绞尽脑汁构思一个虚幻的精彩故事,不再堆砌辞藻创造一种无意义的美感,只需要以旁观姿态观察,客观地记录真实。翻天覆地的生活面貌虽然给作家的把握造成了困难,但同时也为作家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更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窥探和求知心理。在“非虚构”写作模式中,作家以走进现实的方式接近现实,抛弃了以往私人化写作的封闭与自我,注重将个人经验上升为公众经验,完成对自我身份的确认。

三、时代阅读心理的呼唤

电子产品的普及带来了个体发声的时代,个人经验不仅可读可写,且每分每秒都能与他人共享,这种零碎的个人经验书写不断消解着人们对本质的追求和时代精神的宏大记叙。受众群体一方面经历着娱乐狂欢的热潮,另一方面开始向人文精神与公共经验发出质疑。本雅明曾哀叹新闻肢解了讲故事的艺术,而在数字化时代的信息轰炸中,文学曾勤勤恳恳打造的逻辑理性与宏大叙事,被窥探碎片化、私人化信息的欲望不断消解。

阅读是人们接近本质的重要途径,“获得认知”是读者阅读一部作品的重要需求之一。文学曾经是一把利剑,而作家依靠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敢言的勇气,成为关注时代与社会的先锋者。而当下,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成就了新闻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种传媒平台异军突起,人世间各个角落所发生的、或大或小的事情都被新闻媒介平台报道着、分析着,并推送至人们面前,而文学在扩展见闻和获取知识的方面显得十分低效,难以满足当下读者的阅读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处在一个思潮多元化的大环境中,相应地,读者的阅读需求也更加自主化与多元化。长期以来的田园牧歌的情调带来了阅读的审美疲倦,回避真实、远离本质的虚构内容也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阅读需求。随着21世纪人们理性的增长,读者群体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与周围的环境,渴求事件本身的真相与其背后本质的解析,期待着对社会问题和重大事件的多角度阐释。读者渴望真实,渴望理性与思辨的声音,渴望从书籍中获得公共知识分子对现状的分析与态度,以此抚平焦虑困惑的心,而“非虚构”写作恰好契合了这一阅读诉求。“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者们怀揣着对真相与本质的追求,深入现场,用文本重塑历史的真相,以期让读者接触到社会与生活最真实的姿态。这种与读者交互的对话实际上是作者带领读者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引领读者探究与解决问题,使文学的社会效应得以实现。可以说,“非虚构”写作以其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述与深刻的思想意义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四、结语

“非虚构”写作恰好与文学现状危机、作家创作危机和社会心灵危机等语境相契合,它是对文学功能缺位、作家想象力固化、社会虚假表征的反思和对抗。“非虚构”作品彰显了当代作家介入现实的勇气,在作品中展现出叩问心灵、追问社会的品格。在21世纪,社会的风云变幻与虚构文学的弱化共同推动了文学视角的转移。社会需要思考,作家需要沉淀,读者需要真相,多方面的原因促进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也为中国文坛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猜你喜欢

非虚构纪实虚构
虚构
虚构的钥匙
砚边纪实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工坊建设初探
白玛娜珍《西藏的月光》的非虚构叙事特征
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非虚构”
浅谈“非虚构”写作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